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次孕育”------构建人生潜意识板块------01

(2007-02-14 22:39:29)

“二次孕育”

——构建人生潜意识板块

0岁方案”创始人,中国科学家论坛副理事长冯德全

 

母亲的十月怀胎,是造人的“一次孕育”,它塑造了孩子的“生理雏形”。出生时宝宝的身体那么柔弱,但却能够摄取营养,经受锤炼,逐渐成长为一个强健者。

宝宝从出生到3岁,是造人的“二次孕育”,它塑造孩子的“心理雏型”,开发出一个人的巨大心理能,影响人一生的发展方向、速度和成就。我之所以提出“二次孕育”,是为了强调心理养育的极端重要性——构建起人生的“潜意识板块”。

地球科学称地壳运动为“板块运动”,地壳的板块巨大、结实、深厚且力量无穷。它的碰撞能制山造海,迁移大陆,引发火山和地震、海啸,改变大气环流,可见能量之大。把“板块”与人的潜意识连在一起,说明人的潜意识对人的思想、信念、情感、兴趣、行为、习惯、性格、气概等有非常大的驱动力,又有非常大的稳定性。潜意识能不知不觉地、顽固执着地支配一个人的情绪和行为,这一现象超越人们常识的范围.人的潜意识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源泉和基本动力。

为什么人人都有“母亲情结”?一生到老都爱母亲,真是“儿不嫌母丑”!古今中外多少关于母亲的诗歌、歌曲和散文都经久不衰。我有个二姐,80多岁时患老年痴呆症,不省人事,但昏迷中身体极度难受时仍大声呼唤“妈妈!”“妈呀……”。我们的母亲已故大半个世纪了,为何昏迷中的八十老人仍会念念不忘地呼喊——因为母亲的形象、母亲的声音、慈爱、母亲的笑容和动作贮存在她生命潜意识的深层里,不可磨灭。

为什么人人都有“母语奇迹”?把母语方言说得那样惟妙惟肖,天衣无缝,不论是多么复杂的语音语调,说辞说腔,每个在当地成长的人都能说得丝毫不走样,哪怕是傻子也大多能学好方言的每一细微处。因为母语在人生的最初几年里像从不断流的小河水,日日夜夜地流进孩子的潜意识,并且成为构建“板块”的钢筋。

为什么人人都有“性羞耻感”?一谈到“性”的问题,立刻就会脸红,感到羞耻和难为情,难以启口等。其实“性”是极普通、极正常的生理现象,就象人要吃饭、睡眠一样,没有可害羞的。而且孩子生下来也毫无性羞耻感的,例如宝宝最初赤身裸体地走来走去,从来不需要“遮羞布”。

那么羞耻感是哪里来的?3岁之前宝宝敏锐地觉察到成年人对“性”讳莫如深,言辞躲躲闪闪,因“性”而脸红,谈性而色变的种种现象;当孩子裸露时,有的父母还神秘地羞辱他:“丑,丑,快把短裤穿上!”等等,孩子对成人的表情最敏感,“性羞”很快进入他的潜意识,像岩浆凝固在板块之中……。

为什么西方人特别喜欢纯音乐,古典名曲家喻户晓,播放交响乐几乎成为每个家庭的生活背景?因为音乐生活太普及了,孩子一出生就浸泡在纯音乐之中,那美妙的旋律也注入了巨大的潜意识板块之中……。以上种种现象都说明了“二次孕育”其间孩子吸收的信息所构建的潜意识板块其能量之大,稳定性之坚实,可以塑造个体性格、民族性格,乃至形成人类共有的性格,它的“心理能”是任何“显意识”的认知和理智选择所无法匹敌的。

为什么四岁之前是形成“板块”时期?因为幼童处于右脑发展领先时代,而右脑的功能极大地优于左脑,几乎达到百万倍之多。大脑右半球主管吸收事物的图像、形象、颜色、色彩、声音、表情、情感、情绪、肢体动作,空间信息等等,此时用右脑接收的世界形象和生活情感模式,像血肉一样长在脑中,以后是怎么也抺不掉的。这就是“二次孕育”,塑造了“第二生命”心理人的雏形。以后左脑发展起来语言、数理、逻辑思维,虽然也有巨大的认知能量,但怎么也离不开已经铸成的“潜意识板块”的摆布。显意识好比冰山露出水面的一角,总也摆脱不了水下巨大冰山的底座,只能随着冰山底座的移动而漂流。

孩子经过“二次孕育”,构建起潜意识板块以后,情感、意志、性格、气质、气概的基础部分即稳定下来,以后极难彻底的根本性的改变,所以人们往往误认为人的潜意识情感和行为是那个人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命运。可见“二次孕育”对人的一生是极其重要的!

记得我上小学时,听老师讲动物、植物,又在与小朋友快乐游戏中,看到大树、小树、和花草,曾忽发奇想地感叹:做人多好,做动物也好,能够自由自在地走动、跑跳、说话,到处去玩;做植物真太可怜了,一动也不能动,成天成夜站在那里,又不会说话,做植物太没意思了!现在想来,我对此有新的感触。动物和人的“自由自在”也是有限的,总是只在一定范围之内。人的自由天地看来很宽阔,但不知不觉受着他的潜意识板块、性格的羁绊。我成年后,半个多世纪了,遇见过各式各样的人,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毫不例外受着他的潜意识和性格的制约,能挣脱出来改变自己命运的人极少。至于那些从小养成的怪癖性格,人一生受其害而不可自拔。再加上社会的制约,人生哪有多少自由度啊!要比较充分的自由,还是从小铸成朝气蓬勃、积极开朗、富于遐想、勇于探索、敢做试验、有开拓创新精神,并具备爱心和独立自控精神的“潜意识板块”吧!

?/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