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每个生日都是孩子的成长礼

(2011-04-08 13:52:08)
标签:

育儿

全职妈妈

孩子生日

全职太太

分类: 成长教育

出租旧房子时,租房子的大妈问我青青门上贴的《青青五岁公约》能不能给她一份,她看到青青很懂事,而自己的孙子积习难改,打算也制定一个公约试试。

 

我查了一下电脑里还有,就给她打印了一份。内容是这样的:

                                                                          

 

公约一 不挑食,不剩饭 否则一天没有点心吃                
公约二 早晚自己洗脸刷牙洗脚 否则三天没有糖,巧克力,雪糕吃   
公约三 晚上看电视不超过8点 否则三天不能看电视
公约四 礼貌待人 否则三天不能出去和小朋友玩
公约五 自己整理房间

否则晚上父母不陪读书

 

以上行为保持得好分别奖励:芭比茶壶/杯一套;芭比水壶一只;《神奇校车》II,III集;德克士玩一天;芭比针织围巾帽子一套

 

青青每过生日,我们都会有两件事必做:一是量一下身高体重记录下来,另外就是订一个《青青N岁公约》,就是想充分利用“生日”这个在孩子心目中最重要的事件,让它成为规范孩子行为的良好时机,使每个生日都成为孩长真正的里程碑。

 

公约的内容一般都是此年龄段要重点培养的生活技能和行为习惯,一般选三到五条,都是事先和她讨论,经过她的同意,然后打印在纸上,在生日前一天贴在她房间的门上,作为新的一岁需要努力做的事情或戒除的坏习惯。

 

记得一岁生日时,公约订了以下三条:

第一,在自己的房间睡觉,父母只读书陪到睡着;

第二,学会自己吃饭,不用大人喂;

第三,学会自己走路,不用大人抱

 

那时青青还不会说话,但我相信她能听懂,而且孩子当时强烈的独立意识促使她努力去实践我们的约定。所以,青青从一周岁开始就养成自己睡觉的习惯了,两个月之内就学会自己走路,自己吃饭,当时简直让我震惊于一个一岁孩子的潜力。这些经历我曾在 〈独立宣言之:断奶分居也轻松〉,〈独立宣言之:我的饭碗我作主〉和〈独立宣言之:牵不住你的双手的我的手〉三篇博文中都有过记录。

 

从此,生日定公约就成了习惯。公约一旦定好贴上,就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去执行,而且有奖有惩。在这个过程中,主要是让孩子明白成长不仅是身体长高长大,更重要的是精神力量的变强,成长是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战胜自我的过程。同时,通过不折不扣地执行,也让孩子从小养成做事的计划性和目的性,渐渐懂得如果想做什么事,只要目标明确,计划可行,持之以恒,没有什么目标是达不到的。

 

对于那些比较难戒掉的习惯,我也会根据孩子当时的年龄特点,想一些特别的方式帮助她完成。比如,两岁时有一条是“不用奶瓶改用水杯喝奶喝水”,我知道大多宝宝对奶嘴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依赖,所以,当时想了个类似心理脱敏的办法,和她说好两岁后再不用奶嘴了,要和奶嘴永远说再见,为它举行一个“葬礼”。我们在小花园挖了一个小坑,把她最后用的奶嘴放进一个精美的小盒子里埋进去,用土盖上,还在上面插了几朵小花。整个过程都是庄严郑重的,青青都亲手认真地做着。

 

这种郑重的仪式给孩子的心灵印刻是令人难忘的,而且让孩子更容易接受。青青想用奶瓶了自己就会说奶嘴已经埋掉了,有时路过小花园那个地方,青青也会停下来看看,但再没有用过奶嘴。邻居的孩子三岁了还离不开奶瓶奶嘴,我告诉她这个办法,如法炮制了一番,果然很有效。

 

现在青青已经五岁半了,看看五岁时公约上的约定,已经都成了平时自觉的行为习惯,当然,奖品也如愿以偿都拿到手了,我们最近已开始讨论六岁生日公约的条款了,相信这个习惯会影响青青的一生。

 

成长是一个人一生都要为之努力的事情,何况幼小的儿童。孩子生日固然要有蛋糕,礼物,聚会,家长们还应该给孩子准备一个成长仪式,让孩子不仅要为生日干杯,也要“跟往事干杯”,为今后一年的成长干杯。

 

相关博文链接:

《独立宣言之:我的饭碗我作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573d6010006rd.html

《独立宣言之:断奶分居也轻松》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573d6010006re.html

《独立宣言之:牵不住你的双手的我的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b573d6010006rf.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