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明代的官员有多穷

(2010-05-07 08:21:25)
标签:

俸禄

常例

年俸

官员

税赋

文化

无论说辞编织的多么动人,理论构建的多么高尚,不能否认的是,千百年来那些将青春献给四书五经,锲而不舍的往来于赶考路上的学子们,绝大多数都怀揣着一个当官发财的梦想,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

在明朝当官却是一个高风险的穷差事,所谓高风险,就是明朝的皇帝们从他们的前辈蒙古皇帝们那里,学会了个打板子的病,哪个大臣惹他不爽,就很有可能被当庭扒下裤子,打上他几十大板……,至于太监、锦衣卫的手段,那就另说了。

就是这样一份高风险的职业,收入还少得可怜,而且基本不涨工资。按照明朝的规定,当朝正一品大元年俸1044石(大米),一个正七品的县令年俸90石(大米)——明初建立的实物俸禄,虽然今天看起来既可笑又寒酸,但是能足额按粒的将这些大米扛回家,对明朝的官员们来说就已经是一种奢望了,因为这些俸禄几乎从一开始,就没有完全兑现过,取而代之的是,只有非常说的一部分象征性的以实物支付,剩下的则是折算成纸币来支付的。一方面折算过程本身就严重的不合理,在将俸米折成纸币的时候,是按照朝廷自己臆想的(低)价格折算的,远远低于市场的实际价格……;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这种根本没有任何储备作为保障的纸币,几乎从发行的第一天起,就是一张废纸,或者说是洪武皇帝自己过家家用的玩具。所以,一个官员实际得到的俸禄,大概只有本来就低得可怜的标准的4%左右。

古往今来,谁敢比大明的官员更穷!

后来,随着白银的大量涌入,和政府财政的逐步改革,官员们的俸禄逐渐转变成了用银子支付,这就能让我们这些后人们,更直观的感受到明朝的官员到底有多穷了。还是以正七品县令为例,换成银子之后,其年俸是27两半。如果按这个官员,奉养一个长辈,娶两个老婆,生两个孩子,在有书童佣人各一,算上他自己全家8口人,年人均生活费不到三两半。就算明朝时物价再低,这个数字也很难维持一个体面的生活。

明朝的官员就是这么穷。

但就是这么穷的官员们,却在人们面前展现了另外一幅画面,官员们非但过着非常体面的生活,住在按照他们的俸禄,不吃不喝几辈子也买不起的宅子里,还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支撑自己或高雅,或低俗的兴趣爱好,高雅的著书立说刊行天下,低俗的狎妓养妾,甚至养个戏班子……

造成如此戏剧性的差异的原因是,明朝官员的收入(不是俸禄)是双轨制的,一轨是皇帝知道,也愿意相信的俸禄,另一轨是皇帝也知道,但不愿意相信的灰色收入,即所谓的“常例”。

常例是百姓们在缴税的时候,按照2%左右的比例奉献给各级官员的,然后再通过“礼物”的形势,进一步渗透到那些,不直接参与地方管理,不能直接跟“常例”沾上边的官员们。后来,尤其是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推行之后,百姓的税赋和官员的俸禄都变成了银子,“常例”也变成了更著名的“火耗银子”,所谓“火耗”就是将散碎银子熔铸成银锭的过程中,出现的损耗。其正常的比例大概在1-3%左右,但是随着官员们胃口的增大,这个比例逐渐加大到了主要税赋的2-3成,和次要税赋的7-8成。

这样就可以给每个官员都再补上一份客观的,也是占主体部分的俸禄。所不同的是,这份真正让天下士子为之趋之若鹜的俸禄,却不是出自国库,却不用让皇帝自己来支付,而是在他的天下子民之间(官与民)自行解决的。表面看来,皇帝/国家不仅省下了一大笔银子,而且,还可以将所有的官员都置于道德低下,行为腐败的位置上,必要时可以随便就可以找到整治他的把柄,没事的时候也可以嗤之以鼻,给自己一点心理优越感。

但是,不知道明朝的皇帝们想没想过,当官员习惯于被置于道德低下,行为腐败的位置上之后,实际上就已经自己习惯于将自己置于一个,没羞没臊的位置上了。换言之,这种自欺欺人的制度,造就了成批的没羞没臊的,视贪污腐败为常理的官员——非独明朝如此,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奉行这种基于对人格蔑视,或奢望人格无限高尚的制度,最终都只能是整个官僚机构的群体性、整体性的没羞没臊。

当然可以痛斥官员们的贪婪与无耻,但有句话说的更有道理——“这种有组织的腐败,与其说透露了道德的败坏,不如说揭示了制度缺陷的问题”。换句话说,一个人腐败,是道德败坏,成群的的人腐败,就一定制度问题——制度的道德败坏。

至于,明朝的制度问题出在哪?

在其他的短文中已经说过,简单的说就是一种从元朝落后统治思想中,继承下来的“家天下”的观念——皇帝将天下视为其家产,视为其私产。因此,在建立财政制度时,采用的基本思路是,尽量少取,同时也尽量少出。大量的问题,则通过临时征用,和官民内部的灰色行为,在系统内部自行解决。临时征用,可以让皇室得到“额外”的收入,“认同”灰色行为,则可以减少皇室支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