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识字的目的是什么?
张帮宏
这个问题也许有人会感到好笑:识字就是识字,就是为了学习,掌握知识,开发智力,为将来学习打下基础,还能有其他什么目的吗?
是的,总体上说是那样,但是有不少家长对孩子的识字目的还不是太明确。以为识字就是为了学习;无论是婴幼儿还是将来成为学生,就是以学习为中心,取得好的学习成绩。这样的思维过于狭隘,过于重视学习成绩,就有可能导致一系列孩子的心理问题。走到后来有可能是事与愿违,或者是半途而废。
下面我们就识字的远近期效果对婴幼儿作用来分析其意义:
1、文字和阅读意义:
人类创造出文字是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可以传承文明、知识和智慧。在没有文字的史前的人对人、口授心传方式局限性太大,人类文明的进步十分缓慢。自从出现了文字,人类的发展越来越快速。因为文字记载了人类在进化、发展过程中一切可以传承的内容,大大节省了后人重复研究和摸索的时间、精力、经验和教训等,加速了社会的发展。
中文的字与字之间的有机组合,形成词组、短句,表达较为完整的意思。如果写成文章,就是知识、技能和智慧的记载。
如果婴幼儿只是停留在识字方面,不能进入阅读,就没有发挥文字更大的作用。孩子一旦进入阅读,就可以获得知识和智慧,因为他们可以从书中汲取前人和他人所记录的知识、技术技能、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等,对其世界观、人生观等诸方面都可以得到很好的引导和启发作用。
书中自有黄金屋。孩子大量阅读好书,就可以汲取无穷的智慧。
当然不同的书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科普文章,可以帮助孩子了解到科学知识;科幻小说,对孩子的想象力非常有益;散文可以表达和抒发人类的情感;古诗国学可以感受到古代之智慧、语言之精炼、韵律之优美;风景名胜的介绍可以增加对大自然的热爱;英雄伟人的事迹可以激励孩子奋发图强……
所以识字的目的是为了进入阅读,也正如冯老的专著所说的那样:《阅读点燃智慧》。
2、启智作用:
无论是汉字还是外文,单从结构上来说,都是一种形状或者称为一种图形,和图画是一样的道理。这种图形有的是平面的,有的是立体的。立体形式的文字和“实物”差不多了。孩子识字,至少在观察力和记忆力方面,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训练。很多文字结构只有很细微的差别,但是孩子都能够很容易的记住和区别开来,有的文字机构之间的差别甚至连我们成年人也难以分辨,但是孩子却能够注意到细微结构的不同。孩子识字多,就表明他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对事物细致入微的观察的练习,如果能够灵活运用在其他方面,孩子的基本智能就可以得到大大的提升。之前的博文中已经阐明了,不在此累述。
但是,如果我们把婴幼儿识字仅仅局限在字数方面,就远远没有发挥出识字的作用。另外识字虽然有启智的作用,但是识字多少并不代表孩子的聪明程度。因为智商涉及到诸多方面的内涵,绝不是单纯的字数能够代表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把识字多少与孩子聪明程度紧密挂钩,这实际上是一种偏见和误解。
识字多不代表就可以顺利进入阅读。
有些家长向我们反映:孩子已经认识1000个左右的汉字了,还是不愿意看书,讲故事等还需要我们给讲。这样的现象为数不少,原因也有很多,将来我们有专文分析。在此提醒大家需要注意这个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