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古画馆:和文艺复兴大师面对面


标签:
慕尼黑古画馆鲁本斯拉菲尔达芬奇文艺复兴旅游 |
分类: 欧洲 |
我在上上一篇里写了慕尼黑的新画馆我和凡高向日葵有个约会。新画馆、古画馆还有旁边的现代美术馆构成了慕尼黑引以为傲的博物馆区,也让慕尼黑成为欧洲一流的艺术都市。不过,如果你只能挤出时间看一个美术馆,那么不要犹豫,到慕尼黑古画馆去吧。哪怕你只有区区一个小时的时间走马观花,一个小时之后你也会觉得6欧元的门票极为超值。

古画馆的侧门看起来很低调

古画馆与新画馆之间的草地,建筑上重建的痕迹是战争留下来的伤痕
在这里,收藏着堪称无价之宝的达芬奇名画,拉斐尔几幅珍贵的圣母圣子像,还有其他文艺复兴大师的名作。如果你是鲁本斯的粉丝,那么你来到古画馆可能会狂喜万分,因为古画馆收藏的鲁本斯的作品可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知名美术博物馆都羡慕不已。
虽然我非常喜欢慕尼黑,但是我们在慕尼黑那几天里,它却“没给我们好脸色”。去古画馆的那个下午,外面暴雨倾盆。即使我们有伞,也被困在车内十几分钟,因为雨伞面对那样的暴雨根本不起作用。终于鼓起勇气冲到美术馆里,我们的衣服都被打湿了。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在古画馆内面对着大师们的作品感到格外幸福。
这样世界级的艺术殿堂,里面的参观者却并不是特别多。展室内很安静,安静到你似乎可以听见油画中人物的呼吸声。在那里,几百年来欧洲油画的辉煌过去,就那样展现在你面前,让人臣服,让人敬畏。要感谢巴伐利亚王朝的威特斯巴赫家族,古画馆和新画馆内展出的上千幅艺术精品,将这个家族对于艺术的热情流传至今。

古画馆里气势恢宏的展厅
当我看到达芬奇(1452- 1519)的名画时,内心似乎被轻微的撞击了一下。第一次去欧洲的时候,我们去了乌菲齐博物馆,伦敦国家画廊和罗浮宫,达芬奇最出名的作品几乎都在那里。因为在短期内看到太多名画,也因为当时的了解不多,当我看到达芬奇的名画时也没有特别激动的感觉。
自从畅销书达芬奇密码问世,大家对于达芬奇的好奇直线上升,我也看了不少探索和国家地理频道关于达芬奇的节目,越看越觉得达芬奇这个人非常神秘。我并且认为,达芬奇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多才多艺智商超群的人物。关于达芬奇,学者们一般认为,他是个无神论者,这在那个年代是很特别的。此外,他还被认为是个同性恋者,同米开朗基罗一样。他的画作细致传神,但是人物的表情姿势似乎总有些神秘的寓意。此外,蒙娜丽莎的面部轮廓,居然与达芬齐自画像的面部轮廓极为一致。难道这就是达芬奇爱上了蒙娜丽莎这幅画作的原因吗? 他没有把画按照约定交给蒙娜丽莎的丈夫,而是带着它到了法国一直到他去世。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高的三位大师之一,但是人们对于他的了解似乎总是雾里看花。
达芬奇的持花圣母(1473),属于一组描绘圣母或圣婴画中的一幅。这套组画出自维洛吉欧(达芬奇的老师)画室,而这幅最有可能是达芬奇的作品。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这三位大师,取得的艺术成就是登峰造极的。有许多人(包括我)觉得,西方油画艺术的成就在他们那个时代就到达了巅峰,后人也难以超越了。即便是现代人非常喜欢的印象派,其中很多人的画作其实也只是对于光影的研究和技法的试验而已。当然,我喜欢或者说热爱印象派,但是对于三位大师,我的感受则是崇拜和敬畏。
在慕尼黑古画馆里,同样可以看得到拉斐尔(1483- 1520)的画。可惜这次的德国之行最后没有包括德雷斯顿,拉斐尔的西斯汀圣母就在那里。

