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湖南常德回族游客

(2014-06-01 06:24:33)
标签:

湖南

常德

回民

汉化

窝囊

分类: 回族文化

       湖南常德回族游客     

                                                     (湖南常德清真寺)

     最近接了几个湖南团。在翻看客人身份证时,看到了回族的字样,多年的条件反射,我对这两个字很敏感。总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这是一个张姓回民,五十多岁,是和他妻子一起来的,全团只有他一个是回民,看来妻子是汉族。

 

    湖南江西这样的省份,回民实在太少了,我只是过去在书上看到过,湖南常德有维吾尔族的后裔。在生活中,还是第一次遇到。

 

    随着后来几天对这个客人的观察,我心里很失望,首先是团队餐他没有提出任何要求,这个且不说,也许他挑着素的吃。但是,在八达岭景区,我看他买了大大的肉串和中式的汉堡,我彻底灰心了。八达岭景区都是延庆当地农民,极为野蛮和黑心,游客有时讲完价不买,他就骂,甚至会冲上来打人,报警之后,警察完全倾向当地人。那肉串恐怕连鸡肉都不是,估计真是造价很低的狐狸肉,兔子肉,甚至老鼠肉……整个景区,我估计都找不到一块牛肉,因为,牛肉实在比大肉贵得多。

 

   后来,下山的时候,我有机会和他聊天,他的普通话说得不好,我听得吃力。但是,了解了一些,他们那里有几个回民村,还有礼拜寺,

 

  “但是,我们都不会做礼拜。”我心里说:“你会个屁。”

 

  “过去回汉不通婚,现在都通了婚。回汉现在没有什么区别,只在丧葬习俗上有区别。”他说。

 

   “呸,不就是吃着大肉,死了还不想烧吗?还能再功利点吗?还能再不要脸点吗?”我心里说。

   最后签意见单时,我走过他身边,我实在忍不住,问道:“叔叔您告诉我个实底儿,你们那里的回民到底吃不吃大肉?”“绝大多数都吃,一少部分不吃。”

 

  “吃了大肉怎么还能叫回民呢?”我愤慨地说。顾不上刚开始的和颜悦色,犹如老毛当年希望右派进言,引蛇出洞。

 

    这一次又遇到一个沈姓回民,当然是在身份证上,是常德武陵区的,他带着妻子和小外孙女。平时的团队餐他也没有提出任何要求,我几乎没有了和他攀谈的任何热情,小外孙女举着烤肠吃得津津有味,还问什么?一天收费,他交得积极,我心情不错,就和他提了我也是回民的事儿,他笑了,随后说了句很标准的“安塞俩目而来昆”,很出乎我的意料。他告诉我常德是个军事要塞,是湖南的门户,他们祖上是南京人,明代到常德的驻军。我变得高兴了一点,但是,也没有忍住控诉:“我上遇到了一个常德的回民,但是,我太伤心了,南方的回民汉化得太厉害了。”他笑了,什么都没有说,我也不打算再说下去。

 

    南方的回民就是这样的式微,北方的回民也在渐渐的式微,居然出现了认为自己是回族,会说“安塞俩目”而看着自己后代吃着大肉的人……万物的消失,都有个过程,我今日见到的常德回民,就是这样,不是一下子消失,而是渐渐消失。

 

    如果这样下去,族人也不再自发积极努力,不是我危言耸听,回族实在”亡无日矣。”人都要死,世间万物也都有始有终,我在意的是族人对此的态度。不管什么原因,城市化进程也好,毛的无神论的洗礼也好,都不是自动将头颅伸到了砧板上的理由。对给过自己生命的,养育过自己的,珍爱过的,敬仰过的,饱含了巨大浓烈的情感的母族的消亡,没有任何积极的行动,甚至危机警戒,实在是窝囊敲门——窝囊到家了。即使是死,也要像条汉子,死得轰轰烈烈,奋斗到最后的时刻,流尽最后一滴血,而不是束手就擒,一声不吭地引颈砧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美得让人心痛
后一篇:再放几炮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