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基因

标签:
周易杂谈 |
任何事物都有其内在的机理,无论多么复杂诡异,只要找到了这个机理,一切也就洞然可见了。即如在基因理论出现之前,人类对自身的了解,始终如隔岸观火一般,模糊甚至荒谬。而基因理论就像一把钥匙,让我们能够打开人体奥秘的大门,虽然尚且不能了解房间里的所有的内容,终究是进入了正题。
对《周易》的解读也有相似之处,两三千年来,人们对《周易》这部书的解读(象数内容不算),既困难重重,又五花八门。原因即在于没有理清《周易》这部书的内在机理,没有找到《周易》这部书的基因。
事实上,《周易》这部书大致是由两条“链”编织而成的,一条是六十四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隐藏于其背后的变易原理;另一条就是为了向人们清晰明确的解释这种逻辑关系,以及隐藏于其背后的变易原理,所引用的各种在当时看来妇孺皆知,但是在今天看来却非常遥远生疏的各种事例。当然,从另一个角度上,也是借助《周易》中变易原理的神秘性,来强化所阐述的各种事例中的规则的神圣性。
所以,在《周易》的这两条基因链中,六十四卦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隐藏于其背后的变易原理,是核心,是关键。然而,这也恰恰是流传至今的《周易》中,最不完备,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在传承过程中,出现的最大,最根本的错误。
具体的说就是,按照行的《周易》体例(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六十四卦之间几乎是没有逻辑关系的,是离散的六十四个个体,或者最多可以将其视为相互独立的三十二个小组(两卦为一组)。即如下图所示:
这种逻辑的缺失,结构的离散,从根本上决定了,两千多年来的解易者,只能在就事论事,就卦论卦的迷茫中,望易兴叹。
正如在《《原易》还原《周易》中的变易之道》(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90d3901012ukh.html)一文中所阐释的,《周易》中的六十四卦,应当被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完整演绎阴阳消息过程的十二消息卦;另一类则是由十二消息卦中,除了乾坤两卦之外十卦,通过卦变的方式,演变而来的另外五十二卦。
即如下图所示:
其中,阴阳此消彼长,共生互推的关系,集中地蕴含在太极图中,如果我们将这一过程离散化,将每个节点标注出来,就形成了所谓的十二消息卦。
然而这十二个节点,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完整的整体,他们共同描绘了一个连贯的,注意一定是连贯的阴阳消息的过程。
换言之,好了其中的任何一卦,这个过程都将不复尊在,因此十二消息卦是一个整体,十二消息卦是彼此相互生成的。
正如《老子·十四章》所言:“一者,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只能是一个整体,只能被视为一个整体。
其他的52卦,既然分别是由这十二卦演变而来的,因此,它们也是一个整体,不仅它们,所有的六十四卦,共同构成了一个
以十二消息卦所反应的,客观的阴阳消息规律为骨;以以追求平衡与调和为目的的纵向的卦变过程为筋的,筋骨相连的整体。
这,在周易内部,建立起非常清晰的逻辑关系,也是《周易》的基因主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