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阪】樱花海中的大阪城

标签:
旅游日本赏樱大阪城天守阁 |
分类: 亚洲 |
自从确定了今年4月初的大阪京都赏樱之旅,我就格外关注今年的樱花预测。按照往年樱花开花日的平均情况,4月初应该是赏樱(染井吉野樱)的最佳时间。不过今年春天日本本州的天气格外暖,让各位樱花预测专家大跌眼镜。今年东京的樱花开花日是有史以来最早,比去年更早了两个星期,加上东京的樱花又绝大部分是染井吉野樱,因此本年东京的樱花季在3月底就基本结束了。
幸运的是,大阪和京都的樱花虽然也比往年开的早,但不至于像东京的樱花那样早的夸张。按照一些网站3月下旬的预测,大阪和京都染井吉野樱的最佳观赏时间在3月底才开始。更加幸运的是,关西樱花品种众多,染井吉野樱之后还有八重樱、垂枝樱等更加美丽的樱花,就算来的稍晚也不用担心没有樱花看。即使如此,在出发前一个星期我还是天天查看京都大阪等地樱花情报,并在心中暗自祈祷:樱花请等等我们!
4月1日,我们终于坐上了去大阪的飞机。4月2日清晨,我们吃过早饭便向大阪赏樱最重要的目的地——大阪城公园走去。

1 从酒店向南望去是本町、心斋桥及难波一带,右边的大街便是名店云集的御堂筋。御堂筋左边的小路顶上有遮雨棚,可一路从东心斋桥走回来,沿途都是小店
大阪的街道名挺有意思,东西方向的很多叫某某通,南北的则叫某某筋。我们的酒店在本町,门前东西方向的街道称为本町通,南北的大街称为御堂筋。从我们酒店走到大阪城公园路线很简单,沿着本町通一直向东走便是,但是路程不近,后来看地图只是走到大阪城公园的边缘便要2公里,我们推着乐乐的小车走的稍慢,走了大约半个小时。
虽然还没到大阪城公园就走的有点累了,倒是可以沿途看看大阪的街景。一路走来虽有不少行人车辆,但不闻汽车鸣笛人声喧哗,十分安静,和喧闹的香港形成鲜明的对比。路上途径几个车库,正好有车要出来,门卫看见我们走来赶紧拦住车辆,挥手让我们先过,感觉很好。
到了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马场町),我们终于看到了大阪城公园一角,和灿若粉云的樱花,心中不由得激动起来。远远看起来,樱花开的正好。虽然以前我在美国的费城和华府都看过樱花,但在美国看樱花和在日本赏樱的感觉是很不同的,就好像春节总是要在中国过才算是原汁原味。
按照www.japanican.com网站的推荐,大阪城公园是日本15所必去赏樱名胜之一,也是大阪唯一入选的一个,因为“以雄偉的大阪城為背景而盛開的櫻花,日本絕無僅有”。
大阪城公园非常之大,是一个占地约6万平方米的草坪公园,园內共有4,300棵左右的櫻花树,其中尤以西之丸庭园里种植的以染井吉野樱為主的600多棵樱花树为最。公园接近中心的位置便是大阪城天守阁。环绕着天守阁,还有两重护城河,外围的称为外濠,里面的称为内濠。我们过了马场町的十字路口,便先沿着南外濠之南的行人小路慢慢走着赏樱。

2 大阪城公园内

3

4
公园内栽种的樱花绝大部分是染井吉野樱,现在正是满开状态,漫天的粉白色就像云朵,低低的垂在我们头顶,柔美之极。樱花林中也点缀着几株花期稍晚的粉红垂枝樱,现在也已开始盛开,吸引了很多人的镜头。
染井吉野樱花是单瓣,每一朵有五片花瓣,因此单独看起来每朵小花略显单薄,没有太多让人回味的余地。但是当一大片樱花林中每株树都开满了花, 没有一片绿叶,那整体的效果是很壮观的。

5

6

7

8

9
相比染井吉野,这晚开的垂枝樱多是重瓣的,称为八重红枝垂,我觉得是最好看的樱花品种之一。垂枝樱的每一朵花比起染井吉野的花要纤巧精致多了,但大阪城公园中这种垂枝樱数量没有染井吉野多,在粉色的花海中只是点缀。

