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人文/历史上海徐家汇图片 |
分类: 故国神游-走马中国 |

徐家汇源名于最早把西方文明传入中国的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其核心部分是位于华山路、虹桥路、漕溪北路、肇嘉浜路与衡山路5条道路交汇处。周郎的母校上海医科大学位于东安路与肇嘉浜路相交处算是徐家汇的范畴。
虽说上海曾是父母年青时求学的地方,但当年我只身一人从合肥赴沪读书时,上海对周郎来说是个十分陌生的城市。火车是第一次乘,接车的表舅们和姨婆是第一次见面,接头暗号是手持一张文汇报。现在想想,当时咋就没有一丝怯意呢?看来是初生牛犊不畏虎了。再后来,第一次乘飞机就是飞出国门,来到完全陌生的国度-美国。当时难道就没有怯意?那时怀里揣着是用不了几天的美钞,囊中羞涩,自然胆怯。但年青人的勇气和单纯似乎是战胜一切的力量源泉。现在如果让我重新来过,不知我是否还会选择出国。
十年的上海生涯,肇嘉浜路纪录了莘莘学子成长的每一步,徐家汇承载了游子一生最纯真最青春的一段年华。
现在的徐家汇已成为上海西南城区的商业中心。在这里,无论何时你都能感受到一种时代脉搏的跳动。徐家汇成了这个国际大都市的"新宠儿"。周郎每次回国都会在这里“血拼”,在这里流连忘返。
以前每次回国均以上医为据点,去徐家汇比去南京路、淮海路的传统商业区比较近,但还是“打迪(Taxi)”-因为时间比金钱贵。这次回国住的远了,也学会了乘地铁。一号线到徐家汇站下,众多的出口常常让周郎时常找不着北。东方商厦,和其对面的港汇相望,以及东北方的太平洋百货、汇金广场,这"四大金刚"呈鼎足之势托起了徐家汇商业城的脊梁。近邻还有六百。各大商家在竞争中共享着市场的繁荣。东方商厦琳琅满目的高档商品,看得人多买的人少。六百的东西虽然价格便宜,但看上眼的不多。于是乎,太平洋百货成了我的最爱。
港汇精彩的是其中心镂空的采光设计,米白大理石铺就的商场地面,随处可见的芳草小花,还有似乎是不经意创作的一些装饰摆设,和着商场内节奏明快的圆舞曲,一种温馨的购物"气息"袭来。饰品店里晶莹剔透的各种小挂件在柔和的灯光映射下玲珑剔透,熠熠生辉,叫人看了爱不释手;服装专卖店就更有琢磨了,POLO,ESPRIT......还有数不清的"大牌子"。在港汇楼上还有条特色街--阿拉街,很短的一条街,足以反映出旧上海的风貌。
来徐家汇购物,还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边购物边美食。在港汇,时尚餐饮应有尽有。在这条街的对面(虹桥路),就是沪上新建的弘基休闲广场。从羊肉串到巴西烧烤,从家常小炒到山珍海味都汇聚于此。除此之外,还有天钥桥路美食一条街,大多是适合大众口味的家常菜。徐家汇的美食可谓沪上精粹,有人编了段顺口溜,"大饼油条这里很贵,沪上小吃总觉没味;'大千美食'一应俱全,大江南北长城外内;匹萨炸鸡珍珠奶茶,排队等候难等座位;砂锅小菜廊中小坐,要论价钱也都不贵;高处用餐低处看景,车水马龙俊男靓妹;灯红柳绿都市节奏,花园小憩细品真味"。不知从哪一年起,长途汽车站也建了一个,方便周郎前去南京。
当然,徐家汇还有彩色玻璃尖顶的天主教堂,有上海最早的藏书楼和天文台,有全国知名学府交通大学,有新建的徐家汇绿地,还有百脑汇、太平洋电脑广场、宏图三胞形成的数码广场,以及美罗城......徐家汇正发展成为最有吸引力的上海"城市副中心"之一。








真锅咖啡店-再好的咖啡,独自享用也是索然无味。忘记这是在哪座商场了。好像东方商夏有一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