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利尔:黄昏中的浪漫老城

标签:
加拿大蒙特利尔自由行旅游 |
分类: 北美 |

(黄昏中的市政厅)
Montreal的居民以法国后裔为主,也有部分英国后裔,其他的就来自世界各地了。这里有很多华裔,不少是来自广东香港的移民后裔。在酒店放下行李后,我已经是饥肠辘辘了,于是步行去中国城,在一家广东饭馆要了份叉烧火鸭饭作为我的午餐,还配有一份例汤呢。可能午饭吃的太饱,出了饭馆之后一时不辨东西南北,本来应该向东走去老城,我却傻乎乎的向西边走去。只见越走地势越高,却看不到旧城的影子,终于忍不住看了一下地图,发现自己已经误打误撞到另一片老城区。这里有不少门脸有趣的酒吧饭馆,路上行人不少,大多用法语交谈,也算是迷路之行的一个小收获吧。

(这里墙上的壁画满有意思)
转身向来时方向走,大概二十分钟左右,终于来到老城(Vieux Montreal),时光好像一下倒流到几百年前法国移民刚刚在这里定居的时代。老城依圣劳伦斯河而建,不算大,但是不少法式风格的老房子非常气派奢华。在石板铺成的窄窄老街上,鲜艳的马车载着游客悠闲的走过。在这里感觉不到置身于离美国咫尺之遥的一个大城市中, 倒像是在法国的一座小镇徜徉。

(教堂前的马车)

(老城小巷。蓝色白底的十字旗便是魁北克的省旗。)

(远处的圆顶建筑,早期是加拿大的议会大厦)

(老城也曾经历过衰落的时代,不过近几十年它又重焕光彩,成为蒙特利尔最吸引人的地方)

(因为靠近圣劳伦斯河,蒙特利尔当年是个繁荣的毛皮贸易中心,因此老城内有不少气派的老房子)

(蒙特利尔的市政厅于1872至1878年间修建,采用了宏伟的法兰西帝国式建筑风格。)

(市政厅旁边另一座气势宏伟的建筑)

(市政厅旁边的喷泉,有人在这里拍婚纱照。路灯上的牌子还特别注明,喷泉里不可游泳)

(Marche Bonsecours.

(美丽的枫叶还是绿色。如果到了秋天这里的色彩将是多么的绚丽)

(前方的教堂是Chapelle Notre-Dame-de-Bon-Secours --Our Lady of Good Help. 它是蒙特里尔最古老的教堂之一,建于1771年。)

(近看教堂装饰精美的顶部。蒙特利尔有着堪称北美最美的教堂艺术)

(暮色中,教堂尖顶上的天主张开双臂,悲悯的看着脚下的众生。这样的景象令我感动,这也是教堂的建造者希望达到的效果吧)

(在靠近圣劳伦斯河的 草地上,远看Marche Bonsecours)

(圣劳伦斯河旁的港口)

(Vieux-Port. 在19世纪它的光辉日子里,蒙特利尔的旧港是整个北美大陆最重要的内陆港口。如今它周围成为游客和当地居民喜爱的休闲场所)

旧城的黄昏是悠闲写意的,我来到圣劳伦斯河旁,沿着旧船坞旁的林荫路走着,看到不少人举家出游。他们惬意的坐在长椅上,倚在河畔的栏杆上,享受着加拿大夏日温暖的黄昏。在将来的某一天,我会和老公重游旧地。不过应该不会在夏天,而是在灿烂的十月。

太阳终于隐没在城市的楼群之后,留下了一片玫瑰色的天空。橘黄的街灯一盏盏亮起来了, 把柔和的光洒在古老的石板路上。蒙特利尔的老城,在黄昏中散发出动人的魅力。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代风格的老建筑Hotel de Montreal蒙特利尔市政厅前,喷泉的水珠在灯火中闪耀。
老城此刻比白天更加热闹,游客们尽情的享受着这温薰的仲夏之夜。我也忘记了旅途的劳累,迷醉在老城的灯影人声里。





前一篇:美哉!尼亚加拉大瀑布
后一篇:蒙特利尔多彩的教堂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