10

11

12
当垂枝樱盛开的时候,那婀娜多姿的样子,真如少女一般动人。我想起以前曾慕名去华盛顿看樱花,回来却觉得那粉白的小花还不如费城的樱花好看。当时对于樱花的品种也没有太多了解,原来华府的樱花基本都是染井吉野樱,而我在费城看到的却很多是垂枝樱。最近又仔细看看以前拍的照片,费城的垂枝樱花瓣颜色似乎更红,但是花朵是单瓣的,不知道这个品种叫什么名字。
当微风拂过,垂枝樱盛开着樱花的细长枝条微微摆动的样子,真是美极了。

13

14

15

16
虽然这一天是星期二,天气也不太好,阴沉沉的似乎就要开始下雨,公园中却满是游人。其中有像我们这样的游客,但更多的似乎还是本地人,坐在樱花树下赏樱(花见),举杯小酌,谈天说地,一派节日气氛。大阪城公园也是当地市民一个休闲锻炼的好场所,碰见不少人在这里跑步、遛狗、骑车。说日本人注重礼仪真是不假,那些正在公园内跑步晨练的,看到前面有人举着相机对着樱花拍照,都会主动停下来,等人家拍完了才过去。

17

18 有全家人来“花见”,也有和朋友、同事一起来的,实际就是借着赏樱的名义吃吃喝喝谈天说地

19 这里有个赏樱大会,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20 虽然人很多,好在大阪城公园很大,不会人挤人
走到护城河畔,看到河对面岸上也是一片樱花树,给护城河两岸镶上两道粉白的边。最美的是透过开满樱花的树枝看护城河,和河对面的古建筑。有轻轻的风吹过,一片两片樱花瓣随风慢慢旋转着飘落到水中,此情此景真是美的无法描述。

21 樱花时节两岸都是粉色的云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这里也有其他的小花开得美丽,但很可怜的是没人注意它们,风头全被樱花抢走了

30
赞叹着眼前的美景,我心里有点奇怪。华府的樱花也是很有名的,绝大部分也是染井吉野樱。我曾经特意挑了一个樱花满开的周末去华府,而且那天还是一个大晴天,华府的纪念建筑多是白色应该是和这樱花很衬的,为什么我那次去华府就没有觉得染井吉野樱多美呢?想来想去,恐怕还是我那次去的稍晚,因为樱花满开之后便是花吹雪。去大阪城那天,我觉得是看樱花最好的那几天,再稍晚点,景色也会打折扣了。
在这里欣赏了一会儿樱花,我们便走到介于内外濠之间的西之丸庭园,这恐怕是隔着护城河看天守阁的最佳地点。本以为这里面会有日式的池泉庭园,其实也只是个大片绿地。不过里面有很多非常高大的染井吉野樱,看起来岁数不小了。草地上已经有些樱花瓣,再晚几天,经过风雨,樱花可能就看不到了。

31 有不少学校组织学生来集体赏樱

32 外围护城河

33 经过这扇城门走入西之丸庭园,门里的樱花开得很美

34 高大的染井吉野樱,不过和后来在京都醍醐寺见到的巨樱相比又不算什么了

35

36 这里4月4日到10日晚上可以观夜樱,我觉得时间定的有点晚,4月7日樱花就都谢了

37 从这里买票入场,一人200日元

38 这些灯和樱花很衬啊

39 看到人家提着便当来赏樱的

40 即使飘起了小雨也不会影响心情

41 在安静的樱花林中漫步又是另一种心境

42

43 地上已经有花瓣,还不算很多

44 等到花吹雪时,这草地都会变成粉白色
这里很多染井吉野樱都是老树了,树干上都长出一簇簇的花来。我觉得拍染井吉野樱花的特写不好拍,因为背景都是一片粉白,加上那天的天也是灰灰的,色彩上很难突出要拍的那几朵花。在这里我发现树干上的花最好拍,离得近,而且背景的黑色和樱花也对比鲜明。

45

46

47

48
这里有两棵垂枝樱也是开的美极了。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赏樱的日本人好多都在用手机拍照,用单反倒不多见。

49

50

51 这一簇花也开的太拥挤了吧。只见过人挤人,第一次见花挤花

52 小草花自得其乐

53
从这里的樱花林中,看到对面的大阪城天守阁。天守阁的气势和樱花的柔美形成对比,很美。本来还想去姬路城的,但是后来才从网上看到那里的城堡在大修,都被包了起来,恐怕明年才重见天日。也罢,以后给自己一个理由再来关西赏樱吧。
据介绍,大阪城始建于1586年,其前身是石山本愿寺,十三年前在与织田信长的一场交战中毁于大火。丰臣秀吉旨在把城堡建成一个其统一政权领导下的日本新 中心。不过,在丰臣秀吉死后的1615年,德川军队摧毁了大阪城,结束了丰臣家族的统治。16世纪20年代的德川幕府时期,大阪城得到了重建。但是在 1665年发生的一次雷击中,主楼被击中并遭焚毁。1931年,城堡修复成了现在的样子。1997年经过修复后的大阪城更加的气势恢宏了。

