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幽默

(2012-10-08 00:59:51)
标签:

幽默

笑话

《读者》

包容

和谐

分类: 随笔

                         幽默



     这么多年看《读者》,拿到杂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找中间的幽默笑话,《读者》看了27年,这个习惯保持了27年,就是这么没出息。最近看黄永玉给《读者》去信,说《读者》的笑话没有原来有意思了,深表同意,《读者》目前编辑的幽默感没有原来的好,这是一定的。和大师有同样的爱好,我感到一阵窃喜。

 

    就是喜欢那简短精悍的外国小幽默,只几句对白,就让人忍俊不禁。看了这么多年,并没有记住太多,倒是早年看到的几则,牢牢记在了脑中。

 

    几个小男孩陆续进入一个小卖部买一便士的牛眼糖,老爷爷每次都要蹬着梯子到上面去取,当最后一个小男孩进来时,老爷爷正在梯子上,就问:“你也一定是买一便士牛眼糖吧?”小家伙说不是。老爷爷下了梯子,“那你买什么?”“半便士牛眼糖。”

 

   “你想要小弟弟呢,还是小妹妹呢?”怀孕的妈妈问儿子,“哦,妈妈,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要一匹马。”小男孩说。

 

   “华盛顿的父亲为什么没有打砍了樱桃树的小华盛顿?”(因为小华盛顿诚实,承认了樱桃树是自己砍的,笔者注)父亲问,“可能他手里还拿着那把斧子吧。”儿子说。

 

    妻子和邻居玛丽站在门口聊了大约一个小时,丈夫问:“玛丽为什么不进来聊呢?”“玛丽说她没有时间。”

 

    “亲爱的,你看我剪的这个头发是不是像个老太太?”“不像,像个老头子。”

 

      西方小幽默中,常爱讽刺的对象是老头子,小男孩,饶舌的妇女。有时也不是讽刺,比如对小男孩和老头子就不是讽刺,展现的就是一种天真和驽钝,人生特定年龄段的特点。对饶舌和庸俗的妇女,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讽刺精辟,捕捉巧妙。

 

    小幽默很短,不是喜剧,很难有人知道作者,记住作者,但是,我是极为敬重这些作者。幽默是才华,需要机智和恰到好处,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自始至终,他的笔端流露的都是对生活的包容和温爱;对庸俗的事物,他是和缓的微讽,而不是刻薄地羞辱。那是对人世的和解。有人说,契诃夫一生都在反庸俗,而见于报刊末端边边角角的小幽默,看似不重要,其实,除了放松读者的神经外,也起到了反庸俗的作用。用我们长期的政治术语说,也是高举反庸俗的旗帜的。

 

    欣赏幽默和笑话,当然需要知音,你笑得喘不上气,想起来就笑一阵子的,和有些人讲,她根本不感到好笑,实在是无趣。(这样的女人一点也不少,也都嫁出去了幽默)。能笑在一起,要建立在相同的教育背景,人生阅历,相似的性格之上。当然,还有那无法解释的,超越茫茫人海的心灵的默契。好友阿梅堪称我的“笑搭子”,我们经常在电话里交流最新看到的笑话,我从不担心她听不懂,只要是我感到好笑的,她也一定笑没气儿。

  

    《读者》上登过一则外国小幽默,“两个牧师一同骑自行车去教堂做礼拜,一个牧师把自行车弄丢了,另一个牧师告诉他:“你背诵《十诫》,当你背到‘你不可以盗’时,你的自行车就会出现,第二天,这个牧师果然骑着自行车来了,另一个牧师问道:“你是背诵《十诫》找到的吗?”“是的,但是,我没等背到‘你不可以盗’时,我刚背到‘你不可以淫’时,我就想起了我的自行车。”

 

    我给同事讲过一次,她比蔡明演的那个高声追问“是谁把她推下去的?”的没有幽默感的女人还要莫名其妙,“这有什么意思?”她没听懂,自然不感到有趣。我给姐姐妹妹都讲过,她们都在没听完时就笑了。古板的姐姐都笑着解释了一句:“他把自行车放在他情妇家了。”我们姐妹从小喜欢看书,也熟悉外国小说的对白特点和文化特点,所以,不需解释,都在这简单的几句话里,感到了荒唐和讽刺,发出了会心的笑。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幽默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小友找了外国男朋友,我一直对此事保持沉默,对靠眼神勾兑的异国恋情,我之所以不看好,就是感到,不能笑在一起。

 

