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七夕是如何逆袭成情人节的?

(2019-08-07 08:54:09)
标签:

教育

历史

时评

文化

娱乐

七夕是如何逆袭成情人节的?
                     汪宏华

七夕节总算到了,
很多人都在想着,
如何享受这个浪漫的夜晚,
好不容易等到了中国的情人节,
自然也是要买礼物,约爱人,度良宵的。
而我,
仰望浩瀚的银河,
却暂时还找不到它的浪漫与喜庆。

首先,“七”这个数字,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很不受待见,
尽管是个很大的单数,
并夹在九和五之间,
却非但没有沾到一丝王气,
还似乎要沦落成社会的另一极,
下九流中的乞丐,
它的谐音就通乞。
而七月,
更是恶月、鬼月,
传说七月初一鬼门打开,
一直到七月三十才关上。
七夕又称乞巧节,
现在乞巧一词已被解释成女子乞求巧手,
但最初是指,
七月初七会有成群的饿鬼出来乞讨,
由于鬼多粥少,
很多鬼会使出各种巧伪的讨巧的行乞手段,
十分可恶而又恐怖。
民间为了护佑人鬼平安,
常在初一、初二,
及至十五中元节设醮普渡。

鬼月里天灾多,禁忌更多,
几乎诸事不宜,
尤其老人、小孩、体弱者夜晚不宜外出。
所以我们看到《红楼梦》中的王熙凤,
平时不信邪,
却也不愿带女儿到大观园走动,
还把女儿羸弱多病的原因,
归罪于生日不好——七七。
在当时的人看来,重七,
是不折不扣的黑道凶日。
父母如果命薄,
就可能保不住孩子,被克死。
真正不信邪的是最底层的劳动者,
他们能顺应自然,又改造自然,
对于莫须有的传统观念,
更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你不是穷凶极恶吗,
我有物极必反,
你不是有火上浇油吗,
我有以毒攻毒,以火攻火。
所以老农刘姥姥就偏偏用巧字给孩子取名,
希图用巧劲借力打力,
让两个七互相对峙,互相残杀,
最后负负得正,逢凶化吉,
贾巧姐就成了中间那个,
巧收渔利的人。
刘姥姥把乞巧的巧字单独拿出来,
还在于利用它一字多义的特点,
使之逐渐从贬转褒,
直到促成事物本体发生巧变,
继而出现巧合,巧遇,巧得……

刘姥姥真正是一个人间活佛,
生生就将乞巧这一魔咒念成了佳谶,
七月初七出生的巧姐,
后来虽然命运多舛,
被狠舅奸兄陷害,
确实沦为了乞丐,
所谓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但因其母“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
巧姐在乞讨路上被刘姥姥的后人收留了。
再后来,
巧姐凭借自己的贤惠和才德,
在刘家……

是刘姥姥真有什么魔力吗?
当然不是。
她只是懂得知恩图报、天道好还。
当凤姐请她取名,
她就已经怀揣了一个无限期的承诺,
就像愚公移山,
我本人不能回报凤哥的大恩大德,
就让我儿子接力,
儿子不能回报,
就让孙子接力……
而回报的对象也同样可以接力,
报答不了你凤哥儿,
就帮助你的女儿一生平安!
当一个人有了这样的感恩之心,
还有什么不能完成的诺言呢?
看上去是巧遇之偶然,
实则是善恶有报,遇难成祥,绝处逢生的必然。

巧姐后来继续巧变,
在刘家演绎了一场七彩斑斓的
“七巧板”童话婚姻,
与刘姥姥的孙子板儿相爱并结为伉俪,
二人从幼年巧遇到青春巧遇,
最后又碰巧同享高寿,白头偕老。

这里的巧姐就像西游记中李世民的妹妹李玉英,
不惜以生命为代价,
也要借尸还魂逃离病态而又阴森的皇宫,
与农民刘全去到清凉瓦屋,
过简朴却踏实的生活。
她后来活到九十九,
比李世民长寿近一倍!

托尔斯泰说,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在古代中国,
这种相似的幸福便是男耕女织,夫唱妇随。
最典型的就是牛郎织女的传说,
织女宁愿放弃天上的神仙生活,
宁愿冒着被惩罚的危险,
也要偷偷下凡到人间,
与淳朴多情的牛郎生活在一起。
那么,
幸福家庭为何相似呢?
因为幸福需要长相厮守,
长相厮守需要平淡如水,
平淡如水需要清心寡欲,
清心寡欲需要回归田园,
田园是天地间最真实最永恒的存在,
只要勤劳就会有收获,
只要相爱就会有幸福的一家。

可以见得,
七夕节真正的幸福,
不是指向鹊桥相会,
不是指向一年一次的夫妻恩爱。
鹊桥再美,
重逢再好,
也比不上瓦屋中的小日子甜蜜。
二人见面,
最多也只能是叙旧、重温,
以人间的点滴往事聊以慰藉。
如果说巧姐和李玉英是先苦后甜,
那么牛郎织女就是先甜后苦,
牛郎辛辛苦苦挑一担孩子追到天上,
却只能隔河相望。
所幸,
宇宙间还有王母娘娘也无法改变的法则,
那就是苦尽自有甘来,
那就是有情人天不负!
王母娘娘万万不会想到,
他们的悲剧竟被小小的喜鹊逆转了,
而逆转竟发生在凶煞之至的乞巧之夜,
无数的喜鹊以他们的身体巧妙地,
搭起一座鹊桥,
让天堑变成通途,
让牛郎相会织女。
此时的巧字便又变成了其谐音——桥。
这是多么神奇的巧变,
多么感人的逆袭啊!
胜过了愚公移山的天神助力。
而更让人释怀的是,
两个儿女也得以母子相见。
真正是喜事连连。
后世,七夕又继续巧变,
变成了女孩乞求织女般巧手的女儿节,
变成了玩七巧板的儿童节……
至此七夕已然否极泰来成为七喜了,
今后,
它定然还会生发出更惊艳的巧变。

但我以为,
七夕所有之喜,
七巧所有之巧,
都只属于患难与共,真情不变的夫妻,
都只属于能从平淡中体味到幸福的人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