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生了宝贝儿子,我一直颇为津津乐道的事情就是给他养成了爱听书爱读书的好习惯。随着小家伙一天天地长大,这发生在读书上的事儿也是越来越多层出不穷。
遥记小儿两岁时,超级迷恋《青蛙弗洛格的成长故事》和《轱辘轱辘转》,每天中午晚上睡前必读,而且是逮着一本不厌其烦地让我读上N遍,一直读到他伴着我越来越沙哑的嗓音沉沉地睡着,一直到他抓过一本书一看名字就能哇啦啦一字不差地照着图背下来整本书的内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读《找到一个好朋友》,读了20多遍,我睡着了,他又把我晃悠醒了,让我接着读。
从儿子小到现在,送礼物的时候黔驴技穷了,就送书,一准儿能收到意想不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沉沉的一箱子书扛到5楼,哗啦啦打开透明胶带,一套套地抱出来,虔诚地小心翼翼地打开塑封,一本本地在沙发上摆开,这本摸摸,那本翻翻,眼睛都看直了,再好玩的游戏再好看的电视,都一边儿乖乖呆着去吧。
上幼儿园后,其他小朋友都拿玩具拿糖果去幼儿园跟小朋友分享,儿子选择了拿书给同学看或者请老师读,每天早晨我征求他的意见选好合适的书,放到他的书包里,下午回到家再拿出来第二天换新的书。反正我们家书橱里的书多,不愁找不到合适的。偶尔旁敲侧击地问他跟小朋友分享书的经历,小家伙意兴盎然,手舞足蹈地讲述他跟这个同学或者那个同学分享他喜欢的绘本的情景,讲述他的张老师在他们睡前给他们读书小朋友们听的如痴如醉的情景。
一天下午接了他,我提着他的书包看他和小朋友们爬上爬下地滑滑梯,忽然满头大汗地跑过来:“妈妈,赫赫要《乌鸦面包店》,现在就得跟小朋友分享。”不由分说地拉开拉链,翻出要找的书来,一溜烟儿地跑到台阶旁边,坐下,翻开书,和另一个小朋友津津有味地看起来,一会儿指指这儿,一会儿哈哈大笑一阵,不一会儿就吸引了四五个小朋友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来。
坚持陪儿子阅读的一个比较大的副产品是他的记忆力、词汇量、语言表达能力和识字量竟然在我的不知不觉中突飞猛进。一本书给他读上几遍,一字不识的小家伙竟然能看着图一字不差地“读”给我听;跟他一起其乐融融地玩着,冷不丁抛出一句让我听后震撼欣喜到目瞪口呆的话来;没有刻意教他认字,他竟然在我的不留意中真正地会自己读书了;听书听多了,人家也能信口编出一个个简单又可爱的故事了……
自从老谢被拉进睡前亲子共读的队伍后,每天的可乐事儿、麻烦事儿似乎更多了些。这大家伙太不认真了,开始的几次总抱着敷衍儿子的态度来完成任务,而且读来一口标准的临沂普通话,儿子一会儿抗议他爹读错音了得给纠正读音,一会儿抗议他爹读错字了要求重新正读,一会儿又嫌他爹读的不够声情并茂害得三十老几的老谢不得不拿捏着嗓子读到他儿子满意为止。不无怨言地抱怨:“当语文老师的老公就够憋屈的了,这当语文老师儿子的爹更不容易,哎!我招谁惹谁了啊?!”揽过儿子的脸狠狠地亲上一口:“谢谢你,儿子,用不了多久你爹也能当语文老师了!”
我头疼,睁不开眼,临睡前随手拿过一本书给儿子:“妈妈难受不能给你读书了,你自己读吧。”儿子翻开书自告奋勇:“那赫赫给妈妈读吧。”自己脱了鞋子,脱了衣服,爬到床上,盖好被子,拿起书,板板整整一字一句一板一眼地读起来。我闭着眼睛一边头疼一边幸福地听,读了会儿,儿子问:“妈妈你睡了吗?”我赶紧答:“哦,还没呢!”儿子说:“赫赫以为妈妈睡了呢,刚要打算不读了。”捧起书接着继续读,读了一会儿又叫:“妈妈!”我佯装睡着没有应答,他自言自语:“妈妈这么快就睡了啊!”自己又不声不响地看了会儿,把书放到一边,靠着我,躺下,一会儿便沉沉地睡着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