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玩学堂早期教育
玩学堂早期教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022
  • 关注人气:15,4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防止爱河泛滥,孩子遭“溺”

(2007-04-11 15:38:32)
标签:

情墒培养

素质教育

科学的爱

冯氏早教

0岁方案

分类: 情商培养★优秀性格★习惯养育

什么是溺爱?有人说是爱多了。不!爱有质的不同而不只是量的多寡。教育爱越多、越深沉越好;血缘爱需要升华。而溺爱是情感和享受的泛滥,会“溺毙”孩子的智慧、能力和品行,严重时会导致孩子出现骄傲自满、猜疑嫉妒、懦弱自卑、害怕困难、只听好话、消极懒惰等心理缺陷

如何防止“爱河”泛滥,让孩子免遭“溺”呢?

办法是预防或者走出以下十大误区。

 1)“至高无上”,待遇特殊。这样的孩子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关心他人。正确的做法是把孩子视为家庭的普通成员,家里的一切都应大家分享,鼓励孩子关爱他人。

2)作为中心,过分注意。这样会使孩子注意力分散,没有礼貌,以引起人们注意为荣,助长“娇”“骄”二气。父母应时常把孩子放在一边,做自己的事。这样孩子才会安静专注、独立地做事和玩耍。我们可以按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话去做:“不要让孩子觉得,是他给家庭带来了欢乐;而要使孩子感到,因为有了父母,给他带来了幸福,他是个负债的人。”

3)物质要求,轻易满足。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坏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要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让孩子学会等待和忍耐。要“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曾益其所不能。”

4)放任自流,生活懒散。这样的孩子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有始无终、不能安静专注。要从小养成良好的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5)哄蒙孩子,祈求央告。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越忸怩,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让孩子不能明辨事理,培养不出责任心和大方的性格。可以通过吸引、诱导、激发让孩子主动祈求大人的帮助,而不是大人去央求孩子,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秘诀。

6)剥夺独立,包办代替。这样很难想像孩子长大以后会是一个善良、勤劳、能干,有自信心和责任心的人。我们要鼓励孩子从小做力所能及的事,逐步增加劳动难度,创造劳动的愉快气氛。

7)孩子病伤,惊慌失措。孩子天生就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本能和本事,反而是成人惊慌失措、大呼小叫的表现使得孩子胆小、懦弱、娇气起来。因此越是孩子痛苦和困难的时候,成人越要坦然镇定,并鼓励孩子勇敢坚强,将来他才能适应环境,经受更多的磨难。

8)过度保护,不给伙伴。有的父母为了孩子的“绝对安全”,禁止孩子的独立活动,甚至不让孩子走出家门。这样既埋没了孩子的潜能,又会造成孩子胆小怕事、毫无自信的不良性格,还会造成心理畸形: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又胆小如鼠。父母一定要从小培养孩子独立精神。

9)害怕哭闹,依顺迁就。中国有句老话:“三岁打娘,娘笑;三十岁打娘,娘上吊。”孩子从小养成自私、任性的习惯,一旦缺乏自制力,就会变成无情的人,那时再反悔就晚了。因此大人在孩子的哭闹面前要保持平静和冷静,既不要一味迁就,也不要打骂和损伤孩子自尊心,要“无为而治”。冷淡是教育孩子最管用的“情感武器”,很能培养孩子理智、冷静、自制的性格品质。

 10)宽严不一,当面袒护。这种做法会使孩子没有是非观念,长此以往不仅孩子的性格会扭曲,家庭和睦也会受影响。在教育问题上,一家人一定要统一认识,注意保持一致,默契配合。

爱是一把双刃剑,特别要当心溺爱的剑锋伤害孩子的心灵,让孩子失去坚强,最终毁了孩子快乐成才和幸福的人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