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去看阿尔卑斯最高峰

标签:
旅游法国霞慕尼勃朗峰育儿 |
分类: 欧洲 |
清晨,在酒店享受一顿丰盛的早餐,告别宁静的瑞士小城Brig(布里格),我们乘坐火车,来到瑞士西部边境的Martigny
(马尔蒂尼)。下了车我们在车站售票厅买票,再去法瑞意边境的霞慕尼(Chamonix-Mont-Blanc)。
1
由于我们不是自驾,之前我还有点担心坐火车从布里格到霞慕尼是否方便可行。在谷歌地图上查到火车虽然可以衔接但要转几次车,又担心转车会不会麻烦,时间是否足够。经过亲身实践,坐火车横穿瑞士去霞慕尼一点问题也没有。
乘坐火车还碰到件趣事。在瑞士的一个小车站,和我们同时停靠在站内还有另一辆火车。我不经意间望到对面车厢,赫然见到一个十几岁男孩在朝我们方向做鬼脸,我回头望望身后也没有其他人,不禁奇怪地又望过去,另一个男孩忍俊不禁,向我们挥手打招呼。原来之前那个调皮的男孩在和我们开玩笑。列车又开动了,我们挥挥手道别,短暂的偶遇,他们充满阳光的笑脸让人感到很温馨。在瑞士停留的时间虽然不长,碰到的人却都亲切友善,令我们离开瑞士时也有点恋恋不舍。
2 看到雪山就知道快到霞慕尼了
从Martigny出发的小火车很可爱,由于乘客不多,车厢也没有几节,好像观光小火车一样。到了法瑞边境的一座小车站,我们要换乘法国的火车去霞慕尼。这趟火车是当地的慢车,在山谷中慢悠悠的开着,每个小站都停一下,我们不赶时间也就安心坐在位子上看风景。
一路风景如画,等到车厢左侧窗外出现巍峨高耸的雪山,我们知道快到Chamonix了。到了Chamonix主站我们没有下车,继续坐了一站,正好到了我们预定的酒店附近,走路几分钟就到,真是太方便了!
我们的酒店就在去南针峰(Aiguille du
Midi)的登山缆车站旁边,位置挺方便。放下行李看看天气非常好,我就迫不及待的领着乐乐去缆车站买票登山。已经过了早晨的高峰时段,排队的人不太多,我们大概只等了一班车就登上了缆车。
南针峰的缆车站建于1955年。从海拔1035米的霞慕尼到海拔3842米的山顶,只需要短短20分钟,气温也从初夏到了冬天。之前在策马特,我们已经去了全欧洲最高的缆车站,海拔3883米的小马特角峰。在小马特角峰缆车站建成之前,南针峰的缆车站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索道,至今仍是世界上垂直距离最大的索道。
出了缆车站,来到外面的观景台,一阵寒风吹来冻得我们直哆嗦,眼前是一片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阿尔卑斯的最高峰勃朗峰就在我们右前方,看起来似乎近在咫尺,触手可及。俯瞰雪原,一个个小黑点原来是一队队登山者,他们有的在雪地上安营扎寨,有的钉上绳索前行。南针峰缆车站落成之后攀登勃朗峰变得相对容易了许多,登山者只要乘上早上第一班缆车,就有可能当天登顶往返了。
4
5
6
7
8
乐乐可能是在瑞士看够了雪山,对眼前的美景已经没有什么感觉,看到栏杆上落下几只山鸦,便掏出吃剩的一小块面包,一点点掰碎了排列在栏杆上,兴致勃勃地观察着小鸟一跳一跳吃掉她放在那里的面包碎。想想这里的高度温度,这些鸟能飞到这里也挺了不起。
山下阳光普照,山顶却云雾缭绕,我们如身处仙境之中。时而视野开阔,时而身处一团浓雾之中。有时一阵狂风袭来,山峰间升腾的云雾便忽地被风吹散,美极了。我忍着寒冷在平台上停留了许久,就是为了看那一团团飘来散去的雾。
10
向南望去意大利的群山藏在云雾之后,只有风吹雾散时才能短暂得让我们瞥一眼。在南针峰顶还可以乘坐缆车飞越雪原到意大利那边,不过我们上来有点晚,看看时间不太够加之雾比较大就没去。
15
东边的山峰虽然海拔不高,只有四千米左右,但山势陡峭险峻很有特色。可惜的是在平台上等了许久也只有短暂的云开雾散,有时大雾上来连十几米之外的Piton
Sud也隐没在一片白茫茫之后,那些排队等着攀岩的勇士完全置身于云团之中,看着真让人提心吊胆。
19
21
没有勇士们的体力和胆量也没关系,只要愿意花时间排队都可以进这个玻璃房拍张悬空的照片。
22
站在平台上向下俯瞰,银白的冰河沿着陡峭的山崖流下。可能气候较暖而且坡度较陡,这里的冰河可是不如在瑞士看到的壮观。不过这也是我们那次欧洲之行最后一条到访的冰川了。之后几天在日内瓦遭遇了三十六度的高温天气,还真是怀念这里的冰雪世界呢。
23
24
再来到下一层的观景台,可以俯瞰霞慕尼所在的河谷。在这里仰望南针峰缆车站,地势险要,真难以想象如何在这里修建起一座缆车站。
25
26
27
28
峰顶的观景台风好大,我们穿着冲锋衣和抓绒衫在外面还冻得不行,看到来自四川的游客穿着单薄的夏裙上来,佩服得五体投地。还好室内有内容丰富的展览,宛如来到小型博物馆,介绍南针峰缆车站的修建过程、和高山有关的各种知识、各种山区极限运动等等。乐乐看得津津有味,宁可看展览也不想出去挨冻了。
在山上欣赏了风景看了展览,我们再坐缆车下山,在半山腰的缆车转车站出来,也有很美的风景。
33
34 云上露出南针峰的“针尖”
回到酒店,看到酒店的餐厅是米其林推荐(无星),而且还欢迎儿童用餐,我们便预约了座位,准备品尝一顿“法国大餐”。餐厅环境很好,四周都是玻璃落地窗,外面是青翠的花园,抬头远望还可见高耸的雪山。只是,味道好不好先不说,法国的餐厅实在是太考验耐心了。出了餐厅我看看表,已经过去了两个小时。习惯了香港餐厅点菜上餐结账的速度,这种讲究情调慢条斯理的餐厅还真难适应。
夕阳照亮山顶,结束来到霞慕尼的第一天。

