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冬日是美好的刘溢海
(2020-03-18 17:21:18)
标签:
草根作家旅游 |
在我的印象中,诗人,大多都是些狂人,用咱左云人的一句土话说——多是些有“神经”的人。诗人,爱赞美生活,爱讴歌生命、讴歌爱情,更多的是抒发心中的爱与恨、悲与愁。我不是诗人,也很少写诗,却爱收藏诗集,爱读那些能够敲响心灵之窗的诗行。
这一次,我又高兴地读到了一位左云新诗人的诗集,这,便是王亮的《困惑的祈祷》。对于左云的作家与诗人来说,王亮是幸运的,当年出诗集,当年加入山西省作家协会,成为一名真正的作家与诗人,这在咱左云只有两位,另一位是郭宏旺,与王亮一样,也是2019年出书,当年成为省作协会员。
现在,我就在这个冬日的凌晨拿起这本诗集,开始了很轻松的浏览——所谓的轻松是读诗的一种特殊心境,如果是在读一篇论文是轻松不起来的,哪怕是读小说,你时时会随着情节的跌宕起伏,会为主人公的悲欢离合而笑而哭,唯有读诗,才能显得轻松与自由。诗集中的每篇都是独立的,你先读哪篇都行。而小说就不行,没有这样的自由。现在,我就拿着手中的这本《困惑的祈祷》随便浏览,甚至根本没必要从目录中寻找。许是碰巧,太原的昨天(12月15日)刚刚下了一场雪,我就读到了诗集中这首《飘雪的日子》。我在本文开头说过:大凡诗人,都是些狂人,至少有些“神经”,这神经就是不同于常人,行为与思维都超越了常人——比如下雪天,许多人都蜷伏在家中不敢出门,而王亮,却走出家门,在旷野中独行,面对飘飘的雪花,发起了“神经”:“站在这无垠的旷野/看雪城异景/品自然韵味/风细细/寒意切切/天地浑然一体/心悦而不知归路//远离繁华尘嚣/背叛尔虞我诈/落入自然怀抱/思想也开始冰封/世态炎凉人情的冷暖/一切的一切/都抛之于脑后/无须淋漓尽致地去体验/回归自然/也是一种参禅//飘雪的日子/在窗前看到的只是风景/投入山川原野/体会的或许是另一种人生//飘雪的日子/我成了山野流浪客/走得越远/心越平静。”
为了保持诗的完整,我把本诗的四节全都抄录下来,为的是让读者与我,连同作者,共享雪中美景。其实,作者人在赏景,可心——思想的翅膀却飞得很远,很高,离开繁杂的尘嚣得到了纯净的升华,由红尘中周围的假恶丑,升华到理想王国中的真善美。在这里,作者把回归自然比作一种特殊的“参禅”,真是绝妙至极。
与此篇相邻的还有两首咏雪诗:《雪在燃烧》与《雪在飞》,都是通过雪景写思路的历程,吐露心中的真情。当然,作者也写冬天的阳光,那首《冬日的阳光》给人的不是冬天的寒冷,而是充满温暖的世界与其伴随着的“大爱”:“阳光/刺穿云朵/冲破雾霾/如柱而泄直流而下/流向大地/撒向旷野//冬天/不再变得冰冷/暖阳明媚/积雪消融/无垠的光芒向天边扩散/整个世界充满光/光/那不是光/那是爱/布满天地的大爱”这首诗只有两节,读起来是那样的直白,毫无遮掩,写的是阳光,流淌的却是心中的“大爱。”这大爱可以是爱自然,可以是爱人,爱物,更确切些说可扩展到爱国、爱人民。大爱无疆,爱就是阳光,即便是冬日的阳光,仍然传递的是暖意。我把本文的题目定为《冬日是美好的》与正是源于这首纯真而挚朴的《冬日阳光》。当然,本首中的“如柱”如果换成“如注”,或许更好些,也许,诗中的“柱”原本就是“注”的错印。
乡愁,是每位作家与诗人都最难割舍的故乡情怀,从《楚辞》中的“鸟返飞故乡兮,狐死必着丘”,到古诗名篇中的“越鸟巢南枝,胡马依北风”。台湾诗人余光中(1928——2017)的那首《乡愁》诗被谱成歌后由许多歌唱家去唱,可谓家喻户晓。远处的诗人难于一一列举,现在单说咱左云的几位:刘永贵不忘他的黄家村,侯建臣不忘他的施家村,郭宏旺不忘他的北十里……而王亮,则不忘他的矿山。那首《我和我的矿山》,长达70余行,是本诗集中最长的一首。诗前引用了艾青《我爱这土地》中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远……”为自己的这首长诗作了铺垫。如果说本诗集的大多篇为抒情诗,那么,这篇则是一篇把自己融入矿山的叙事诗。然而,叙事中却时刻不在抒发着自己对矿山浓浓的深情。如果说上文中举的那些是小爱(对亲人、友人)的话,那么,这篇绝对是大爱,对矿山之爱。王亮的大爱在本诗集的首篇《寻根问祖》中更是那样地直白。那是一首仅次于《我和我的矿山》的长篇(约60多行)。在此篇,作者通过对自己脚迹所到过的雁门古道、大草原、江南水乡、布达拉宫、泰山、洱海等祖国的山山水水的回忆,最后寻根问祖,归结到诗结尾处的:“寻根/我就在这里/问祖/我就在这里/泱泱神州/美丽中华/哪里都是我的根我的祖。”这是爱的升华,乡愁的扩大,由爱故乡扩大到爱中华,爱祖国。“大爱无疆”,这爱,超越了矿山,飞出左云,直到全国的山山水水,这一首是爱国篇,是正能量抒发的很好的一首。许多左云老辈一说到自己的根祖,往往会说到山西临汾的大槐树——那次五百年前明朝的大规模移民。王亮,也许是那次移民于左云先辈的后代。可他没写大槐树,却归结到了“泱泱神州,美丽中华”,这一点是本诗,也是本诗集最为精采的诗章之一。
本来,我还想就诗集中的优美篇章再写些感受,可看看已写出的文字,大约已是四千多字了,我不能再写了,我只能把此刻临里写在诗集扉页上的几句话抄录于此:
“我没想到/在黑黑的矿山中/竟有一片美丽的桃花园/可这片桃花园不在地上/而是在王亮的诗集中/在王亮的心中/朋友/如果你想踏访这片美丽的桃花园/就请向王亮要一本诗集吧/当你打开这本小小的诗册/你定会闻到园中桃花的芳香/你会被这片美丽的桃园美景所陶醉……”
当我将搁笔时,看看表,是2019年12月16日早晨的6点,周围一切都在静谧之中,而我,却已在这片桃园中浏览了一遭。轻轻地,我将诗集放回到床头,为的是随时品读。若干天之后,我会将其放上书架,珍存到左云诗人集的专柜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