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安门广场上,我向人民大会堂方向望,没有看到报上所说的大会堂西边新建的国家大剧院,就问导游小隋:“怎么看不见国家大剧院呢?”小隋也往西望了望,平静地对我说:“把人民大会堂扒了你就看见了。”
路过景山公园时,我向客人介绍:崇祯皇帝就是在景山公园里上吊的。一个衣着光鲜的女客人不解地问我:“为什么要上吊呢?”我一时无语。想起央视《为您服务》里介绍埃及时说,如果你不懂历史,最好先别去埃及——糟蹋了景点。
青青回了一次家。回北京的火车上,对面坐了一家三口,爸爸妈妈和一个十岁左右的儿子。路过一条河。爸爸对儿子说:“我小时候经常在那河里游泳。”“淹死了吗?”儿子问道。“没有。”爸爸沉默了一会儿,没有表情地回答。
青青给小堂弟讲数学。“雪糕五毛钱一个,一元钱能买几个?”青青问。“你给我一元钱,我试试去!”小堂弟眼睛发亮地说。
一个暴发户似的人走进肯德基,拍着桌子说:“给我来盘肯德鸡!”
有一度媒体曾报道某乡村里贴告示:“七十岁以上没死的村民……”引起争议。我深有同感,有一年我和远远去田家集市。见一个门市的门上写着“不让进屋”,远远发笑:“要是写个‘禁止入内’也象那么回事啊。远远不知道我还看过比这还通俗的语言,那是弟媳单位一个职工申请救济的信中写的:“女儿上初二了,不让她念还不行……”我在山东农村还看见过这样的警示语:碾地头的拖拉机也要办执照。
中文老师讲述:他插队时在农村看电影,是部外国片,用的是倒叙的手法,结果演着演着,村民就纷纷向放映员喊叫:“你把片子放倒了!”
弟媳单位里的小黑板上写着提醒大家随礼的事宜:“王某某父亲三周年”
,因为字是用红笔写的,一个熟悉王某某的职工说:“吓了我一跳,我还以为他父亲活了呢。”
在家乡买衣服时,我和妹妹都十分发愁,专卖店的样子太单一,小店的衣服又花哨得吓人。“好看的衣服都是相似的,而丑的衣服则有各自的丑。”妹妹从一家服装店出来后由衷地感慨。
端端把妈妈的眼影抹到了床上,惹得妈妈一阵咆哮。端端走到爸爸身边:“爸,我想让你生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