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最后的海滨

(2012-08-25 18:46:15)
标签:

立秋

海水

盛夏

帷幕

怅惘

伤春悲秋

杂谈

分类: 随笔

                

 

              最后的海滨

    那一天南戴河的
海水,是淡绿色的,不是“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绿,那种绿,有点清爽,有点迷惘,有点淡定,但很活泼,有无限生机,那是一个二十五六岁人的心情吧,既有了点阅历和沧桑,但是,对生活,还是充满了希望。

 

 

    立秋了,海水立刻变凉了,比气温凉得还要快一点,海里嬉戏的人明显已经少,尽管八月未央,北京的立秋没有东北明显,我还是盛夏中的感觉,但是,海滨的景象告诉我们,夏天已经渐行渐远,这是最后的海滨游了。盛大的火热的夏天,就要拉上帷幕了。

 

 

以前也有过这样的感觉。是去渤海边的渔村,采摘,登山,海滨游泳,游人非常多,以至于餐厅在没有用餐之前就要求结帐。最后的中餐之后,还有爱游泳的客人去海里游了一会,但是,天阴了,阴云密布,大海变得异常凄凉,他们不得不草草收兵。那是最后的周末,下个周末,就不会再有这种海滨游了。车子开动的时候,我回餐厅去取落下的东西,昨晚就和我大声吵嚷的老板娘正趴在桌子上睡觉,原来鼎沸的餐厅里,有一种潮凉寂寥,和前日的嘈杂火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到这时,我有点伤感,惜别火热的,好日子没有尽头似的夏天,总让我心生怅惘。

 

 

但是,这是人生的常态吧,“生命总是从丰美走向凋零”。总会有那样的时刻,那样的瞬间,让我们感受到这即将开始的凋零。有过这样的怅然,人才能真正成熟吧。它也丰富了艺术,大团圆并不是最好的,一点哀愁,一点怅惘,一点凄美,总让总能让我们心灵喜悦。

 

 

温带的国度里的人,总会有浓厚的“伤春悲秋”情结,藏在祖先遗传给你的记忆里。俄罗斯文学,中国古典诗词里,总是有这种描述,总能给人共鸣。中国古典诗词里的一些诗句,到了今天的年纪,真是愈读愈“心有戚戚焉”。晏殊的“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流水淡,碧云长,路茫茫,凭高目断,鸿雁来时,无限思量。”读后总给我莫大的精神享受。失去了青春看来并不全是坏事,年长也会使人的心灵变得丰沛。

 

 

 

            最后的海滨

   北戴河一带,虽是海滨,但由于纬度的原因,在很多的时候,温度,光线,更像我的东北老家。它总能幻起我很多藏在记忆深处的童年回忆。立秋之后的正午十分,盛开的花朵,却总能给我又热闹又寂寥的凄凉之感。东北的夏天是绚烂的,但也是短暂的。餐桌上的菜肴也出现了家乡常有的炖菜,炖土豆,炖豆角。纬度地域真是神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安逸”
后一篇:银川团札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