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市跟牛市一样,亦可分为三期,在经济活动最旺盛的时候,股市也十分热烈,但已隐藏了过热的危机;市场指数升上了新的高位,而且有人仍然高叫8000-10000点。这正是牛市第三期的特征。也是熊市第一期的前夜;虽然股市看来一片好景,进入股市的投资者也正如痴如醉,买基金还要配售。这就是最后的疯狂。但一旦经济盛极而衰,熊市第一期便正式开始.由于在牛市第三期投资者持有的股价普遍偏高,熊市一旦来临,投资者者会纷纷争相卖出售手上的股票。形成熊市第一期的走势往往是一次迅雷不及掩耳式的急跌,下跌幅度和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甚至是恐慌性的抛售,幅度甚至可以大至上一次牛市的总升幅三分之一(3050点)或一半(2478点),杀伤力十分庞大。这段时间里入市的投资者亏损累累。
经过熊市第一期的杀伤,投资者已变得小心奕奕,同时不少的亏损者出局退出了股市,令大市成交量明显减少,大市己明显没有牛市时的那般热闹,股市经过熊市第一期的急速滑落之后,间或有小型的向上走势,令不少未死心的投资者雀跃不已,可惜这些短暂的上升很快便完结,而且更出现一浪低于一浪的走势.这正是熊市第二期的典型模式,这段期间是像冬天一样漫长而沉闷的,经济方面亦未见起色;如果投资者继续长期持有股份,损失的程度,往往不比熊市第一期小,因为在熊市第二期市场会是无量逐级而下的走势,累积跌幅亦往往超出大众意料之外,而往往投资者在对其中的反弹有所憧憬时入市而有所损失,亦因此加重了持货量,降低了现金水平,最终错失了在熊市第三期买便宜货的机会(没有子弹了)。
捱过了熊市第二期之后,大市渐转入熊市第三期;不少投资者已经对股市灰心,完全提不起兴趣,令股市成交量趋于淡静,令不少盈利质素良好的股份,亦长期处于偏低的估值水平,市场的参与者,大部份都是专业的机构投资者;由于很多股份的股价经过长期的抛售潮而致过份偏低。经济环境经过一段时间的低潮后,在人们不太为意的态度下,渐有复苏的眉目;有不少先行者已开始在市场静静吸纳股份,大部份股票的股价已从早前的底价回升,而且再见不到先前的低价水平;至此熊市已渐近尾声,是属于等待黎明的阶段,只要经济环境好转,令投资者的投资意欲回升,股市将开始另一轮新的牛市,因此我们需要留足子弹。耐心等待熊市三期末段的低吸机会,买入低估的优质股票,持有至新一轮牛市来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