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权力地图”如何不论为画饼式进步

(2010-06-22 08:14:38)
标签:

杂谈

 

权力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权力必须沿着哪条道走?湖南日前要求全省各级政府部门,摸清职权底数和来源依据,查找权力风险点,绘制权力运行图,建立权力运行监督和追责制。这意味着,湖南党政系统大大小小所有官员的权力清单都将公之于众。(6月21日《南方都市报》)

 

关于权力清单,这几年屡起波澜。从5年前的邯郸,到今年初的成都,几乎每出现一次,舆论都会亢奋一次,但就实际效果而言,似乎并不让人乐观,我们还没能看到因为这种地图的出现,而让权力运行有了大的改观。就如一副清晰的世界地图,有的人是为了挂在办公室表现自己有着“全球视野”,并没有按图索骥指导工作的现实用途;一份权力清单图也一样,是作为依法行政的指导,还是高高挂起只用作纸面上的进步态度,这是权力地图是否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

 

我们必须承认,这是一项非常基础的工作。为什么我们感觉有些官员的权力无限之大?为什么一把手的“一支笔”常常就杀伐决断无所不能?另一方面,当老百姓去政府部门办事儿的时候,却又一句“这事儿不归我们管”就如皮球一般被踢走?根源就在这里。

 

一个单位、一个岗位、一个官员,他的权力边界并不清楚,哪些事儿他该管、哪些事儿他不该管、哪些事儿他绝对不能管,别说老百姓,就是掌权者自己也没搞清楚。据说五年前河北邯郸推出国内首份市长权力清单,清单表明市长的权力其实只有93项,这让时任邯郸市长都觉得惊讶,自己都没想到这么少!中国官员掌握着庞大的权力资源,而这种资源常常只是凭借一种感觉在运行,正是这种模糊状态,才造就了一些官员“上管天下管地中间管空气”的嚣张,也造就了一些官员“遇甜头就上遇难题就让”的滑头之术。

 

公布权力的底数,列出标准化流程,政府官员以它为标杆运行权力,民众可以以它为标杆监督权力运行……为什么如此美妙的逻辑,在现实当中没能及时转化为权力生产力呢?根源就在于,“权力地图”再好看,如果它不跟“权利地图”、“问责地图”相结合,就很容易沦为挂在墙上的摆设,到头只能是中看不中用的“进步空转”——民众面对它,就如面对着墙上美丽的画饼。

 

老百姓了解了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还要转化为“有要求你”必须这么做的权利,转化为“你如果没做就要让你付出代价”的问责。相对而言,部门编制和单位职权本来就是中国式权力谱系当中很容易搞清楚的内容,你勾勒这个清单地图不会遭遇现实阻力,但一旦面对脱离“地图导航轨道”,想要矫正你,就会触及到具体的人、具体的利益,也必然要遭遇到具体的阻力。

 

每一处有权力在运行的地方,都应该有相应的监督存在。这就要求,在勾勒出权力流程图之后,随即依照这些权力流程,建立基本的民众诉求通道、权力监督制衡逻辑、责任追究路径,改变权力封闭运行、自我体内监督的状态,让更多的阳关投射进去。就拿最近落马的广东中山市女市长为例,老百姓发现她讲话语无伦次,感觉其能力不行;听闻其兄弟在做房地产,且总能从政府手里拿到工程,我怀疑你超越了权力边界,那么我向哪里投诉?如果上级官员不管我又能怎么办?投诉之后如何必须有交代,而不是“举报人70%被打击报复”?只有把这些表达、监督的路径提前安排好,才能避免公民的无力感,才能让权力清单不至于在社会关系清单、子女亲戚清单、存折清单面前变为一张废纸。

 

我们乐见各地“权力地图”的绘就,如果操作好了,这很可能成为当下中国“把老虎关进笼子里”的一场权力革命,但基于中国当下的复杂现实,也要警惕其论为自娱自乐的“进步空转”。看起来很美的“权力清单地图”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需要攻坚勇气,才能避免浅尝辄止;需要持续推进,才能具有强劲生命力。而是否沦为画饼式进步,是判断此项“革命”的唯一标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