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二十四回Population Pharmacokinetics研究会

标签:
美国周郎nonmem日本群体药物动力学 |
分类: 故垒西边-体验美国 |
6月20日参加了日本第二十四届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会。大会在第一三共制药公司的原第一厂址Kasai(葛西)召开。Jeff Barrett教授是大会的特邀主题报告嘉宾,而我则作了去年定量药理南京国际会议的报告。我的身份也很特别-日本第一三共制药公司的美方代表,原本还是个中国人,宣讲的也是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会议。
日本群体药物动力学研究会始于1989年,首任会长绪方宏泰是明治药科大学的教授,当年在本门宗师Sheiner教授的扶持下在日本兴起了群体药物动力学。记得我那时正在旧金山加大的Sheiner教授处学习,亲耳聆听Sheiner教授对日本的评价。原话基本上是这样的“我对日本制药界对群体药动学的应用的热衷深表欣慰,而对美国制药界对之的反应迟缓和抵制非常失望”。当年Sheiner教授和Beal教授两次飞抵日本讲授群体药物动力学,在日本的学界和制药业引起很大的反响。那时的谷川原佑介(现任会长,Tanigawara)和长沼英夫(现任干事,Naganuma)都是年轻学者。现在Sheiner教授和Beal教授均已作古。而谷川原佑介和长沼英夫已挑起大梁。如果是年会的话,从89年至今应该只有20届年会。原来,在早期热情高涨,仅90年就开了三次,91年和94年分别开了两次。前十一届称为“NONMEM"研究会。现有会员约150人。
回顾一下中国这方面的历史,当年我在上海中科院曾衍霖教授处听到NONMEM时大约是84-85年间。中日两国学者对NONMEM的关注应该是同时共进。只是中国在新药的开发上大大落后于日本。因而NONMEM的应用仅限于学术。而日本的学人有敏锐的嗅觉,将其用于新药的开发上。而美国在90年代初开始发力,现在定量药理学已经是普遍应用,美国在这方面还是世界的龙头。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日本的学术会议,由于语言的问题,Jeff和我并不能融入日本人的交流中。当天大会是从中午开始,先是教育讲座,接下来是Jeff的特邀讲座。然后是每人两分钟的大会报告,再以壁报形式作进一步的交流。接下来是集中听获奖的代表(二人)作详尽的大会报告。会议全部用日语,仅Jeff和我用的是英文。我则是以"Kon-nichiwa"开的场。我的壁报是由我、黄晓晖、谢海棠和Jeff联名的。报告的是去年南京国际定量药理学会议。Tanigawara、Nagamura、Suzuki都对中国的定量药理学术活动很感兴趣。大声感叹两国毗邻竟然相知缺缺。也十分钦佩孙瑞元等教授在80年代就创建了中国定量药理学会。如果将来再办类似南京国际会议的话,我会将联络比南京会议更多的国际知名学者。毕竟,在美、德、法制药公司工作多年,现在又在日本企业工作,应该能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
中午诺华日本的两位小青年来宾馆接我们,因为怕迟到误了大会,就在宾馆用了午餐,是地道的日本菜。
下午准时赶到第一制药公司原址(Kasai)。Jeff在会议室等候作报告。
做完报告后大会主席Tanigawara教授赠与Jeff纪念品。
会议招待晚宴上Jeff与我的日本同事伊藤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