    我很喜欢赵本山的表演,刚刚在电视上看到他在颁奖晚会上只说了几句话,还是把我逗得笑出了声。他展现的是一种弱者的幽默,(在家庭中女人较为强势时),不张扬的幽默,我熟悉,也喜欢。我的老爸就类似他及马三立那种幽默,凡事不正面和你发生冲突,以微笑的讽刺为主。另多说一句,赵本山这些年,在各种场合,语言拿捏得都比较得体,以他的农民出身,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在大腕,港台明星面前,他没有失去自己的方寸,在百姓面前,他没有张狂。人们喜欢他的原因,除了幽默,还应该有幽默背后的与人无害的善良。

 

    央视不是什么可爱的地方,但是,能把赵本山有点庸俗的东西过滤掉,每年他在辽宁台演的小品里,还有庸俗的东西,但是,到了央视,虽说加进了加大虚空,但是,能把庸俗的东西剔除了,刚刚好。郭德纲的相声我也喜欢,一次,上系列团,一个导游朋友早晨接我们上团,上团的早晨,压力是很大的,但是,听着他车里放的郭德纲的相声,(小布什用河南口音说话)我还是没心没肺地笑了起来。郭德纲出名亏了艰难些,如果他早早就成了名,过着优越的生活,他应该写不出现在这么鲜活的相声,郭德纲相声,我听得并不多,但还是发现有点庸俗的成分,庸俗和幽默之间的界限,一点也不难分辨,侯宝林马三立的相声里,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成分,非常健康和干净。东北二人转,赵本山投多少钱也没用,低俗的东西,永远成不了艺术,除非遇到贵人。相声是遇到了侯宝林之后,才彻底摆脱了低俗的成分,赋予了它新的生命。

 

   有人说过,只要是用心写作的作家,都会有点幽默感,是这样的,即使作家不是幽默的人,但是,作家有阅世的眼睛,有和善的心灵,也能写出让人发笑的情节。路遥和刘心武都是写正剧的,但是,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写过二队队长,大能人金俊武,在侄子偷东西之后,不再如原来那样风光,但仍然在村里的很多事情上“保持着嘲笑权和口头评论权”,刘心武评论《红楼梦》里的平儿,是“贾府的秘书长兼凤办主任”,极为生动和贴切,让我现在想起还发笑。

 

    国人的幽默感这些年普遍提高了好多,人们不再那么正襟危坐了。网上的帖子,写得幽默的人实在很多;公开场合的发言,也幽默了好多,这真是件再好不过的好事了。东方人的拘谨随着对外交往的增多,渐渐改变了,人们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特权专制社会造成的那种压抑严肃,也渐渐减少。

 

    还有一种“无厘头”,当初知道“无厘头”这个词时,我一度不解,后来恍然,那就是我们小时候堂弟的无聊时的 “耍唬”,说些什么“意大利的国王,正在研究屁,闻到屁味很生气”之类的话。也不是那种噱头,噱头倾向于表演给人看,企图逗笑别人,而“无厘头”是不管是否有观众,都至始至终都在那里搞怪,属于精力充沛,热爱生活的阳光小人物的另类幽默。

 

    幽默是极好的品质,大佬不会有幽默感,暴君不会有幽默感,自恋狂也不会有幽默感,有幽默感的人,是谦虚的,懂得自嘲的,乐观,友善的,是公民社会里的人。

 

    为那些机趣而发出会心的笑时,是我们在享受短暂浮生给我们的欢乐。那刚刚好的机缘,正逢其时的遇见,那属于人间的,离别人世不再享有的乐趣——花心的男人,有年富力强的光阴,饶舌的女人,有包容她的男人。虽说都是人们嘲讽的对象,可是,在笑话和幽默里,我们能否体会到那种慈悲和宽容?不管是有多少缺点的孩子,都是上帝的孩子,都是岁月的孩子,让他们享受这几十年稍纵即逝的欢乐吧,总有一天,大地会把高尚和庸俗统统埋在那不为人知的地下。让我们欢笑快慰的是生活本身,是机巧,但是,还有作者的那颗慈悲宽厚的心肠。

 

    还有那欢笑背后的和谐的人际。当大家为幽默的话语哄堂大笑的时候,你应该能体会到那种默契与和谐,宽容与善意。尽管也有各种人际的纷争和烦恼,但是,当幽默出现的时候,世界是和谐,友爱的,原有的矛盾和冲突都开始变得模糊,渐渐减弱。人与人的友善与亲和是美好的,从来都是理想社会的目标。

  

    幽默是种理想的特质,没有机智的头脑,说不出幽默的话也没关系,能欣赏就行了,别像大佬们和那些乏味的女人,自恋狂们就行了,他们,才真的是“面目可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