54

55
天守阁内部,从1楼到7楼是历史资料馆,展示着当时的武器、盔甲和民俗资料,8楼现在成了瞭望台。我们没有登天守阁,只是从天守阁之南的城门进去,拍了几张天守阁的正面照。这里应该是旅行团必来之地,人突然多了很多,但是谈到赏樱的感觉,这里却大不如西之丸庭院了。

56 有一棵大樱树的花如同瀑布从厚实的墙砖上垂下来,真是美得让人惊叹

57

58 樱门内的巨石城墙,建于1624年,其中最大的一块巨石重约108吨

59 天守阁前有几株大垂枝樱,可见其中一株还是白色的。这几株有年头了,不再像少女了 :)

60
看着赏樱的人们带着便当在樱花树下吃饭,我们也饿了。公园里樱花季有些小吃摊,不过觉得乐乐还是要吃正餐才好,便带着乐乐离开了大阪城公园。还是过马场町那个路口沿着本町通往回走,路上经过外观很现代化的大阪历史博物馆。

61

62

63

64

65 大阪历史博物馆
过了两个路口,在路边找到一间小饭馆,吃了简单的一顿午餐。这里的饭菜类似自助,餐台上不少品种的菜式,中午套餐里一个主菜三个小菜都是自己选择,加上白饭和味增汤,茶也是自己倒的,最后付款也是到门口收银台。这里的饭菜价格不贵,味道还不错。我想日本人工贵,餐馆服务内容少了人工费用自然也少了,对于顾客也是好事。
早上走得有点累了,加上前一晚入住酒店很晚,吃过午饭我们就带孩子回酒店睡觉去了。之前我还计划去樱之宫公园和造币局博物馆的樱花通道,但天气阴沉,游罢大阪城就不想去樱之宫了。上网查查造币局的樱花通道原来四月中才开,这样大阪的赏樱之旅,便只是大阪城公园了。好在大阪城公园的樱花已经让我们尽情领略了染井吉野樱之美,甚至感觉看了大阪城公园的樱花也值得这次旅行了,没想到后面京都给了我们更多惊喜和感动。
离开日本之前,在大阪的最后一夜住在梅田,大阪站对面的一间酒店。梅田的摩天大厦是大阪现代大都会的面孔,不过我更喜欢满是樱花的大阪城公园。

66

67

68
幸运的是,大阪和京都的樱花虽然也比往年开的早,但不至于像东京的樱花那样早的夸张。按照一些网站3月下旬的预测,大阪和京都染井吉野樱的最佳观赏时间在3月底才开始。更加幸运的是,关西樱花品种众多,染井吉野樱之后还有八重樱、垂枝樱等更加美丽的樱花,就算来的稍晚也不用担心没有樱花看。即使如此,在出发前一个星期我还是天天查看京都大阪等地樱花情报,并在心中暗自祈祷:樱花请等等我们!
4月1日,我们终于坐上了去大阪的飞机。4月2日清晨,我们吃过早饭便向大阪赏樱最重要的目的地——大阪城公园走去。

1 从酒店向南望去是本町、心斋桥及难波一带,右边的大街便是名店云集的御堂筋。御堂筋左边的小路顶上有遮雨棚,可一路从东心斋桥走回来,沿途都是小店
大阪的街道名挺有意思,东西方向的很多叫某某通,南北的则叫某某筋。我们的酒店在本町,门前东西方向的街道称为本町通,南北的大街称为御堂筋。从我们酒店走到大阪城公园路线很简单,沿着本町通一直向东走便是,但是路程不近,后来看地图只是走到大阪城公园的边缘便要2公里,我们推着乐乐的小车走的稍慢,走了大约半个小时。
虽然还没到大阪城公园就走的有点累了,倒是可以沿途看看大阪的街景。一路走来虽有不少行人车辆,但不闻汽车鸣笛人声喧哗,十分安静,和喧闹的香港形成鲜明的对比。路上途径几个车库,正好有车要出来,门卫看见我们走来赶紧拦住车辆,挥手让我们先过,感觉很好。
到了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马场町),我们终于看到了大阪城公园一角,和灿若粉云的樱花,心中不由得激动起来。远远看起来,樱花开的正好。虽然以前我在美国的费城和华府都看过樱花,但在美国看樱花和在日本赏樱的感觉是很不同的,就好像春节总是要在中国过才算是原汁原味。
按照www.japanican.com网站的推荐,大阪城公园是日本15所必去赏樱名胜之一,也是大阪唯一入选的一个,因为“以雄偉的大阪城為背景而盛開的櫻花,日本絕無僅有”。
大阪城公园非常之大,是一个占地约6万平方米的草坪公园,园內共有4,300棵左右的櫻花树,其中尤以西之丸庭园里种植的以染井吉野樱為主的600多棵樱花树为最。公园接近中心的位置便是大阪城天守阁。环绕着天守阁,还有两重护城河,外围的称为外濠,里面的称为内濠。我们过了马场町的十字路口,便先沿着南外濠之南的行人小路慢慢走着赏樱。