拉斐尔的神圣家族图(1505/06)。画中的老妇人是圣安妮(圣母玛丽亚的母亲)吧,她惊愕恐惧的神情与圣母恬静忧伤的神情形成强烈的对比。

局部

拉斐尔的圣母子与施洗者约翰(1512-1514)

局部

拉斐尔的圣母像(1507-1508)

Pietro Perugino (1445- 1523) 的圣玛丽见圣伯纳德
波提切利(1445- 1510)是文艺复兴早期的一位佛罗伦萨画家,我非常喜欢他的画。以前在乌菲奇博物馆看到了他的维纳斯的诞生和春。
下面这幅是他的哀悼基督图(1490)。

以前我并没有太注意过Fra Filippo Lippi的画,但是在慕尼黑古画馆内看到的几幅都很优美,特别是人物的表情十分恬静,开始我还以为是波提切利的画呢。 很想知道为什么波提切利的画风特别是人物和Filippo Lippi那么相像,回来之后一查,原来Filippo Lippi是波提切利的老师呢。只不过后来学生的名气要比老师大很多。

Filippo Lippi (1406- 1469) 的天使报喜图(1450)

天使报喜图的局部

Filippo Lippi的圣母圣婴图
很后悔拍画的时候没有记下来每幅画的画家,结果下面这幅画就查不到画家是谁了。
从排列顺序上看,应该是Filippo Lippi或者波提切利的作品,但感觉更像是波提切利的画。其实当波提切利在Filippo
Lippi的画室内当学徒的时候,他的作品也是被冠以Lippi的名字的。

油画上面都有玻璃罩着,虽然没有用闪光灯,中间还是有反光处

局部

局部

Lorenzo Lotto的圣凯瑟琳的神圣联姻 (1505/1508)

威尼斯画派代表人物提香(1487- 1576)所作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画像

提香的Vanity(1515) 显然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虽然身上没有佩戴很多珠宝,但是镜子中的映像暗示了她的身份


在画廊内欣赏大师作品的人们
文艺复兴发源于佛罗伦萨,但很快文艺复兴的思想就传播到了欧洲其他地方,荷兰、德国、西班牙、法国还有匈牙利的画家文学家音乐家都受到了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古画馆内也藏有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的作品。其中最出名的,可能是这幅丢勒的自画像。在这幅画中,丢勒把自己画成了耶稣的样子。


德国画家Hans Holbein(1465- 1524) 的圣塞巴斯蒂安殉难图
德国画家Lucas Cranach D. A.也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但是下面这幅画看起来现代感很强。我们看这幅画的时候,会感觉透视感不是很明显。除了远处的山和岩石,近处的景物似乎在一个平面上。

上面这幅画让我想起了几百年后另一个画家同样描写舞蹈的一幅画。

亨利马蒂斯的舞蹈。图片来自网络
下面这幅是德国画家Albrecht Altdorfer (1482- 1538) 的伊苏斯之战。这幅画描绘了亚历山大大帝与波斯军队之间的伊苏斯战役,当时亚历山大大帝已经取得战役的胜利,波斯军队即将溃逃的情景。在这幅巨画上人物马匹非常之多,但是都画的很精细,可见画家当时花费了多少心血去描绘这一历史上重要的战役。

古画馆内收藏着从14世纪到18世纪的欧洲油画,常年展出的有八百多幅。在这里细细看去,可以一目了然欧洲古典油画风格发展变化的过程。下面的油画便是在文艺复兴之后了。

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1599- 1660) :年轻的西班牙男子

西班牙画家Juan Pantoja de la Cruz (1553- 1608) 为西班牙公主Infanta
Isabella 所作的画像。
下面这幅画为18世纪最著名的威尼斯画家提埃波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所作。我们在世界文化遗产维尔茨堡主教宫内,看到了他所作的世界上最大的天顶壁画。

