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分能证明孩子什么?
(2012-09-26 13:53:05)
青青的第一次期中考试就动摇了我的期望。记得那次数学考了98分,我看了一下试卷,题目是“8的前面是几后面是几”,青青答的是:“8的前面是9后面是7”
我说:“没错啊,怎么扣了2分呢?”
青青:“老师说正确答案是:8的前面是7后面是9,平时老师也是这么教的。”
我说:“那为什么不按老师平时教的答呢?”
青青有点疑惑,小声说:“可是,妈妈,我觉得我这样答也没错啊,你说呢?”
是啊,两个答案都对,是题目本身不严谨(当然跟她的老师没关系,是教育局统一出题统一批改)。
我无语。对于向来就喜欢与众不同遇事总要另辟蹊径的女儿,我能告诉她考试就是要写老师教的答案而不要自作主张再找第二个答案吗?
我还是告诉她:“你答的是对的,妈妈给你一百分。而且,以后遇上这样的题目,如果你觉得有几个答案就写几个,总有一个是老师认为对的。”
尽管如此,孩子从此做数学题还是小心翼翼地按照老师说的去做了,也经常能考一百分了。有时候我说一个不同的做法,她还会反驳我说:“不能按你的做,老师让这样做的。”我也无语了。
语文应该是青青最强的科目了,可她的语文却很少能考一百分。我看过她的试卷,第一学期无一例外都错在拼音和笔划上,因为青青没有像绝大多数同学那样上过正规的学前班,而且她上学前就已经扫盲,所以拼音既没有基础,也没有再去学习的动力。
记得刚上学时班里的孩子因都上过学前班,拼音都很熟练,而青青连b和d都分不清,学起来自然很吃力。孩子也为此苦恼。有一天,她问我:“妈妈,为什么要学拼音呢?”
我说:“学拼音是为了识字。”
又问:“识字是为什么呢?”(因为她没有专门识过字,先阅读后识字,见博文《事半功倍的快乐识字法》)
我说:“识字是为了能读书。”
又问:“那我现在都能读长篇小说了,为什么还要学拼音呢?”
我无语。只想着学拼音的阶段能快点过去,让孩子能自信起来。
第二学期终于拼音不是主角了,青青的自信也回来了,组词造句对已经“博览群书”的小家伙用她的话就是“小菜一碟”,老师给她起了个外号叫“造句大王”,显然她的语言已超出年龄的范围,但考试还是不能得满分。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得了98分,孩子很沮丧地拿给我看,一个成语填空题是“()言()语”,青青写的答案是“甜言蜜语”。
我说:“这个对呀,为什么扣了两分呢?”
青青告诉我说课文里学的是“自言自语”,没学过“甜言蜜语”,“可是,妈妈,我第一反应就是甜言蜜语,然后就写上了。”孩子一脸的无辜。
我又无语。对于素来喜欢语言丰富说话咬文嚼字的女儿,我能告诉她考试就是要死背课文而不要写上教科书里还没有的词语吗?
我只能安慰她,“在妈妈看来,你这次考试就是100分,妈妈会按照100分奖励你的。”倒是教了近四十年语文的父亲给了他外孙最大的安慰:“要是姥爷打分的话,不仅不算你错,还要给你另外加两分,打102分。”
是啊,学校的一百分能证明孩子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