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小孩涂鸦的引导
——苏清华文章节选
其实,从孩子一岁多开始握笔涂鸦,到四岁左右,大多数孩子的造型表现基本上呈自然状态,即使是教师亦无法教会孩子准确或者说清晰的画出完整的形象来,无论是幼儿园、托儿所还是小学阶段,儿童的绘画课和手工课,其目标都应该是通过轻松愉快的表现来培育儿童的创造力!而不是强加于儿童临摹出某个形象或者精确的调配出某种色彩,家长和教师所能够做的就是正确的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把无意识的涂鸦变成让孩子自己都感到惊喜的创作!一至四岁的孩子经过了这个涂鸦的阶段,到四岁之后,就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创造性的绘画表达了,甚至能够用画笔表述一个故事或者画出一幅完整的有内容的图画,我们把这些图画称之为儿童画。
那么怎样对一岁多到四岁左右的孩子进行有意识的引导呢?我们先看看儿童涂鸦阶段的发展过程吧:首先,父母要仔细观察,孩子只要能够握笔乱涂,就要为他准备低矮的小桌和小凳,或者利用较低的茶几作为孩子乱涂的小桌,要时刻在矮桌子上准备着纸和笔。刚开始,孩子的笔触是枯燥的一道道划痕,后来能画出弯弯曲曲的线,有时候简直是情感的宣泄,不停的使劲涂,甚至把纸都划得破破烂烂,此时千万不要去阻止他,如果他是宣泄,就让他宣泄好了,父母所要做的仅仅是赶快再给他提供纸张和笔,告诉他:宝宝画的真棒!再后来,到两岁左右,孩子已经感觉出涂鸦的乐趣了,不愿仅限于在纸上画了,开始在墙壁、桌椅、沙发、被褥,甚至自己的手、脸、肚皮上------只要能够画的地方都要画着感觉一下子,(如图)家长们简直要气疯了,制止,不见效!怒吼,不见效!耐不住性子的家长甚至动了手,有时候孩子知道不能在除了纸以外的地方乱画,看着父母生气的脸,孩子满脸委屈和害怕,怕父母又要发火,可是一旦家长转过身去干其他家务,孩子马上抓紧机会在他想画的地方飞速乱画一气,然后又兴奋又紧张的跑开!在儿童的这个阶段,几乎每个家庭的墙壁都有孩子的杰作,除非家长干脆不给孩子笔!有的家长想:“乱涂乱画的会画个啥?害得我每天擦墙”!此后干脆就不给孩子笔了,孩子的美好涂鸦就此被控制!其实,此时的孩子小手已经非常灵活了,已经能画闭合的形象,比如一个不太圆的圆圈,象波浪一样的曲线等,只要父母做到有效引导,孩子就能画出很多不错的图形了,甚至能画出具体的形象了!
看看我的孩子豆豆的这串糖葫芦,(如图)就是在满墙乱涂的时期的作品!其实豆豆一开始只是画了一条长长的竖线,我知道她已经能画圆了,于是赶紧说:“哇!真棒!我的豆豆要画一串糖葫芦了!这条线多象穿糖葫芦的竹签呀,要是豆豆能在这根竹签上画几个圆圈,就真是糖葫芦了!”结果真如我所料,豆豆真的沿着那条竖线画了些不成形的圆圈,但是已经很象糖葫芦了,我赶紧夸张的说:“多好的一串糖葫芦啊!我的豆豆会画糖葫芦喽!真棒!”然后抱着她转了一圈。她也看出自己画的有点象糖葫芦,神情即兴奋又激动还有点惊讶,突然她双脚跳起来作了两个兔子跳,飞快的拿着画跑去让姥姥姥爷和爸爸看,嘴里还说着:“我画了一串糖葫呀!”第二天早晨,我在厨房忙着做早餐,豆豆爬在矮茶几上乱画,我听见他说:“豆豆画了一个最美丽的糖葫芦呀!”我过去一看,果然是一串糖葫芦的形象,还用的是橙色呢!虽然有很多铅笔乱画的线条,但是糖葫芦的形象依然清晰可辩!于是我马上表扬:“真好看,糖葫芦好甜呀!豆豆的画妈妈收藏了!再给一张大白纸,妈妈亲一下,继续画着玩吧!”这是豆豆第一幅有自主意识的画,如果没有适时的引导,他就不会看到自己笔下还能画出形象,他就还是画不出具体的形象来,从那天我就开始保留豆豆的画并记下日期,那天是2006年4月14日,豆豆两岁零22天。之后,豆豆画了好几天糖葫芦,(如图)都能画出完整的形象,也慢慢在墙和床单、沙发上画的少了,最后不再到处乱画了。就这样,从一串糖葫芦开始,豆豆在我们的引导下画出了一个又一个生动的形象。
孩子在两岁时,已经能认识方形和圆形,能辨别开放的和闭合的,但要能有把握的在纸上画出这些形象还有很大难度,此时就需要父母及时的引导。孩子乱画时大多都是无意识的,他只是对笔在纸上能留下痕迹觉得有趣,根本不注意自己在画什么,偶尔会画出一个圆形,父母就及时的对孩子说:“你画了个什么呀?妈妈觉得真象一个苹果呀,要是能长个把儿就好了!”经过父母这一说,孩子才会真正整体的看看自己画的东西,然后就有可能随便在圆形上面某个位置再画一道竖线,这下纸上就真的有一个简笔画的苹果形象了!(如图)(苏清华文章节选)
部分文图发表于《超级宝宝》绘本杂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