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合为时与合为事

(2022-05-17 22:30:11)
标签:

教育

文化

杂谈

情感

分类: 教育叙事

合为时与合为事

刘勇 


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说:“自登朝来,年齿渐长,阅事渐多,每与人言,多询时务,每读书史,多求理道,始知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里的“合”解为“应该”之意,“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反映时事,另一方面是为现实、实事而作反映的事情不一定是时事,但目的是为了现实,不能有“物”而无“事”。

对于读书人、写作者来说“为时而著”意味着自己对时代的一种关注,对现实社会的一种关切,对改造社会、促进社会进步的一种责任和使命。白居易继承了汉乐府“缘事而发”的现实主义精神,写出了诸如无情揭露“苦宫市也”的《卖炭翁》之类的通俗易懂的作品。杜甫写了许多如《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讽谕时事、感怀言志伟大杰作

要想真正做到“为时而著”,就必须倾听时代的足音,呼吸时代的空气,把握时代的脉搏,让自己的心合着时代的节奏一起跳动,真正用心去感悟时代、体验时代,为时代而唱。这样的作品一定有价值、有生命力。扶贫剧《山海情》一度成为“全家人都爱看”的现实题材作品,真的是脍炙人口,片尾曲更是余音绕梁。

为时代而唱,也不是一味地进行文学表扬,因为文学本身就是批判。从严格意义上讲,没有批判就没有文学。我们所说的现实主义写作,就是一种批判现实主义。无论是小说、散文,还是诗歌、戏剧,都含有批判的因素。批判文学具有让人冷静下来的镇定剂作用,因而生命力会长久。假若一篇作品从头到尾都是歌功颂德好听的话,那么这篇作品就会仅仅流落成为一个“时代”。无论是现实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无论是现代派还是荒诞派,无论是梦想者还是黑色幽默,都会有批判的成分存在。从事写作和读书的人,也同样会成为批判的对象。只要你在作品里批判过生活,生活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对你进行批判。因为批判是对等的,没有一个人可以居高临下地批判别人和生活,而拒绝别人批判。但无论如何,文学就是文学,不能发展成为“文学棍子”,文学要写成了良心之作。法国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说:“世界上还有比国家更重要的,那便是人类的良心。”

莫言曾对文学的作用发言“文学和科学相比较的确是没有什么用处我想但是文学最大的用处也许就是它没有用处”文学最大的用处不是明显地、具体地、直接显现出来的,而是所有人都能看得到、感觉到的潜移默化地引导、进化着人类的灵魂

生活中和文学作品里些话不能说得太明白了,是因为我们还没有《皇帝的新装》里面“孩子的勇气”当年的安徒生也不得不把“大人不如孩子诚实的事实”写进了童话里他也没直接说大人不如孩子诚实”。因为直说了谁都不会高兴而这恰恰正是语言的艺术、文学的魅力


合为时与合为事


为事而作”,即文章里有“事”,作品里有故事;抒情言志给人以启迪,比兴象征给人以感悟。不能是空洞无物,也不能是有“物”而无“事”;应景之作无文学价值,无病呻吟之作无文学生命力。花花草草的华丽纤巧犹如“南朝”遗风,骈典偶俪,抒发富贵闲愁,尽显浮华酸腐气;生僻冷苦的辞藻堆砌,脱离实际生活,而又灼人眼球,读而生涩,望而生厌。不能没有故事而成为文学事故,落得个“且去填词”之嫌。

莫言“我一直是一个讲故事的人。”他笔下的人物大部分是以“我”为第一视角,向大家讲述了一个个与众不同且具有人物特性的故事,同时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写作者诗性大发时,应是有感而发,顺口占来,顺手拈来。但触发点要有意义,或者有意思,能给人启迪和思考,哪怕是顺口溜或打油诗,也要“溜”出文采,“溜”出志趣,“溜”出生命的光辉“溜”出事来,切忌风花雪月,无病呻吟出毛病来。曹植《铜雀台赋》“揽二乔于东南兮,乐朝夕之与共”可谓是神采飞扬,并且让诸葛亮“借”来以激怒周瑜,打得赤壁大战千古传颂,还被杜牧引用为“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以抒怀才不遇之郁愤。

“皎皎兮似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回风之流雪。”这是曹植《洛神赋》里的美句。描写的是洛神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回风旋雪,一个“蔽”字写出了月的隐现娇羞之情,一个“回”字写出了流雪的轻盈回旋之态。此赋虚构了作者自己与洛神的邂逅相遇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虽是风花雪月之写料,但写出了生命致美情感,写出了曹植的真性情,其才情天赋被后世谢灵运赞曰:“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

学生写作文也是这样,作文要讲故事。不论是励志、感恩、亲情、成长,还是志趣、友谊、阳光、创新,归根结底都能上升到生命主题。这八大主题下,每个主题均积累2~3个经典故事,然后学会开头、结尾和过渡,把故事串编起来,何愁考场没有佳作呢?

学校里举行升国旗仪式要进行国旗下讲话,由讲大道理转化为讲革命故事、学校故事,开班级教导会转化为讲名人故事、班级故事,教育教学培训由讲规定守则转化为讲教育故事、教故事,教育命令转化为教育叙事,一定会令学生和老师更加喜闻乐见,且效果上乘。

水击三千里,碧空九万丈。文学当与盛世同向同行,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谱时代华章,写时代盛事;承平盛世,共襄盛举。

合为时与合为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