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成为不被理解之人

分类: 杂文 |
只过年,不长大,哪有这等可能。记准生日者,除了老妈,惟有自动生成的号码推送。受人贺分,即一箑一丝,无微不答,万物归虚无,无人知晓,反倒自在。量不甚洪,而性嗜酒,席不劝酒,只想为自己的心事多喝几杯。诗是青年的艺术,也是青年的心思;酒是中年的寂寞,也是中年的回避。
前世相欠,今生相见,却总是在枕头底下放把刀,以防有人突然送来蛋糕。此刀也是岁月的那把杀猪刀,这世间所有的变化,皆悄无声息完成。一个人的外表与言语,不光是岁月的单纯记录。书页发黄、钥匙生锈、脑子迟钝时,蝴蝶破茧而出,荼蘼暗自芬芳,有人蓬勃如春正当年,然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每一件过时的衣裳,当年都曾是时装,抱怨人情太薄,其自以为知,实则不知,人情本就一件季节的外套,说换就换,里面全是冷暖。钝感力的增加,只因挫折太多,沧桑太重,取消一份严肃性,自会减却几许生活意义的负担,愁云也自随风飘散。
日子过于平凡,以致被人问及最近忙什么,想了半天答不上来。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烧制几样小菜,一则慰胃,一则解忧。心情好多吃点,心情不好吃得更多,因为伤心欲嚼。所谓成功,只有一种,即按照自己的意愿了却一生,生活在别处,实则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一方独立自由的净土上。认识不到自己的价值,渐渐也就失去了价值。
年轻时渴望被理解,凡理解即万岁,中年后一旦被人道破心事,只觉发怵,想着尽快远离之。人是情绪的容器,装满无以言表的心思,奇怪的是人,耐人寻味的还是人,没有一定的阅历与思想,真就读不明白。但观架上,便知腹中,在学界讨生活的人,甚至忌讳别人进其书房。小园香径独徘徊者,说到底都是坚持成为不被理解之人,恽南田说“寂寞无可奈何之境,最宜人想”。有人与你同醉,有人与你同醒,有人泊然守静,如深山中人,有人不耐独坐,不肯习静。被理解,极易被同化,由此人云亦云,徒手奋呼,以空虚填补空虚,结果依旧空虚。
往往把必要条件当作决定因素,虽说不大可能,却是答案没有揭晓前,一切皆有可能。所信与现实时时冲突,只要不是过分麻木,便会思考良多。如果一块表不准,每一秒都会是错,芒种不种,再种无用。如果一个人不想原谅你,连一个解释的机会都不会有。
心知其意,而不说透,人与人之间微妙的距离感,由此产生,因而不喜欢任何人,却想念每个人,此即塞林格《麦田里的守望者》所言“人与人之间不可沟通”。有人帮你,不是欠你,只因心里有你;有人让你,不是怕你,只因珍惜你;有人距离你,不是疏离你,只因想长久相处你。座上二三十年前老友,堂中七八十年前古桌椅,此处堪作终老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