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教对、学会、评准——“赢在新课堂”系列活动之“建设教学评一致智慧课堂”研讨会评课心得(三)

(2020-12-07 18:23:20)
标签:

教育

文化

教对、学会、评准

——“赢在新课堂”系列活动之“建设教学评一致的智慧课堂”研讨会评课心得


“建设教学评一致性的智慧课堂”初中语文研讨会

听评课有感

张汪中学  王宁

 

11月24日,有幸在西岗中学参加了“建设教学评一致性的智慧课堂”初中语文研讨会活动,聆听了姜屯中学宋士振老师执教的《春望》鲍沟中学张丽老师执教的《寓言两则》,刘勇老师做了《建设教学评一致性的智慧课堂》专题讲座,邱老师也结合课例予以了精彩点评,让思考良多,收获良多。

第一点感受是做一名执着的教师,有份痴爱。就像宋士振老师,痴迷于诗歌诵读教学,在击拍吟唱中流连忘返,言传身教之下,带动学生体悟中华诗歌的内涵与魅力。同时,将爱好与教学有机结合通过读诵,品味音韵之美通过吟诵,品析表达之妙进而在琅琅书声中体悟儒士精神,上出了一堂个性鲜明、韵味十足的大美语文课。

第二点感受是做一名精细的教师,有颗匠心。就像张丽老师,醉心于语文教学工作,俯下身子精耕细作,对两则寓言的教学设计精益求精,从学情入手逐点设计推进教学环节,在一字一词中夯实语文素养。启示我们语文老师要有一颗匠心,多一份匠气,要从一字一句入手,既要学习高深的教学理论,更应从实践课例做起,从文本导入、问题设计、评价引导等环节入手,不厌繁琐,做一名扎扎实实的教书匠。

第三点感受是做一名思考的教师,有双慧眼。作为名师工作室的领航人,刘勇老师不仅扎根教学一线,而且善于总结反思,把教学过程中普普通通的点点滴滴予以归纳细化,积细流而成江海,转化为宝贵的教学经验,成为支撑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反观自省,则存有不善总结、不愿总结、总结而不成文的弊端,很多教学中的闪光点被自己忽视,缺少一双发现教学价值的慧眼,应在此后的教学工作中改正。

在下步的教研工作中,将当好学生、虚心求教,像邱老师说的那样,力避形式,真真正正落实语文教改革,不断提高个人素养,上出一堂堂有意思的语文课。

 

学习心得体会

洪绪中学  刘文哲

 

2020年11月24日,在西岗中学隆重举行滕州市初中语文“赢在新课堂”系列活动之“建设教学评一致性的智慧课堂”研讨会,我校一行12位语文老师一同赴会,感觉获益匪浅,感慨颇多。

首先,姜屯中学宋士振老师执教示范课《春望》。宋老师大胆尝试吟诵教学法,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学生感受到了诗歌的音韵之美,学生个个志得意满,欲罢不能。课堂设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读准字音、读出诗韵、读出诗味、动情吟诵的学习任务,学生一步步被引领到诗歌的深层意境,个个渐入佳境,最后水到渠成地走入杜甫的内心世界。学生被杜甫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深深打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情感教育。师生在反复的吟诵中,悟情、赏文,传承诗歌的文化灵魂,文道合一,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授课效果。

接着,鲍沟中学的张丽老师执教《<伊索寓言>二则》。课堂设计了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如分角色朗读,讲故事,复述故事,补充填词等,让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大家踊跃发言,争先恐后,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体会到了人物思想意识。在此基础上水到渠成地揭示了寓言的寓意,训练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思辨能力,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虽然这两堂课也有不尽人意之处,但课堂教学毕竟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通过这次活动,我学会了反思,反思自己的课堂,总结教学的得失,形成自我反思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素养,提升自我专业发展能力,完善自己的教学艺术。相信经过自己的不断探索,一定能摸索出一条适合自己和当前学生的语文教学之路。

 

曲径通幽处,创新花满路

——赴西岗中学听课心得

洪绪中学  董斌  

 

一个阳光明媚的冬日,两节精彩纷呈的美课,三个独辟蹊径的亮点,让我感到11月24日在西岗中学参加的“赢在新课堂”教学评一致性教研活动,既有课堂教学的感性触动,又有学术讲座的理性思考,确实不虚此行。

