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欣慰与遗憾并存的“袁伟民爆料”

(2009-10-13 17:29:15)
标签:

杂谈

 

【观点提示:运动员查出兴奋剂也好,审计风暴有玄机也好,女排玩假球也罢,这些难道不是公众应该在第一时间知道的真相吗?究竟是怎样一些力量,为我们储存了大量本不该存在的内部机密?我们需要迟到的爆料,我们更需要及时的爆料。尘封许久删删来迟的真相,总能反证出一些扭曲,总有一些欣慰之余的遗憾。】

 

10月11日,曾屡创中国奇迹的功勋体坛掌门人袁伟民在淡出公众视线数年之久后,首次出现在媒体面前。袁伟民携新书《袁伟民与体坛风云》讲述了不少从未公开过的体坛内幕。比如,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风光无限的马家军为何忽然在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销声匿迹?又比如,审计风暴内有玄机、女排为何也玩假球,甚至出现了被认为是暗指中国申奥之父何振梁有些行为与北京申奥的总方针相悖的披露。(10月12日《南京晨报》)

 

最引人注意的是关于马家军的内幕——在距离悉尼奥运会开幕不到一个月的飞行检查中,马家军军团获得奥运会参赛权的7名队员中有6人被证实使用了兴奋剂或者有强烈的使用兴奋剂嫌疑。在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的大背景之下,体育总局领导层毅然决然地将他们拒之悉尼奥运会门外。这样一个迟到的真相,为公众解开了10年前的谜团。纵然如此,仍有很多网民对这种爆料颇有不屑、调侃之词,认为真相迟到的太久了,现在已经是一个不痛不痒的时间,这种披露很难说还有什么意义。

 

70岁的袁伟民自己强调,出这本书不为炒作,只为还原历史。当记者们询问袁伟民有没有担心过该书出来后的爆炸效果,袁伟民说,我对事不对人。我只是不想再违背历史、违背真实了。不想让大家永远搞不清楚一些真相。总之,我不欠谁的。此话耐人寻味,但其中敬畏历史真相需要下很大决心、需要具备很大勇气,还是不难洞见的。这种勇气让人不由得想起昔日的教育部副部长张保庆,在说了大量批评教育界的真话之后来了一句反正我要退休了。如果套用张保庆的这句名言,袁伟民的爆料或许也多少有点反正我早已经退休了的意味。

 

一句真话比整个世界的分量还重!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这句名言依然振聋发聩。所以,对于所有帮我们还原历史真相的人,尤其要顶着压力的人,我们都要心存感激。平心而论,能在将要退休或者退休之后说出真话,畅所欲言,已经是不小的进步。但在心存感激之余,未免要心生一些遗憾。运动员查出兴奋剂也好,审计风暴有玄机也好,女排玩假球也罢,这些难道不是公众应该在第一时间知道的真相吗?在中国体育的国家体制背景之下,此等公共事务应该或者说有权力这样密闭吗?这样的东西被长期尘封,甚至如果知情人不是偶然的良心发现要讲出来,大家就可能永远也搞不清楚,这样的真相也太过脆弱了吧?

 

可以提出的问题还有很多:为什么到了退休后多年才能有身心的释放与自由披露真相的环境?知道真相的当然不指袁伟民一个,为什么多年之后爆料的却只有这一个?究竟是怎样一些力量,为我们储存了大量本不该存在的内部机密?美国经济学家TimurKuran在一本《私下吐真言,公开说假话》的书中,讨论了这样一个现象:出于社会压力,人们常常在公开场合伪装自己的偏好,说一些与自己的真实想法完全不同的假话。某种程度上讲,知道真相却常年不能说的人,也是一种伪装,一种令自己难以舒展甚至痛苦的伪装。而不能直话直说,将公共事件堆积成私密性质的机密来,与透明行政、政治文明的要求俨然相去甚远。

 

按照我们的政治习惯,作为单位人负面的东西是不能乱说的,比如审计风暴的玄机,比如国字队打假球,这是很丢颜面的事儿。但退一步想想,即便在第一时间说了,又能怎么样呢?真的就能乱党乱国了吗?当然不是,恰恰相反,它只能是穿越狭隘的局部利益,更加有益于公共利益。所谓保密,常常是沦为了小群体的挡箭牌来拉虎皮扯大旗而已。

 

所以,我们需要迟到的爆料,我们更需要及时的爆料。真相越新鲜,越能证明人的舒展、社会的开化、行政的清明;尘封许久删删来迟的真相,总能反证出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扭曲,总有一些欣慰之余的遗憾。巴金是一面镜子,张保庆是一面镜子,袁伟民又是一面镜子,究竟需要多少面镜子,才能清楚地照亮我们每一个个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