41
在霞慕尼的第二天是个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出了酒店看看南针峰和勃朗峰,发现一丝云都没有,不由有点后悔昨天下午上山的决定。
山区在晴天里一般也是早晨天气晴朗,随着太阳出来气温升高水汽蒸发云雾也会越来越多,所以想要登高望远还是早晨上去较好。转到南针峰的缆车站,果然现在排队的人龙比昨天下午长多了。
我们来到霞慕尼的“市中心”。这座曾经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规模并不大,建筑雅致,到处点缀着鲜花。法国城市的鲜花布置总是那么赏心悦目,处处体现不一般的搭配品味。等到黄昏时,花朵映衬着四处闪烁的灯光就更美了。
45
46
47
49
在城中抬头便可仰望勃朗峰以及冰川。广场上安放着几座雕像,纪念最早登上勃朗峰的登山者,他们的雕像无一例外,都仰望着勃朗峰。
霞慕尼的游乐场还是很受带小孩家庭欢迎的,里面除了一些常见项目,比较特别的是有轨滑车(Luge),有点刺激又很安全。在售票窗口我鼓起勇气用自学的法语去买两张滑车票,人家居然也听懂了。后来我回想一下,自己说得是“我想要两滑车”
不管怎样学语言就要大胆的开口讲,在法国几天我觉得自己法语都进步了一点点,起码买个东西都够用了。

滑车的设计很安全,乐乐身高又够要求,我问乐乐想不想自己一个人去玩,她很勇敢的说好。传送带把她带到高点之后,滑车就会沿着轨道滑下来,如果乘客觉得速度太快可以拉手闸减速。乐乐第一次坐滑车,小心翼翼,下来时不断拉手闸慢慢滑,快到终点时还不时停下来,可是惨了后面的乘客,一辆辆滑车在她后面都减速排起了队。光顾着给她录视频,她的车到了终点我还没有赶过去,远远看到后面车上的爸爸帮她解开安全带扶她下了车。
乐乐见了我高兴得又蹦又跳,说实在是太好玩了。我告诉她下次可以适当的快一点点,要不堵住了后面的车别人都玩不成了。再排队去上车,刚刚帮过她的爸爸带着孩子又不幸排在乐乐后面。我赶紧和那位爸爸说他们可以在乐乐前面走,因为乐乐速度慢怕阻碍了他们。人家很有礼貌,不肯走到我们前面去,只是在乐乐出发了相当长一段时间才上车出发,留了足够的距离。

第二次玩乐乐明显心里有底速度也快了,嗖得从坡上滑下来。这次她自己很利索的解开安全带爬下了滑车,欢快的跑过来央求着再玩。就这样她又玩了几次,速度越来越快,再也不会造成堵车了。
除了滑车乐乐又玩了蹦床、海盗船、操作机械挖沙,在大太阳下玩得不亦乐乎。那天的气温明显比上一天高,接下来几天,欧洲遭遇了热浪袭击,法国不少城市的温度到了四十一、二度。
步行回霞慕尼的市中心,灼目的阳光晒得皮肤火辣辣的。远远看到悬在山上的冰川在不停融化,涓涓细流一道道挂在山壁上。路过小河,河水湍急汹涌,稍微靠近便感到一股寒意扑面而来。毕竟是冰川融化形成的,虽然化作了水还带着冰雪的气息。全球气候变暖,对于常年居住在温带亚热带的我们影响不大,顶多是发现最近几年的冬天都不冷了,但对高纬度地区和冰川的影响却极其巨大。
傍晚,夕阳的余晖慢慢染红了勃朗峰和南针峰。无论是雪山还是冰川都变成了夺目的金红。我们驻足凝视这一天中最辉煌的时候,记住了这美好的一瞬。
2019.7.21&22
前一篇:瑞士:去看阿尔卑斯最大的冰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