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悟瞬间

(2010-04-27 21:46:57)
标签:

相知相伴

潸然泪下

美好

感情

分类: 随笔

                 

                 感悟瞬间


                                      1

 

     地铁车厢里乞讨的人实在太多了。盲人,肢残,残疾儿童,几乎所有的拖着病体,唱着,说着可怜巴巴的话走过来时,我都装作闭目养神的样子,或者扭过身去。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直到这些人走远,才松了口气。我估计大多数人都和我一样,看着他们可怜,但是,乞讨的人太多了,自己的能力有限,施舍不过来,而且,又怀疑他们是骗子,对他们故意把自己搞的脏兮兮,可怜的样子感到反感,视而不见的态度又显示了自己的冷酷,总之,我用眼角的余光扫到周围掏钱的人很少,偶尔看到车厢里的老外也是这样。

 

   这一天,又和往常一样,传来了歌声,唱的是《缘分五月》。这首歌我最初不知道是什么名字,还是问了宿舍里的女孩才知道,当时,虽说也还爱听,但不是很特别,可是,今天,大概是车厢里比较静,我听得比较专心:

 

         多少旅途多少牵挂的人
         多少爱会感动这一生
         只有相爱相知相依相偎的两个人
         才能相伴走过风雨旅程
         多少故事多少想念的人
         多少情会牵绊这一生
         只有相爱相知相依相偎的两个人
         才能搀扶走过这一生

 

     不禁潸然泪下。他唱的很好,伤感,深情,惘然,歌词说的也是虽说也是人间的常见的男女,夫妻之间的感情,但是,却是需要用偶然的相遇,深深的钟情,相互的忍让,毅然的牺牲,流逝的岁月,永不回来的青春才能换来的。不是每个人都能追求得到的,但是,却是我们向往和仰慕的。我掏出了一元钱,不多,是我每次施舍的标准,也是我的一个突破,我已经对乞讨者视而不见很久了。除了我,我看到好几个人也都掏出了钱,这也是我很久没见到的情景了,看来,歌声也打动了他们。歌者走近了,我没有忍心多看他,只看到是个盲人,一个老人搀扶着他,也只有盲人才能用一颗体会过痛苦的心唱出这些人们永恒的心声吧。

 

     事情过去了一段,我还时常想起,在这个车水马流的大都市,人人都表情麻木的地铁车厢里,美,爱情,感情,还是打动了很多人的心,大多数人的心,都是向美的,都是感情的动物。

 

                                   2

 

    带了个河南团,只有两天的行程,第二天最后一个景点是鸟巢,鸟巢之后是晚饭,然后就可以送团了。天下着雨,已经黑了,但红光闪烁的鸟巢还是吸引着远道而来的游客,从停车地点走向广场中央的路上,他们连走带跑。一个瘦高的,衣着整洁的老人,让我帮他给他侄子打个电话,他给在北京的侄子带了点东西,如果再不交给侄子,就来不及了。我向他要了电话,那是用铅笔记在小纸条上的电话,我拨通了,然后给了老人,听他们说了一会,我又和这个侄子通了会话,他说他现在在家,他住在北五环。我告诉他我们大约半小时后就会离开鸟巢,他说他尽量追。这件事暂告一段,我劝说老人到广场中间去照相,他没有说话。我随口说了句:“您没带相机吗?”他不置可否。

 

    天下着雨,客人们很快就回了车,这个侄子打来电话,告诉他有十分钟就要到了。车里的客人有点着急,有人嘀咕说,那点东西还没有打车的车费多呢。这是散客团,相互之间不太认识,所以,很容易有意见,我安抚了一下客人,说了些老话,大意是老人对侄子的一片心意,大家谅解一下,再稍微等等。心里多少有点奇怪老人,昨晚为什么不打电话呢?侄子正好去我们住宿的宾馆来看他啊。正说着,两个中年男子走上车来,大声评论着:“你们车停得太远了!这是最远的停车场了!”老人走到车前面,说了一会话,侄子非要叔叔下车,他要给叔叔到鸟巢近处拍照,车上的游客都纷纷有了意见,天已经晚了,他们还要连夜赶路。我也阻止了他们,这个侄子终于表态,就在车附近给叔叔拍两张。他坦然自若地大声和司机攀谈:“我们平时就在鸟巢这里照快像!今天下雨,回去的早……”我恍然大悟,终于知道老人不在第一天晚上打电话,而是到了鸟巢附近才打电话的原因了。

 

    这一切都让我有点感动。叔叔惦记着在外的侄子,趁旅游的机会给侄子带点特产,我没有听清,好像是笋干之类的,东西不见得值钱,可是,包含了老人对晚辈的牵挂。鸟巢开放,快像,小饰品之类的生意很火,但总归是个小生意,都是一些外地的农民,估计都是在附近租住的便宜的房子。但是,侄子爽朗,乐观,甚至带有点自豪地谈论起自己的营生。而老人,却矜持地对我什么都没有透露,估计他还是有点担心外人有点看轻他的侄子,他是自尊的人。还有,侄子劝说甚至命令老人下车时的情景尤为动人。这是中国式的父子,叔侄关系,没有太多的亲热的语言,更多的是用行动表达感情,晚辈的几乎粗野,嗔怪的命令里是对长辈的深爱和疼惜,也有一种成年的责任与自豪,长辈的屈从里是一种深深的满足,是心甘情愿的服从与败退——世上再没有一种败退比这更圆融更完满。

 

    到了饭店,还有两个女孩子在等待,也是我事先用电话和她们联系的,她们是两个老人的女儿和孙女,大概是在北京和亲戚包了什么活,吃过了饭,客人大多上了车,两个老人很有礼数地对我表示了谢意,然后,高兴地告诉我说,今天他们不和大家一起回去了,“闺女留你们多玩两天!”“是,在多玩几个地方。”

 

   雨停了,但是,夜气也是寒冷的,我拖着疲乏的步子,湿了的鞋子,向公交站走去。河南团是导游不太愿意带的团,客人的经济水平不高,又多疑,车里的卫生也不好。我在这两天里,也经历了很多垃圾的情绪。但是,也还是看到了一些美好情感,一些令人欣慰的东西。很多老人都是村里的农民,过了半辈子节衣缩食的生活,但是,也终于有了能力来看向往已久的北京,年轻的一代人,也都摆脱了土地对他们的束缚,来到这个都市里,乐观自信地寻找着的生活;而且,不论走出了多远,还是惦念,孝顺自己的父母长辈,尽管在这个大都市里,他们都还没有自己真正的栖息地,都像候鸟一样漂泊着,可是,“寒窑虽破避风雨”,并不影响他们用租来的房屋款待远来的亲人,用诚挚的心,竭尽全力地让亲人们感受着他们且爱且恨的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