经过“刘勇-朱绍经”初中语文中心团队的精心筹备,我们西南片语文协作区在西岗中学观摩了姜屯中学宋士振老师执教的《春望》,鲍沟中学张丽老师执教的《<伊索寓言>二则》公开课,感触颇深。现把一些浅见不揣冒味,与方家共商。

“读”领风骚。古典诗歌的教学方法多样。或从题目入手,或以文本开篇,或赏其佳句之美,或析其用词之妙,不一而足。宋老师则在《春望》的教学中,独辟“吟诵”一路。把天天为了读而读的学生们了引入了一个新世界,让他们感到原来还可以这样读。在老师范读,视频听读,学生自读、齐读、坐读、站读等不同的方式中,学生沉浸在一个“读”的美妙天地,感悟到古典诗歌的音韵美,深入到杜甫那忧国感时的内心世界,升华到一个将个人与国家、命运与社会同兴衰的高度,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字词句赏析的层面。由此看来,宋老师在本课的教学上是颇下功夫,颇见功力的!

金针度人。叶圣陶老先生曾说过,课本无非是一个例子。这在张丽老师的《<伊索寓言>二则》公开课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而且用得得心应手,出神入化。寓言在语文教学中素称小道,雕虫之技,轻易可为。传统教法不过梳理一下故事,说谈一下感悟,总结一下寓意。如果仅仅如此,那不过是表面文章,人人可作。张丽老师则与众不同,宕开一笔,从词语的运用上下功夫,针对七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特点,变换不同的词语,同时进行效果的点评,既激活学生的语文知识积累,又让学生感到语文的多彩多姿。把通俗易懂的寓言故事演绎成一堂练字练词、练概括、练评价、练情感的百“练”课。煞费苦心,让人感叹。

标新立异二月花。传统的语文教学按照“听说读写”的方式沿用了多年。可以说是“春和景明,波澜不惊”。要想有所突破,非得想人之所未想,发人之所未发不可。宋老师语文教学之余,专注于中华古诗词吟诵,不仅独乐乐,还众乐乐,为司空见惯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种惊奇,一缕春风,恰似“石破天惊逗秋雨”;张丽老师则是以女性教师特有的细腻,巧解新理念,巧用新模式,巧变新评价,为我们展现耳目一新的《<伊索寓言>二则》新解。可以说,没有对新课改的执着追求,没有对新理念的透彻理会,没有对教学评一致性的恰当运用,要让语文课呈现出鲜、新、活来,恐怕是不可想象的。

正如太阳也有黑子一样。这两节课也并非尽善尽美。如宋老师的诵读之中缺少了背诵,点拨有些先入为主;张老师的“练”用时过多,不够精致等。白璧微瑕,人所不能免,稍加修琢即可称完美,

语文教学的得失,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刘勇、朱绍经等名师的精到点评,市教研员邱平老师的妙手点拨,给人以莫大的启发。我在这里也无非是“矮子看戏何曾见,都是随人说短长”,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课堂问题/练习设置的效度”观察量表评课浅析

滕西中学  黄国华

 

宋士振老师的《春望》是一首格律诗,定位诗歌吟诵课型,目标和评价任务如下:

学习目标:1.读诵,品味音韵之美。2.吟诵,品析表达之妙。

3.体悟,学习儒士精神。

评价任务:1.识记常识。2.读诵诗歌。3.说出诗的大意主旨。

4.品析诗句的表达之妙。5.比较赏析《春望》《月夜》。6.理解感悟杜甫的伟大人格,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宋老师整堂课的课堂问题和练习设置体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遗憾之处在于在指导学生吟诵阅读时,老师的点拨后选择了集体试读方式,而没有让单个学生试读,没有个体的练习,诵读的真正达成程度缺少参考性。

张丽老师的寓言教学以孩子的视角来设计教与学的形式,充满童趣。学习目标定为:讲述寓言故事,说出包含的道理;形象描绘故事情节,说出关键词的妙用;学习谦虚、谨慎的人格品质。围绕评价任务,整体课的问题设置和练习贴近学生学情,体现文本特质,更可贵的是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我来丰富故事”环节,张丽老师的设计初稿和修订稿对比,体现了对问题效度的思考。