卡纳列托可能是描绘威尼斯风景最为出名的画家了。他的画就象是照片一样,真实的纪录下来几百年前威尼斯的风景。



威尼斯画家Francesco Guardi (1712- 1793) 描绘的风景。他是卡纳列托的学生,早期的作品受卡纳列托影响很大。
最后,以法国画家布歇的蓬皮杜夫人画像作为本文最后一幅画吧。布歇是洛可可艺术的倡导者。在这幅画中,地上散落的画稿和乐谱,表现了路易十五情妇的教养。不过那些繁复的装饰和点缀,显得这幅画的整体风格有点浮夸而轻佻。总体而言,洛可可风格的室内装饰我觉得是一种视觉享受,但是洛可可风格的油画我就不是很喜欢了。看着那些洛可可风格的油画,我就会想起路易十五、十六那个年代,那个宫廷中的男性贵族都带着假发,脸上涂脂抹粉,喷着香水穿着高跟鞋的年代。

从文艺复兴到洛可可,本篇所放的油画照片已经很多,也写了不少字了。古画馆引以为傲的鲁本斯油画以及荷兰画家的作品就放入下一篇吧。

古画馆的侧门看起来很低调

古画馆与新画馆之间的草地,建筑上重建的痕迹是战争留下来的伤痕
在这里,收藏着堪称无价之宝的达芬奇名画,拉斐尔几幅珍贵的圣母圣子像,还有其他文艺复兴大师的名作。如果你是鲁本斯的粉丝,那么你来到古画馆可能会狂喜万分,因为古画馆收藏的鲁本斯的作品可以让世界上任何一个知名美术博物馆都羡慕不已。
虽然我非常喜欢慕尼黑,但是我们在慕尼黑那几天里,它却“没给我们好脸色”。去古画馆的那个下午,外面暴雨倾盆。即使我们有伞,也被困在车内十几分钟,因为雨伞面对那样的暴雨根本不起作用。终于鼓起勇气冲到美术馆里,我们的衣服都被打湿了。在这样恶劣的天气里,在古画馆内面对着大师们的作品感到格外幸福。
这样世界级的艺术殿堂,里面的参观者却并不是特别多。展室内很安静,安静到你似乎可以听见油画中人物的呼吸声。在那里,几百年来欧洲油画的辉煌过去,就那样展现在你面前,让人臣服,让人敬畏。要感谢巴伐利亚王朝的威特斯巴赫家族,古画馆和新画馆内展出的上千幅艺术精品,将这个家族对于艺术的热情流传至今。

古画馆里气势恢宏的展厅
当我看到达芬奇(1452
自从畅销书达芬奇密码问世,大家对于达芬奇的好奇直线上升,我也看了不少探索和国家地理频道关于达芬奇的节目,越看越觉得达芬奇这个人非常神秘。我并且认为,达芬奇是这个世界上为数不多的多才多艺智商超群的人物。关于达芬奇,学者们一般认为,他是个无神论者,这在那个年代是很特别的。此外,他还被认为是个同性恋者,同米开朗基罗一样。他的画作细致传神,但是人物的表情姿势似乎总有些神秘的寓意。此外,蒙娜丽莎的面部轮廓,居然与达芬齐自画像的面部轮廓极为一致。难道这就是达芬奇爱上了蒙娜丽莎这幅画作的原因吗? 他没有把画按照约定交给蒙娜丽莎的丈夫,而是带着它到了法国一直到他去世。达芬奇是文艺复兴时期成就最高的三位大师之一,但是人们对于他的了解似乎总是雾里看花。

达芬奇的持花圣母(1473),属于一组描绘圣母或圣婴画中的一幅。这套组画出自维洛吉欧(达芬奇的老师)画室,而这幅最有可能是达芬奇的作品。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这三位大师,取得的艺术成就是登峰造极的。有许多人(包括我)觉得,西方油画艺术的成就在他们那个时代就到达了巅峰,后人也难以超越了。即便是现代人非常喜欢的印象派,其中很多人的画作其实也只是对于光影的研究和技法的试验而已。当然,我喜欢或者说热爱印象派,但是对于三位大师,我的感受则是崇拜和敬畏。
在慕尼黑古画馆里,同样可以看得到拉斐尔(1483