2

3

4
公园内栽种的樱花绝大部分是染井吉野樱,现在正是满开状态,漫天的粉白色就像云朵,低低的垂在我们头顶,柔美之极。樱花林中也点缀着几株花期稍晚的粉红垂枝樱,现在也已开始盛开,吸引了很多人的镜头。
染井吉野樱花是单瓣,每一朵有五片花瓣,因此单独看起来每朵小花略显单薄,没有太多让人回味的余地。但是当一大片樱花林中每株树都开满了花, 没有一片绿叶,那整体的效果是很壮观的。

5

6

7

8

9
相比染井吉野,这晚开的垂枝樱多是重瓣的,称为八重红枝垂,我觉得是最好看的樱花品种之一。垂枝樱的每一朵花比起染井吉野的花要纤巧精致多了,但大阪城公园中这种垂枝樱数量没有染井吉野多,在粉色的花海中只是点缀。

10

11

12
当垂枝樱盛开的时候,那婀娜多姿的样子,真如少女一般动人。我想起以前曾慕名去华盛顿看樱花,回来却觉得那粉白的小花还不如费城的樱花好看。当时对于樱花的品种也没有太多了解,原来华府的樱花基本都是染井吉野樱,而我在费城看到的却很多是垂枝樱。最近又仔细看看以前拍的照片,费城的垂枝樱花瓣颜色似乎更红,但是花朵是单瓣的,不知道这个品种叫什么名字。
当微风拂过,垂枝樱盛开着樱花的细长枝条微微摆动的样子,真是美极了。

13

14

15

16
虽然这一天是星期二,天气也不太好,阴沉沉的似乎就要开始下雨,公园中却满是游人。其中有像我们这样的游客,但更多的似乎还是本地人,坐在樱花树下赏樱(花见),举杯小酌,谈天说地,一派节日气氛。大阪城公园也是当地市民一个休闲锻炼的好场所,碰见不少人在这里跑步、遛狗、骑车。说日本人注重礼仪真是不假,那些正在公园内跑步晨练的,看到前面有人举着相机对着樱花拍照,都会主动停下来,等人家拍完了才过去。

17

18 有全家人来“花见”,也有和朋友、同事一起来的,实际就是借着赏樱的名义吃吃喝喝谈天说地

19 这里有个赏樱大会,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

20 虽然人很多,好在大阪城公园很大,不会人挤人
走到护城河畔,看到河对面岸上也是一片樱花树,给护城河两岸镶上两道粉白的边。最美的是透过开满樱花的树枝看护城河,和河对面的古建筑。有轻轻的风吹过,一片两片樱花瓣随风慢慢旋转着飘落到水中,此情此景真是美的无法描述。

21 樱花时节两岸都是粉色的云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这里也有其他的小花开得美丽,但很可怜的是没人注意它们,风头全被樱花抢走了

30
赞叹着眼前的美景,我心里有点奇怪。华府的樱花也是很有名的,绝大部分也是染井吉野樱。我曾经特意挑了一个樱花满开的周末去华府,而且那天还是一个大晴天,华府的纪念建筑多是白色应该是和这樱花很衬的,为什么我那次去华府就没有觉得染井吉野樱多美呢?想来想去,恐怕还是我那次去的稍晚,因为樱花满开之后便是花吹雪。去大阪城那天,我觉得是看樱花最好的那几天,再稍晚点,景色也会打折扣了。
在这里欣赏了一会儿樱花,我们便走到介于内外濠之间的西之丸庭园,这恐怕是隔着护城河看天守阁的最佳地点。本以为这里面会有日式的池泉庭园,其实也只是个大片绿地。不过里面有很多非常高大的染井吉野樱,看起来岁数不小了。草地上已经有些樱花瓣,再晚几天,经过风雨,樱花可能就看不到了。