初稿:PPT出示语段,以填空形式提示引导学生丰富故事。

 )蚊子飞到(  )狮子面前,(   )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     )吹着喇叭冲(飞)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     )吹着喇叭,(    )唱着凯歌(   )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    )蚊子将要被吃掉时,(   )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修订稿:蚊子飞到狮子面前,(   )对他说:“我不怕你,你并不比我强。若说不是这样,你到底有什么力量呢?是用爪子抓,牙齿咬吗?女人同男人打架,也会这么干。我比你强得多。你要是愿意,我们来较量较量吧!”蚊子(     )吹着喇叭冲过去,专咬狮子鼻子周围没有毛的地方。狮子气得用爪子把自己的脸都抓破了。蚊子战胜了狮子,又(     )吹着喇叭,唱着凯歌飞走,却被蜘蛛网粘住了。蚊子将要被吃掉时,(   )叹息说,自己同最强大的动物都较量过,不料却被这小小的蜘蛛消灭了。

对比中不难发现,初稿问题多,重复性的也多,这样效度就低了。

当然任何课都不可能完美,张丽老师这节课有以下有待完善的地方:

1.在“我来讲故事”环节中,学生的讲故事成了一句话概述,老师对学生缺少必要的指导。

2.“我来读一读”环节中,在指导学生朗读上语言的表达还不是那么地到位。

3.“三问”“三答”环节,两篇寓言均匀用时,逐空填写赏析让学生产生了阅读上的疲倦,学生兴趣渐低。

 

给学生更多选择的权力

——建设教学评一致性的智慧课堂研讨会有感

洪绪中学  张怀朋

 

随着阵阵的掌声,滕州市初中语文“赢在新课堂”系列活动之建设教学评一致性的智慧课堂研讨会,胜利落下了帷幕。充满智慧的课堂和震人发聩的演讲,给全体听课观摩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授课的两位老师都能够深挖教材,深研课标,并结合自己的特长,创造性地进行了课堂设计,课堂精彩不断,令人耳目一新。

我有幸作为一个观察者,从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课堂进行数据分析、量化,对课堂的效果进行评价,深感责任重大与激动。我就从我们所负责的观察量表中的细则,即自主学习的方式、学生的参与度两个维度来再次考量这两节优质课。鉴于个人能力和经验的不足,分析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自主学习是与传统的接受学习相对应的一种现代学习方式。顾名思义,自主学习就是以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呈现在课堂上,那就是学生有选择学习内容、选择学习方法、选择学习进度的权利,而我们的课堂安排就围绕着学生主体来进行考量,进行设计,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评价为主线的新课堂,也就是我们今天所提倡的“教学评一致性”的智慧课堂。

从提供的观察量表上来看,自主学习方式有阅读、思考、练习、笔记、书写、讨论等。方式涵盖了动手、动脑、动嘴等多方面,给了孩子学习更多的选择权。学生可以根据各自的兴趣和特长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从阅读上看,我们在教学中常使用的阅读的方式有:默读、小声读、朗读、齐读、接龙读、自由读、圈画读等。两位老师的教学,特别重视了学生的朗读,也重视了方式的多样化。但在任务的布置过程时,教师并没有给孩子自主选择读方式,这就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之中,还是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而往往忽略了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

如宋老师的吟诵教学,在学生自读环节,如要求学生按照自己所喜欢的方式来进行诗歌的朗读,然后再感受宋老师独特的吟诵风格,二者形成鲜明的反差与对比,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吟诵的兴趣,更有利于宋老师吟诵教学的深入和引导。再如张老师的《寓言二则》的朗读要求中,如果给出分角色朗读的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的话,学生对角色的体悟会更加深入,对寓意的把握会更加深刻。

从学生的参与度角度来看,两节课大多学生都能兴趣浓厚,认真倾听,积极主动参与话题和教学活动,体现了两位教师精妙的课堂驾驭能力。但有部分在角落和教师不容易观察到的地方,学生的参与度相对来说较低,不论是举手还是自由解答,次数较少。而这部分同学很可能是我们需要重点关注的对象。他们或能力不足,或兴趣乏乏,或不善于表达,如果我们能在课堂设计中更大限度地提供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主选择的权利和机会,或许他们的参与热情能够最大限度被激发出来,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我们的课堂会更有实效,更充满了智慧的火花。

总体来看,两位老师的课堂可圈可点,很多地方都可以做为我们实际教学的标杆,即使有忽略掉的小问题,终瑕不掩瑜。我们更期待两位老师在名师工作室的引领和指导之下,课堂教学之路越走越宽阔,越走越精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