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巢外
9月1日上午,带团去鸟巢和水立方。7,8份是北京的旅游旺季,每个景点都是灾难般拥挤的人群。大多是趁暑假带孩子出来的家庭或者是夏令营团。到了8月下旬学校要开学的日子,景点的游客明显减少了。
今天是9月1日,学校正式开学的日子。上午到了广场,立刻感到了清静,阳光没有了夏天的炙热,和煦的,淡淡的,虽说还没有到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时候,但是,风里,自然地有了清凉和淡远,有了点悠长的意味。广场上的人少多了,三三两两,悠闲又惬意。
把客人送到了鸟巢里,我们回停车场,车场在水立方的西边。我感到有点渴,在车场外面的售货亭买了瓶水,两元一瓶,小张要冰凉的,我要不太凉的,坐着的小男孩,十一二岁,立刻站起来,非常勤快地找水,收钱。买完了水,我们坐在摊位后边歇息。我端详着这个售后亭,它其实是个流动的售货车,饮料,食品,哈密瓜条,都很整齐地码在台子上。小男孩的父亲,胳膊上还有个红箍,大概是志愿者之类的。这个售货亭的出现是城市管理的进步,鸟巢和水立方周围的广场上,饮料食品都非常贵,流动的小贩经常有,但是,不太规范,他们也是躲躲藏藏的,因为执法人员要制止。这个售货亭很好弥补了两者之间的差距,商品价格适中,也不影响城市面貌。的确,这地方是个门面,离售货车不到五十米的地方,就是盘古大观——一家超五星的豪华酒店,主楼上面有一个大屏幕电视,在四环路上,远远地就能看见,因为很显眼,每次都根据在网上查到的资料,给游客介绍:……按世界银行海外结算中心标准设有2800平方米专业金库,满足跨国金融机构的业务要求,楼顶还有直升飞机升降坪……
那个小男孩回头望,不知望什么,他的一只眼睛的眼睑有一点异常,总之,他的五官有点缺欠,但不是很严重,因为眼睑异常,也是望着远方的原因,他的神情显得有点茫然和落寞。这一天是9月1日,所有的孩子都开学了,可是,他没有去上学。估计是他自己不愿意去。家里再困难,在这个都市里,也不会供不起他这个小学生。因为学习不好,老师批评,家长也批评,同学们也爱嘲笑他的长相,于是,就不想念了。售货亭的生意应该很好,他帮着父亲忙活了一夏天,一定挣了不少钱,父亲是愉快的,他也应该是愉快的,这里车水马龙,人来人往,奥运带来的商机,终于惠顾了这个都市里普通的,弱小的家庭。
只是,我想,今天,9月1日这一天,这个小男孩还会有些失落,那秋风送过来的微微的凉意,让他该想起了昔日操场上的喧闹,新书的芳香,开学典礼的掌声……尽管有着种种不愉快的回忆和奚落,尽管他每天都在气派的盘古大观下面,鸟巢和水立方的外面,这个地球人都知道的地方,自在地帮着父亲挣钱,但是,他还会有些难以述说,难以名状的失落……
护城河畔
那是去年12月的事情,我在晚报上看到的,在导游栖息地上也看到了的帖子,一个在故宫周围发小广告的小男孩被城管追赶,跳入了护城河,不幸身亡。
那是12月初的一天,北京的天气凉了,树叶也都落了,但是,阳光是明亮的,空气里有一点潮湿,象是一点隐忍,那是寒潮来临前的平静,天气随时都可能变得严厉,干冷。
这样的事情不稀奇,小广告,城管,中国每个城市有。但是,在报纸上看到那孩子的照片和介绍后,我愈发难过起来。小男孩十四五岁,东北人,父母离异,不愿意上学,刚来到北京,投奔亲属,发小广告可能还不到一个月,平日里人很和气,喜欢上网……
照片是贴在证件上的那种免冠照,彩色的,他穿着运动服,他好像还戴着红领巾,估计他没有太多的照片,他离开小学的时间太短,所以,很容易地,就找到了他小学时的照片。
接下来,应该是“处理善后事宜”了,城管依法处理,父母来京,就赔偿达成协议,签字,火化,收拾遗物,带着骨灰盒回家。遗物里能有什么呢,你才来北京一个月,连第一个月的工资还没有拿到,如果是个女孩子,恐怕还有个带锁的日记本,一瓶奶液,一只护手霜,一只放在枕畔的娃娃,可是,你呢,是个三把屁股两把脸的男孩子,来北京的行囊里,有只牙刷就不错了,再说,父母的家你都呆不下,到京城投奔先期来这里打工的亲友,还能有多大的空间属于你呢?收拾着你简单的遗物,谁的心能不碎?
还有,可怜的孩子,你的骨灰盒,恕我直言,回到东北后,估计暂时都找不到放的地方,父亲再婚了,新妇不会高兴家里放这个劳什子的,尽管哪怕只有几天。
你母亲哭得是很伤心,可是,她什么主都做不了。她离婚了,她不想去洗碗,也不想去养老院做看护,她要进美容院,要穿漂亮的新衣服,所以,她要再婚,要看着人家的脸色行事,在人家面前讨生活。
父母还会互相指责,互相攻击一番,每个人都认为对方是自私的,当初的离异是对的。
他们都对不起你。这是毋庸置疑的。城管有多可恨,也没他们可恨。你还是个没成年的孩子,十四岁,几千里地,关里关外,他们可怎能放心?听着火车远去的汽笛,他们还能吃得下饭?听着窗外的寒风,他们还能睡得安生?
护城河,和故宫同时诞生,流淌了600多年。但是,改朝换代的时候,北京城几乎都是不攻自破,所以,几百年里,护城河是安宁的,平静的,象城市里川流的一条平常的河流一样,沉淀着这个城市百姓的日常生活,喜怒哀乐。2008年12月8日这一天,它的波心曾经拥抱过那个来从山海关外边来的,到北京不够一个月的,远离父母和亲人的14岁的小男孩, “可怜的孩子,我也救不了你……”你哀叹着。孩子什么都没有说,也没有来得及说,就沉了下去,象北京城发生过的无数大事,小事一样,很快地,就没有了痕迹。护城河水还是那样的安宁,平静,悠然。只是听说,夜晚的时候,“波心荡,冷月无声。”有了那么点凄凉的意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