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手套成为一面旗帜

(2023-02-15 17:19:44)


让手套成为一面旗帜


张基广


为了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习惯,让学生体验力所能及的校内劳动,抬装中餐的餐箱、整理和清扫教室内外卫生、清扫校园卫生包干区、校园种植等劳动项目都承包到班,让孩子们轮流动手。


为了让学生在劳动时更安全,在班主任老师的提议下,学校给每个班配备了几双棉线手套,供学生劳动时使用。但用手套的时间久了,就出现了问题:棉线手套磨旧了、磨脏了,老师和同学就把手套塞到讲台抽屉里,塞到教室的角落里。甚至有的同学嫌它旧了、脏了,就不太愿意使用。


这些手套具有一定的劳动意义象征,如果变成了学生眼中脏兮兮的东西,就会失去它应有的教育意义和价值,甚至会产生一定的负面作用。怎么办?


于是,我们做了这样的一件事:在每间教室墙上钉了一排漂亮的挂钩,把手套整齐地挂在教室的墙上,在这排手套的上方,贴上五个醒目的大字——“劳动最光荣”。而且,围绕“戴手套劳动最美,劳动者最光荣”这个主题,各班召开了一次专题班队会。


教育是需要感召的!


通过这样的渲染和感召,脏旧的手套成为激励劳动的一面旗帜,孩子们心中慢慢形成了一种意识:手套虽然旧了、脏了,但戴上它劳动,就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戴上手套劳动最光荣。


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将戴手套参加劳动的教育又进一步深入,学校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一个奖项:对热爱班集体,热爱劳动,不怕吃苦,不怕吃亏的学生颁发“金手套奖”。如今,“金手套奖”成为孩子们向往的荣誉称号。


教育需要感召力,需要创造仪式感,需要激发荣誉感。而仪式感、荣誉感带来的感召力,又蕴涵在具体的细节里——这种力量足以让一双劳动的手套成为一面劳动的旗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