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公布读者最喜爱的出版社和杂志并现场颁发证书
8月30日下午,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在第13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发布了“第四次(2006)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最终成果。在发布会上,还公布了读者最喜爱的作家、最喜爱的出版社和最喜爱的杂志名单,并为读者最喜爱的前八家出版社和最喜爱的前十家杂志现场颁发证书。
第四次中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中国读者最喜爱的作家前十名的顺序依次是:金庸、巴金、鲁迅、琼瑶、贾平凹、老舍、古龙、冰心、余秋雨和曹雪芹。
调查也发现,中国国民图书阅读率六年持续走低,识字者图书阅读率仅为48.7%;与此相反则是网上阅读率迅速增长,超过10%国民有网上阅读习惯。
从历次调查结果看,鲁迅、巴金、金庸、老舍、琼瑶、古龙、贾平凹已经连续四次名列中国读者心目中最受喜爱作家的排行榜。和过去几次的调查结果相比,前十名作者的变化不大,有些只是排序变化,基本都是享誉文坛的文学大师、港澳台武侠小说和畅销书作家,以及内地当代著名作家。其中港台作家占了相当大比例,这也是近年来图书市场的突出现象。
在众多书籍当中,文学类图书居中国读者最喜爱图书榜首。其中,人们最爱看的是武侠小说。位居最喜爱图书第二、三位的,分别是文化、科学、教育、体育类书籍和军事类图书。
调查也公布了中国人最喜爱的八家出版社,按顺序依次是:人民出版社、新华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人民文学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和中国青年出版社。
报告称,中国一些出版社的社会影响力和品牌效益已经逐步形成。
而读者在2005年经常购买的杂志依次是:《读者》、《知音》、《家庭》、《青年文摘》、《家庭医生》、《女友》、《故事会》、《爱人》、《瑞丽》和《时尚》。
这次令人关注的一个调查结果是,中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六年走低,有一半的人不爱看书。与前几次调查结果相比较,读者认同“读书越来越重要”的比例降到了1999年以来的最低点。
据报道,去年的识字者阅读率只达48.7%,首次跌破50%。1999年首次调查的该阅读率为60.4%,2001年为54.2%,2003年为51.7%。
识字者阅读率指的是每年至少有读一本书的读者总体与识字者总体之比。
“没时间读书”是造成图书阅读率下降的最主要原因,而“没时间”读书的群体中主要为20岁到49岁的中青年。另外,“不习惯”读书也是图书阅读率提高的一大障碍;其中40%以上是18岁到19岁的在校学生的青年人。报告指,这种倾向需要警惕。
与图书阅读率相反,近年来中国人网上阅读率正在迅速增长,从1999年的3.7%,到2003年的18.3%,再到2005年的
27.8%,七年间增长了7.5倍。目前,已经有超过10%的中国人有网上阅读的习惯。而通过互联网了解时事新闻的网民比例则占网民总体的19%。其中又以20岁到29岁这个年龄层居多,占23.4%。
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持的“中国国民阅读调查”从1999年开始,此后每两年一次。继1999年、2002年、2004年之后,于2005年底至2006年初进行了第四次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大规模抽样调查。本次调查开始于2005年年底,到2006年2月底完成入户调查,8月底完成调查报告的撰写。本次调查样本包括全国二十个省市城乡居民,成功回收问卷8312份,最终确定有效问卷为8078份,有效率97.2%。为了使样本更具代表性,课题组又根据调查总体的主要参数,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城乡、性别和城市规模的事后加权,数据处理由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社会统计软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