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儿子成长 |
儿子高考前夕……
儿子就要考大学了。他正在竭尽全力地拚搏着,进入了一种忘我的境界,已经没有心思去想别的事情。可我们做家长的,却有足够的精力去为儿子着想:能不能考上大学,考哪一所大学,报什么专业,在北方还是南方,这一系列的思虑,逐渐成为困扰我们的大难题,越是琢磨,脑子越乱,根本找不到标准答案。真是儿子考大学,大学考家长,我们比儿子更着急,压力更大。当儿子从学校来电话,让我去开家长会,顺便把他的足球带去时,我更有些手足无措了。儿子想轻松轻松,可我们明知离高考只有一个月了,正是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时候,怎么有时间踢球?我们理解不了儿子的请求,拿不准主意是否满足他。倒是儿子胜过老子,一副大将风度,提起高考,泰然自若,明确地回答我:"好学生没有一个死读书的。"我一时惶然,虽然当干部多年了,一时竟找不出一句合适的话来回答他。
时间像流水一样,十几年光阴晃然而过。儿子小时候那天真、顽皮、稚气、乖巧的小模样在脑海中还是那么清晰。望着眼前这个比自己还高的儿子,似乎有一种幻梦般的感觉,怎么儿子一下子就长大了?再照照镜子,自己当年那英姿勃勃、青春焕发的容颜已不见了,面对的是一副中年老成的脸庞。我不由得从心底发出叹息:时间不等人啊!我似乎觉得自己的人生路快走完了,又遗憾还有许多事没有做完,禁不住把自己希望的光环投向儿子,企盼自己的儿子优秀、成才,而眼下最急切的愿望就是儿子能考上一所好大学。
我们和其他许多家长都有一个同样的感觉,现在孩子的生活比我们小时候幸福,他们的物质条件是我们那时连想都不敢想的,是糖罐里长大的一代人。但他们的学习比我们上学时紧张的多。从小学开始,家庭作业一天比一天多,书包一年比一年沉,长时间的用眼,儿子早早就戴上了我们家几代人都没有享用过的眼镜。我们积极地配合老师对儿子进行管教,限制他的游戏,扼杀他的玩心,让他埋头在书堆里。儿子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长大,每一次考试都会左右我们的情绪,分数成了测试我们心情的晴雨表。
实行独生子女,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我们自然把几乎所有的关注投向了他。直到有一天,我们终于发现“关心狠了受不了”这个道理,知道儿子正在尽量躲避我们,寻找着属于他自己的世界,而对我们表示了有礼貌的淡漠。随着儿子的长大,知识在不断拓展,视野在不断开阔,父亲再不是他儿时心中的偶像。此时,我们感到同儿子交朋友其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隐隐感觉到,儿子好像一个羽翼正在丰满的小鹰,就要飞向属于自己的那一片蓝天,这是谁也阻挡不住的,作家长最明智的选择也许就是少一些责难和说教,多给他一些理解和鼓励。
随着高考的临近,我们有一种像迎接香港回归的激动,同时也夹杂着惴惴不安的紧张心理。我和妻不再使用平日凌驾于儿子之上的态度对待他,也不敢使用任何带有责备意思的语言来督促他。就像捧着一枚天鹅蛋,既希望小天鹅快点孵出,又生怕打破它,只有小心翼翼地用手抚温它。我们同儿子讲的每一句话似乎都经过筛选,思忱着他的接受程度,千万不能给他造成刺激和增加负担。作为一个严父,我向来缺乏对儿子的温情,现在也学得在电话里同儿子寒暄,悉心安慰和热情鼓励。每次去学校看儿子前,我和妻那么认真地筹划带给他的东西,真可谓用心良苦!我们意识到,高考是儿子一生中的一次大战,就像鲤鱼跳龙门,关系重大。我们家长作为儿子的后勤,支援前线,做好保障也是事关重大,不可忽视。十八年来第一次,我们对儿子这么温情,这么周到,来了个绿灯大开。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啊,做了父亲才开始懂得了父亲,这也是有苦有乐的一段人生经历。每当身边有些年轻人抱怨自己的孩子太闹时,我总会揶揄他:“你以为爸爸那么好当,好戏还在后面呢!”我期待高考快点到来,等儿子考上了大学,我好松下这口气,分享属于我的那一份荣耀!
(又:儿子没有辜负我们,终于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