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乘法的初步认识》观课评课
(2011-08-19 00:30:37)
标签:
杂谈 |
分类: 同伴课堂 |
观课记录表
授课时间 |
10月18日上午第3节 |
班级 |
二丙 |
||
授课教师 |
何老师 |
课时 |
1课时 |
||
课题 |
乘法的初步认识 |
观课教师 |
李雪梅 |
||
教学过程 |
评注 |
||||
一.复习 1.用手势表示直角、锐角、钝角的样子。 二.新授(一)引入 先呈现p44页一幅公园里游乐场的情境图,让儿童观察: (1) 板书:4+4+4+4+4=20(人)这个4叫做什么? (板书相同加数)有几多车?有几个4?板书5个4。 (2) 指名回答教师板书:2+2+2+2+2+2=12人 (3) (4) 师说第一个算式说比较麻烦,有没有比较简便的方法。 教师指出:相同加数相加可以用乘法。 (二)翻书44页。1.看书44页今天学习的。 2.操作。(1)摆两个2根。板书2组有多少枝? 教师2组蝴蝶。 (2)再3组摆。师再添加一组2蝴蝶。几个2? 指名学生写:先写几个2,再写乘法算式。 生:4个2 (5) 相同加数是什么? (三)乘法的读法。 教师小结:这是什么符号。乘法的符号。怎么读呢? 具体教学生乘法的两种读法:乘以 (四)学生操作,你喜欢什么,你就搭什么图形。 强调用相同的个数搭。 教学生收拾学具。书上的例题3+3+3+3+3+3=18 让学生改成乘法算式。请小组长下位检查学生写的情况。 |
适时表扬学生 哪个乖! 看错了,应该是3+3+3+3=12 教师巡视学生操作情况,适时表扬,组织教学。 建议读乘法的时候,把读法写出来。 乘法符号要向学生揭示叫乘号。 |
||||
教 学 主 要 优 点 |
1.教师十分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课注意适时组织教学,及时巡视,适时表扬做得好的学生,鼓励孩子进入学习状态。 2.课堂上能够实施动手操作,有效的组织学生进行操作活动,教师也适时进行黑板上学具的操作,让学生有序地边操作、边学习,并且适时放手让学生自己列式解答。 3.课堂教学中能够抓住重点,突出相同加数的教学,使学生明确当相同加数相加的时候,可以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4.教师比较注重板书的设计,能够有效地结合课堂教学的进程进行板书,板书出示条理清楚,有序。 5.能够主动发现课堂学生的问题,并且及时调整,在突出将乘法算式改写成加法算式时,能够放手让学生自己上台来改写,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教育原则。 |
||||
教 学 建议 |
1.建议教材的主题图可以不放在本节课教学,主题图的意义有引领全篇单元的作用,教学时教师可以适时选择是否考虑沿用,基于本节课是乘法初步认识的第一节课,教师又采用了学生操作的方式,可以将主题图在以后的学习内容中用到。 2.建议教学乘法的读法时,教师介绍乘法的两种读法时,可以边读边板书,加强学生区别两种读法的映像。 3.建议学生最后练习的操作环节,放置新授课的时候使用,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下进行操作,边操作,边列加法算式,边改写乘法算式,可以让学生明确自己在有意义的学习情境中学习数学,体现数学课堂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由于操作的情况不同,又有灵活性和多元性,为后续的不同的相同加数相加改成乘法算式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具体教学片断可以设计如下: ①学生动手操作,搭建自己喜欢的图形。 a.翻开书45页,图中的小朋友用小棒摆了自己喜欢的图形,说说看,都摆了一些什么图形? b.你也动手摆一个你喜欢的图形? C.汇报一下,你摆了什么图形?照这个样子,你再摆几个这样的图形? ②教师有效收集学生活动情况,适时指名反馈黑板上。 a.学生汇报我摆了( b.让学生用算式列出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 c.将学生不同的加法算式分别板书在黑板上。 ③揭示乘法的意义。 观察黑板上的加法算式,书写太长,如果是更多的相同加数相加,岂不是写不下,从而引出乘法的意义。 ④引导将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a.教学将相同加数相加改成乘法的方法。 b.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 C.尝试让学生自己将所列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