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玩学堂早期教育
玩学堂早期教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022
  • 关注人气:15,4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早期教育的8大基本方法之七------01

(2007-02-14 21:37:54)

七、成功的早教,定要让孩子多动手操作,发展思维和创造能力。

思维是动作(操作)的内化,婴幼儿最初的思维是从动作伴随语言发展起来的,所以说“手是脑的老师”。发展孩子思维要多让他看成人的操作,多带动孩子去操作,多玩多劳动,同时伴随词语的讲解,那么孩子的思维便启动起来了,词语也丰富起来了,还逐步学会了口头表达和动手创造——思维又外化了。基于以上原理,可以说带孩子操作(玩东西)是早期教育的基本的内容和方法,它促进了孩子手的小肌肉群的运动发展;促进了手和眼的协调与精密配合;促进了思维的发展,语言的发达,认识的发展和知识的积累;还在操作中培养起稳定的情绪,专注的性格和求知、创造的浓厚兴趣。难怪爱因斯坦小时候拆一个爸爸给他的指南针,他看里面的“小东西”为什么摆来摆去最后老是朝着一个方向,居然静静地能玩上两个小时;也难怪爱迪生小时候特别爱动手操作做实验,长大了竟成了发明大王。在我研究过的大发明家的童年生活中,无论牛顿、达尔文、米丘林、张衡、麦克斯韦、法拉第、李时珍、詹天佑等无不是从小酷爱动手动脑、操作创造的,不然科学技术哪有今日之高度发达,人类正以一日千里地改变着世界和自身生活的面目。

但是数千年来,我们中华文化却有一个严重的缺憾,一方面人文科学博大精深,良莠并存;另一方面轻视科学技术,压抑发明创造,甚至视科学为“雕虫小技”,不屑一顾,工匠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所以,中国历史上孕育出了大批哲学家(诸子百家)、军事家、政治家、书法家、文人墨客,而大科学家、发明家却屈指可数,这不能不说是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发展至今,我国的科学技术还极大地落后于西方的根本原因之所在。

可是这一弊端至今还没有根本加以扭转,反映在最佳期奠定人才基础的婴幼儿教育上仍然冷落科学教育和操作。环视整个幼教和家庭早教,大都满足于鼓励孩子学歌舞表演、美术书画、弹琴下棋、阅读活动和外语教育。父母送孩子学钢琴、电子琴、美术、外语、写作特长班的到处都有(我不否认这些教育活动的意义和作用),而动手操作和创造的教育活动却是凤毛麟角,许多幼教机构和家庭甚至连想都没有想到。这又危害了后续的中小学教育:学生只会听讲、考试、做作业,不会动手、实验和创造,比西方学生普遍的操作、创造能力相差甚远,这早已成为人们共同的叹息。

基于我国的国情,基于世界科技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我国早期教育更应重视孩子动手操作的培养,大力发展孩子的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奠定一个能涌现大批创造型人才的社会基础。教育的发展对社会是有前瞻意义的,孩子的发展也是可以引导的,为了实现振兴中华的大业,早期教育应特别重视操作,实验的科学教育。每一位家长和幼师都要像阿基米德的父亲培养阿基米德一样,为了振兴希腊文化,终于培养出一代天骄——杰出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来。那么怎样通过操作培养孩子思维和创造能力呢?

1.孩子生下来,多多训练双手的灵活(双手平衡训练):用鲜艳美丽的、悦耳动听的玩具,训练孩子拿、捏、摇、推、拉、拍、拽、捶、钩等等动作,要经常捏孩子双手的10个手指,教孩子玩套杯、套塔、积木、插塑等玩具。

2.在孩子两岁左右时捏他的每一个手指时,以训练每一个手指的动作。如让孩子模仿握拳,大拇指伸直,大拇指弯曲;食指伸直,食指弯曲;中指伸直,中指弯曲……要训练到每一个手指都能单独活动。

3.成人边做事吸引孩子边看、边听。例如:妈妈拿小刀削苹果,看苹果皮一圈一圈削下来了,苹果皮变成了长长的一条,苹果削好了。妈妈把苹果切好,切成一片一片的,宝宝吃一片,妈妈吃一片,爸爸吃一片……

4.从孩子两三岁起早早训练孩子做他能学着做的事。不要强迫孩子做,而是成人津津有味地做着,吸引孩子来抢着做。当孩子抢着做事时,就应边教边说边示范,一定使孩子做成功,然后妈妈表扬或奖励他。要从简单的事做起,逐步增加做事的难度,但做的事一定要新鲜有趣,使孩子“玩”得快乐。例如:折纸、折手帕、叠小衣服、拿勺和筷子吃饭,摆小桌小餐具“过家家”。拿放大镜看小东西和看小字宝宝;开、关电视机、录音机;教孩子打鸡蛋,把蛋壳打破,让蛋白和蛋黄完整地落到碗里;教孩子剥笋,把一张一张的笋壳剥下来,最后露出白白的笋肉;教孩子剥豆子给妈妈做菜大家吃;教孩子串针(针眼大的粗针),再用粗针串珠子,做成一串美丽的项链;让孩子在水盆时捉鱼、捉泥鳅,捉到另一个盆子里;教孩子擦火柴,点蜡烛(要告诉孩子自己一个人不能玩火,危险,并把火柴放到孩子拿不着的地方);教孩子在木头上钉钉子,告诉他怎么用锤子:教孩子用面粉做饺子、馒头;还有教孩子钓鱼,自制肥皂水吹泡等等……让孩子沉浸在最有趣的认真操作的玩乐之中。到五六岁,孩子甚至可以独立做玩具,独立解剖一条鱼,独立种葡萄使它结果实,独立收拾房间,铺床叠被,洗晒衣服了,并还能把自己做的趣事叙述出来或写成日记和作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