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早教之父”论早教--14

(2007-03-30 12:36:15)
标签:

早期教育

早教革命

冯氏早教

冯德全

0岁方案

记者:冯教授,听了您对建设智力环境的介绍,很受启发。的确孩子的成长环境对他性格的培育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现在请您接着谈谈其它方面的环境建设吧!

冯:我要谈的第二大环境建设问题,即怎样建设道德环境。

要建设好道德环境,首先是家庭成员中要和睦、融洽、互相尊重、关心和有礼貌,充满快乐、幽默和温馨。这是孩子性格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使孩子感到幸福快乐,没有任何精神压力,他长大了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待人,对社会献出自己的爱心。

另外,父母的道德要高尚,这是德育环境的根本点。父母和家庭其他成员都应该自己有理想、有追求;爱学习,爱劳动;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不骂人、不赌博、不消磨光阴。这对孩子是最有力的感染,使孩子从小尊敬父母,信赖父母,不知不觉地模仿父母。这样的父母基本不用说教,孩子就自然好,好像“天生”就好一样。

家庭成员的道德榜样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家长的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要好,并高兴地带动孩子去实践。父母为人正直善良,目标坚定,勤劳勇敢,刻苦钻研,不怕困难,乐于助人的榜样行为,会给孩子留下终身的影响。如一位家长为了帮助寻找邻居家失踪的孩子,一夜未归,家里人都为邻居家担心着急,夜不能眠。这样的父母的情绪和作为,定会给孩子留下难忘的印象,使孩子深深受到感染,他也会不知不觉地这样学着做人。

带动孩子实践更重要,因为人的感受在实践活动中最深刻;人的行为要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养成。例如,带孩子一起扫大院,自己和孩子虽然辛苦一点,但给七、八个家庭带来了舒适,自己也更舒畅。如果孩子听到邻居老人表扬的话,他会永远记住这种快乐。又如,家长得知幼儿园某某小朋友害病,住医院打吊针,就问孩子:“听说你的小同学小敏病了,是吗?”孩子说:“是的,小敏妈妈还哭着向老师请假呢,说得了肺炎。”父亲说:“那我们应该去看望一下,是吗?”于是牵着孩子,提着水果去医院看望。那位病孩子的父母非常感激这父子俩,那感激的神情就是最生动的教育。这孩子在病床边还对小敏说安慰的话,拭去小敏的眼泪……。再例如,三月初父亲突然问4岁的儿子,过几天有个什么节日,把儿子问得糊里糊涂。父亲就要儿子去翻日历看看,“看懂了来悄悄告诉我”。孩子真的看懂了有个“三八”节。于是父亲问,“三八”节是谁的节日,我们家有几个妇女,“六一”节是什么节日,爸爸妈妈怎么给你过儿童节的?我们要怎样为奶奶、妈妈过“三八”呢?……父子俩悄悄商量了好一阵向奶奶、妈妈保密,偷偷准备礼物。到“三八”节前一天晚上突然宣布开庆祝会,父子俩一个人表演两个节目,孩子朗读了一封慰问信,还为两位妇女献了两束花。这个小小的行动,使奶奶、妈妈笑得合不拢嘴,全家幸福,也给了孩子终生难忘的印象。再例如,有的父母带孩子一起到单位参加植树,有的父母叫孩子每天给爷爷捶背,《0岁方案》培养的早慧儿刘媚的妈妈要刘媚用自己的图书办一个“小图书馆”,她做管理员,告诉全大院邻居的小朋友定时借书还书……这些都是最好的道德实践活动。播下行为的种子,就收获习惯,播下习惯的种子,就收获性格,播下性格的种子,就收获人的命运。

2.父母还要“言教”。但主要不是说教孩子要怎样就怎样,而是家长关心社会、忧国忧民的思想流露;评论电影、电视剧中的人物和生活周围发生的事件等等。许多言谈可以在家庭成年人中随意进行,孩子自然会听进去,有时还插话讨论。这比专门讲给孩子听,有意教育他要好得多。人的思想道德、世界观,就是在儿童少年长年累月的耳濡目染中形成起来的。许多令人忧虑,或催人奋起的事件,或使人高兴的新闻,或叫人敬佩的人物或童话故事里的情节,在电视、广播、报纸、书刊和实际生活中俯拾皆是,并且随时随地都可以闲谈,都会有力地美化孩子幼小的心灵。但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不择话题,尽谈些低级境界的事,老是谈论张三、李四的家庭纠葛等等,孩子也会变得平庸、粗俗。所以,家庭德育实在是父母人格的影响,世界观的传代,确如马卡连柯说的:“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都教育着儿童。”(待续)

记者:培养孩子优良性格,除了需要建立智力环境、道德环境以外,还需要建立哪些环境呢?