31 有不少学校组织学生来集体赏樱

32 外围护城河

33 经过这扇城门走入西之丸庭园,门里的樱花开得很美

34 高大的染井吉野樱,不过和后来在京都醍醐寺见到的巨樱相比又不算什么了

35

36 这里4月4日到10日晚上可以观夜樱,我觉得时间定的有点晚,4月7日樱花就都谢了

37 从这里买票入场,一人200日元

38 这些灯和樱花很衬啊

39 看到人家提着便当来赏樱的

40 即使飘起了小雨也不会影响心情

41 在安静的樱花林中漫步又是另一种心境

42

43 地上已经有花瓣,还不算很多

44 等到花吹雪时,这草地都会变成粉白色
这里很多染井吉野樱都是老树了,树干上都长出一簇簇的花来。我觉得拍染井吉野樱花的特写不好拍,因为背景都是一片粉白,加上那天的天也是灰灰的,色彩上很难突出要拍的那几朵花。在这里我发现树干上的花最好拍,离得近,而且背景的黑色和樱花也对比鲜明。

45

46

47

48
这里有两棵垂枝樱也是开的美极了。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赏樱的日本人好多都在用手机拍照,用单反倒不多见。

49

50

51 这一簇花也开的太拥挤了吧。只见过人挤人,第一次见花挤花

52 小草花自得其乐

53
从这里的樱花林中,看到对面的大阪城天守阁。天守阁的气势和樱花的柔美形成对比,很美。本来还想去姬路城的,但是后来才从网上看到那里的城堡在大修,都被包了起来,恐怕明年才重见天日。也罢,以后给自己一个理由再来关西赏樱吧。
据介绍,大阪城始建于1586年,其前身是石山本愿寺,十三年前在与织田信长的一场交战中毁于大火。丰臣秀吉旨在把城堡建成一个其统一政权领导下的日本新 中心。不过,在丰臣秀吉死后的1615年,德川军队摧毁了大阪城,结束了丰臣家族的统治。16世纪20年代的德川幕府时期,大阪城得到了重建。但是在 1665年发生的一次雷击中,主楼被击中并遭焚毁。1931年,城堡修复成了现在的样子。1997年经过修复后的大阪城更加的气势恢宏了。

54

55
天守阁内部,从1楼到7楼是历史资料馆,展示着当时的武器、盔甲和民俗资料,8楼现在成了瞭望台。我们没有登天守阁,只是从天守阁之南的城门进去,拍了几张天守阁的正面照。这里应该是旅行团必来之地,人突然多了很多,但是谈到赏樱的感觉,这里却大不如西之丸庭院了。

56 有一棵大樱树的花如同瀑布从厚实的墙砖上垂下来,真是美得让人惊叹

57

58 樱门内的巨石城墙,建于1624年,其中最大的一块巨石重约108吨

59 天守阁前有几株大垂枝樱,可见其中一株还是白色的。这几株有年头了,不再像少女了 :)

60
看着赏樱的人们带着便当在樱花树下吃饭,我们也饿了。公园里樱花季有些小吃摊,不过觉得乐乐还是要吃正餐才好,便带着乐乐离开了大阪城公园。还是过马场町那个路口沿着本町通往回走,路上经过外观很现代化的大阪历史博物馆。

61

62

63

64

65 大阪历史博物馆
过了两个路口,在路边找到一间小饭馆,吃了简单的一顿午餐。这里的饭菜类似自助,餐台上不少品种的菜式,中午套餐里一个主菜三个小菜都是自己选择,加上白饭和味增汤,茶也是自己倒的,最后付款也是到门口收银台。这里的饭菜价格不贵,味道还不错。我想日本人工贵,餐馆服务内容少了人工费用自然也少了,对于顾客也是好事。
早上走得有点累了,加上前一晚入住酒店很晚,吃过午饭我们就带孩子回酒店睡觉去了。之前我还计划去樱之宫公园和造币局博物馆的樱花通道,但天气阴沉,游罢大阪城就不想去樱之宫了。上网查查造币局的樱花通道原来四月中才开,这样大阪的赏樱之旅,便只是大阪城公园了。好在大阪城公园的樱花已经让我们尽情领略了染井吉野樱之美,甚至感觉看了大阪城公园的樱花也值得这次旅行了,没想到后面京都给了我们更多惊喜和感动。
离开日本之前,在大阪的最后一夜住在梅田,大阪站对面的一间酒店。梅田的摩天大厦是大阪现代大都会的面孔,不过我更喜欢满是樱花的大阪城公园。

66

67

68
前一篇:【台湾行】台中山区的美景与艰险
后一篇:【京都】赏樱醍醐寺,美到醍醐灌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