拉斐尔的神圣家族图(1505/06)。画中的老妇人是圣安妮(圣母玛丽亚的母亲)吧,她惊愕恐惧的神情与圣母恬静忧伤的神情形成强烈的对比。

局部

拉斐尔的圣母子与施洗者约翰(1512-1514)

局部

拉斐尔的圣母像(1507-1508)

Pietro Perugino (1445
波提切利(1445

以前我并没有太注意过Fra Filippo Lippi的画,但是在慕尼黑古画馆内看到的几幅都很优美,特别是人物的表情十分恬静,开始我还以为是波提切利的画呢。 很想知道为什么波提切利的画风特别是人物和Filippo Lippi那么相像,回来之后一查,原来Filippo Lippi是波提切利的老师呢。只不过后来学生的名气要比老师大很多。

Filippo Lippi (1406

天使报喜图的局部

Filippo Lippi的圣母圣婴图
很后悔拍画的时候没有记下来每幅画的画家,结果下面这幅画就查不到画家是谁了。


油画上面都有玻璃罩着,虽然没有用闪光灯,中间还是有反光处

局部

局部

Lorenzo Lotto的圣凯瑟琳的神圣联姻 (1505/1508)

威尼斯画派代表人物提香(1487

提香的Vanity(1515) 显然这幅画描绘的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妇,虽然身上没有佩戴很多珠宝,但是镜子中的映像暗示了她的身份


在画廊内欣赏大师作品的人们
文艺复兴发源于佛罗伦萨,但很快文艺复兴的思想就传播到了欧洲其他地方,荷兰、德国、西班牙、法国还有匈牙利的画家文学家音乐家都受到了文艺复兴思想的影响。古画馆内也藏有德国文艺复兴时期著名画家的作品。其中最出名的,可能是这幅丢勒的自画像。在这幅画中,丢勒把自己画成了耶稣的样子。


德国画家Hans Holbein(1465
德国画家Lucas Cranach D. A.也属于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但是下面这幅画看起来现代感很强。我们看这幅画的时候,会感觉透视感不是很明显。除了远处的山和岩石,近处的景物似乎在一个平面上。

上面这幅画让我想起了几百年后另一个画家同样描写舞蹈的一幅画。


亨利马蒂斯的舞蹈。图片来自网络
下面这幅是德国画家Albrecht Altdorfer (1482

古画馆内收藏着从14世纪到18世纪的欧洲油画,常年展出的有八百多幅。在这里细细看去,可以一目了然欧洲古典油画风格发展变化的过程。下面的油画便是在文艺复兴之后了。

西班牙画家委拉斯凯兹(1599

西班牙画家Juan Pantoja de la Cruz (1553
下面这幅画为18世纪最著名的威尼斯画家提埃波罗(Giovanni Battista Tiepolo)所作。我们在世界文化遗产维尔茨堡主教宫内,看到了他所作的世界上最大的天顶壁画。

卡纳列托可能是描绘威尼斯风景最为出名的画家了。他的画就象是照片一样,真实的纪录下来几百年前威尼斯的风景。



威尼斯画家Francesco Guardi (1712
最后,以法国画家布歇的蓬皮杜夫人画像作为本文最后一幅画吧。布歇是洛可可艺术的倡导者。在这幅画中,地上散落的画稿和乐谱,表现了路易十五情妇的教养。不过那些繁复的装饰和点缀,显得这幅画的整体风格有点浮夸而轻佻。总体而言,洛可可风格的室内装饰我觉得是一种视觉享受,但是洛可可风格的油画我就不是很喜欢了。看着那些洛可可风格的油画,我就会想起路易十五、十六那个年代,那个宫廷中的男性贵族都带着假发,脸上涂脂抹粉,喷着香水穿着高跟鞋的年代。

从文艺复兴到洛可可,本篇所放的油画照片已经很多,也写了不少字了。古画馆引以为傲的鲁本斯油画以及荷兰画家的作品就放入下一篇吧。
后一篇:慕尼黑古画馆:鲁本斯粉丝的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