冯:塑造孩子的优良性格,需要多种环境共同作用,它还需要建立一个良好的规律生活环境。

规律生活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使之成为稳定的行为方式,形成好的性格特征。孔子不是说过“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吗?

要求孩子规律生活的方面很多,根据普遍存在的实际问题,以下几个方面的规律生活环境,对养成优良性格最为重要:

一是全家要有起早床和早锻炼的习惯。清晨,到室外去呼吸新鲜空气,跑步、做操和玩耍。早锻炼不仅有利于健康,还能培养勇敢精神,坚强意志和朝气蓬勃的生活态度,也使孩子快乐。爱睡懒觉的孩子往往是缺乏兴趣,无所适从。5岁前爱睡懒觉的孩子,一辈子也难于坚持早锻炼。

二是动静有序的生活习惯。一天中有动的游戏也有静的活动,时间上有个大致的分配,使孩子动则活跃,静则专注。4岁以后的孩子要教他自己分配好时间表,自己看钟掌握。其中每天要有固定的一、二次劳动时间,每次几分钟到10分钟,分配他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这也要养成一个习惯。

三是养成良好饮食习惯。为什么当前城市婴幼儿吃饭成了普遍的难题?有的一餐饭要吃两个小时,父母要不断地催呀、劝呀、逼呀;有的边跑边吃,边玩边吃,父母在后面追着喂;有的孩子吃饭前讲条件;也有的挑食、偏食等等,无所不有。这都是因为一开始就没有养成良好习惯所至,不仅严重危害孩子健康,对养成快乐、认真的性格影响也非常之大。那么怎样培养吃饭的好习惯呢?

1.饭前不许吃任何零食,以免影响食欲和形成消化功能紊乱;水果可在饭后隔一段时间再吃。

2.1岁以后的孩子应当上桌子与成人一起吃饭,要固定他自己的座位。饭前要他放好玩具,不准放在饭桌上,然后洗手上桌(3岁以后的孩子要教他摆好大家用的凳子、筷子等)。

3.成人常用愉快的情绪,故意表现旺盛的食欲,(说些真好吃之类的话),带动孩子吃。适当表扬孩子吃得好,一般不劝、不催、不逼,半小时左右就结束,下一餐才允许再吃。

4.给孩子盛饭要估计好他的食量,盛得不多不少,使他按时吃完、吃饱,感到愉快、满足,表示自己很能干。

5.吃饭时一家人可小声谈些轻松的话题、有趣的知识,孩子大一点也会参与其中谈话。但成人不许说最爱吃什么,不喜欢吃什么之类的话,因为说这些话实际上是教育孩子偏食、挑食。发现孩子应当吃而不爱吃的食品,成人越要说它好吃。

不要以为教孩子吃饭是小事,每日3餐,一年365天,10年就上了上万节“课”,也能培养孩子快乐、认真、专心的性格,并在轻松、愉快的谈话中丰富知识,还形成了一家人的和谐、幸福的家庭氛围。这样的好事怎能不重视?

四是养成恰到好处地看电视和按时睡眠的习惯。看电视是打开认识世界的又一窗口,好处是多方面的。但看电视要有内容选择和大体的时间限制,孩子一般看少儿节目、动物世界、新闻、体育、某些专题片和儿童电视剧、历史剧、人物传记片为宜,要和孩子一起事先选定节目单,培养看电视的计划性。时间上婴儿每天看20—30分钟左右为宜;幼儿每天看30—60分钟左右为宜。因为看少了失去了无关大局注意力,扩大见识和发展语言的机会;而过多看电视,反而使注意涣散,精神疲倦,不动脑筋,养成被动、消极、懒散的坏习惯。孩子到了睡觉时间就要鼓励他自己去睡觉,直到养成习惯为止,这也能培养孩子的意志力和独立精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