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前•幕后

标签:
苏清华教育绚彩童画育儿 |
分类: 课堂 |
这是今天出现的主角噢!
芳名:佳昕
妙龄:换牙时期(不是现在的照片哦)
绚彩教师组评价:充分表现出绚彩艺术儿童的个性
受欢迎程度:★★★★★
这是本节课佳昕创作的两幅作品:
幕后工作
(以苏清华老师为主的绚彩教师工作组,本节参与课题设计的老师:苏老师、王老师、大田老师)
部分研讨过程:
大田老师:这周孩子们继续了解色彩知识吗?
王老师:我觉得应该是,最近孩子们的画面表现用颜色比较乱,还似乎不太了解什么是“调子”!
苏老师:我想应该设计一个培养孩子色彩的冷暖感觉的课题,既让孩子们了解了色彩情感,又培养了画面“色调”的意识,只是我们选一个什么主题呢?
大田老师:我发现最近有几个孩子画画观察能力比较弱,有的画人还是直接从头上就长出手来,也应该让他们画画写生,锻炼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
王老师:这些孩子想象能力没问题,我们也一直非常注意开发保护他们的想象力,为了锻炼他们的观察能力单纯的写生,会不会遏制孩子的想象力呢?要想把这几个方面都锻炼了,还要在孩子不知不觉中去感受去进步,这课题还是比较复杂难度比较大的呢!
苏老师:难度大也一定要努力做课题时考虑周全,我们可以把写生和想象相结合,写生要达到让孩子在观察中表现画面,想象要让孩子自由表达!但是写生如果太难孩子恐怕把握不好,担心他们会失去信心!要不写生画水果?
大田老师王老师一起:水果以前画过!
大田老师:水果也太老套,再说水果简单也锻炼不了观察能力!
苏老师:我想起来了,画鱼吧!鱼孩子们又能把握又能锻炼观察能力,我发现这些孩子不知从那学来的,全都画鱼就画一个横躺着不封口的∝,然后,点一个眼睛,满画面就这种鱼,太缺乏想像力和观察能力了!
(就这样,经过反复商量,断断续续不间断的探讨,以上是决定结果时比较关键的一些讨论摘要,也是因为这些闪光的要点,这个课题在两天的思索之后决定了下来!)
课题研讨结果:画面分两半,一半写生画鱼,限制用暖颜色,一半想像创作,限制用冷颜色,这样既锻炼了写生能力、保护开发了想像力,让孩子感觉了色彩的冷暖情感,画面在无意中形成了“色调”,孩子在创作时没有负担,画完后再和孩子一起分析“色彩的冷暖和色调”,让孩子懂得、了解或者说强化色彩知识。
在准备阶段:在大家忙乱着叠纸、备色、选笔等准备第二天的绘画材料时,苏老师突然又犯难了,说:这冰箱里的死鱼还有很多血,会不会给孩子造成不好的血腥的视觉印象?会不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影响?孩子们要么接触的是鲜活的鱼要么接触的是饭桌上的食物鱼,我们还得要保护孩子健康的心理啊!
大田老师说:鱼有很多种,我们也应让孩子了解有些鱼是我们的食品,这是事实,我想孩子没有那么脆弱吧?况且我们针对的这个班都已是四岁半到五岁半的孩子,或许妈妈在做鱼时孩子在厨房已经见过食品鱼的样子了呢!
讨论之后,实干又富有爱心的王老师把冰箱里的鱼拿出来,花时间仔细把鱼血擦干净了!
课题实践结果:从孩子们的作品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写生的基础上融合了想像创作,把现实与想像结合了起来,而且颜色的限定也没有影响孩子们的表达,反而让他们在这种限定中学会了如何把色彩情感应用在画面中。表述评价作品时,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认为红橙黄是温暖的感觉,蓝绿紫是凉爽的感觉,也明白了什么是画面的“调子”。(另:在孩子们的心目中,这种鱼就是食品鱼,并没有不好的心理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