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表扬和批评专题③:对待宝宝要学会赞美和责备

(2009-09-15 09:59:12)
标签:

教育

育儿宝典

赞美

this

育儿

分类: 专家讲座★专题讨论

表扬和批评专题③:

 对待宝宝要学会赞美和责备

 

http://blog.sina.com.cn/zhaoyuxin0322

 

    【编者按】教育孩子的过程是非常繁琐的,在我们掌握一门技巧的同时,能否恰到好处的运用,是最为重要的。很多家长反映说:书一看就明白,但是运用的时候就忘。这实际上还是没有很好掌握的缘故。

    我们头脑的每根“弦”,平时都应该保存一定的警惕性和思考问题的领悟力,多想想某个方面可以教育孩子什么?能够涉及到什么有益的内涵?怎么引导孩子?等等一些列相关问题。这样事先有所心理准备,把想教育的内容融汇于日常孩子的生活中,当然就能够起到良好的效果。

    对孩子的表扬和责备是一对矛盾,如何恰到好处的运用其技巧却是很多家长难以拿捏的。这个“度”的掌握取决于我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智慧!不是简单的说教或者纠正就可以达到教育目的的。我们可能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这样的问题,那就听听这些优秀家长的“育儿宝典”吧!

 

对待宝宝要学会赞美和责备

 

    经常被父母称赞的孩子,拥有较多的自信和勇气,个性也比较活泼、开朗,愿意与人分享、互动,社会化的过程会比较顺利。反之,缺乏父母称赞、经常遭受责罚的孩子,肯能会缺乏自信、容易退缩、个性急躁,有时还会以攻击别人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生活中,语新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在眼里,每次我都会给她大大的鼓励,最亲近的方式就是狠狠的亲她一口,有时也会抱着她使劲的转圈圈,让她感觉到因为她的进步给妈妈带来很大的快乐,同时她也会很快乐。

 

 

 

表扬和批评专题③:对待宝宝要学会赞美和责备

 

    言语、动作和表情是家长赞美孩子时最重要的3个元素,只要孩子表现出好的行为,父母都要给予肯定和赞美。例如:做对了一件事、说了一句好话,或是原本不好的行为有所改变、进步时,家长都应该及时给予认可,在给语言肯定的同时,别忘记脸上要流露出肯定的眼神和认同的表情。

 

    前两天,我教吴小丫认字,她每答对一个,我都会亲吻她,再后来,她会等不急的走到我面前把脸对着我,让我亲亲她。给我的感觉是,吴小丫喜欢这样的游戏,我给予她的肯定让她有了自信。

 

    当孩子做错事时,不要急着将错误直接归咎到孩子身上,可以试着告诉她“这件事做的不错,有一个小细节如果再修改一下,那么效果会更好”,或是说“妈妈忘了提醒你,这个部分不容易做好,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把它完成吧”。但是,当孩子表现出不好的行为行,家长绝对不能视而不见,否则会助长孩子的坏习惯,比如说脏话。

 

    语新的小舅舅比语新大两个月,我在两个月前见到他时,他就会骂人了,主要原因是他妈妈平时说话带口头语,第二个原因,每次语新的小舅舅学着骂人时,他妈妈特别开心,好像儿子学会了一样本领一样,感觉很骄傲。孩子看到妈妈的表情,他会以为自己说的是好话,否则大人们怎么这么开心呢。

 

表扬和批评专题③:对待宝宝要学会赞美和责备

 

    语新在晚上睡前都会在床上玩很久才入睡,有时候玩的很开心时,语新会自己爬下床,开始我还拦住她,后来才知道她下去是想尿尿的。看到语新蹲在地上尿尿(有时也会站在床下尿尿),我特别开心的说:“语新,真棒,语新知道不能在床上尿尿的,所以要下去对吗?真是妈妈的好孩子!”说完的同时,我会抱起语新用自己的方式表扬她。

 

    昨晚我们在床上玩,语新突然站着尿尿了,看到着情景我没说话,一直等到语新尿完,其实我的心里特别生气,因为最近总是阴天,而且又是换的干净床单,又加上每个月的那几天心情总是莫名很烦躁,所以,我叹了一口气,本想批评语新的,但瞬间,我又改变了口气,把语调降低了8度:“乖乖,怎么在床上尿尿了啊,怎么没告诉妈妈要尿尿啊?”我边处理床单一边把语新的手拿过来,让她自己摸一摸,我说:“你看,是不是把妈妈的床尿湿了啊?”语新说了两个字:“哎呀!”我接着说:“下次不能在床上尿尿了啊,语新已经长大了”。

 

          表扬和批评专题③:对待宝宝要学会赞美和责备

 

    在教育孩子时,应该允许孩子有犯错的机会,告诉孩子修正的方式即可。不要急于用严厉的处罚来改正孩子的行为,否则以后容易变得退缩、不敢尝试。一旦孩子缺乏尝试的勇气,智能开发的机会就大大减少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