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叮当归来!

(2008-01-21 00:10:30)
标签:

娱乐

分类: 介绍介绍

小叮当归来!

 

    2007721日,《多啦A梦之大雄的恐龙》登陆暑期档。

2008122日,《多啦A梦之大雄的奇幻大冒险》登陆贺岁档。

如果我没有记错,这应该是自1994年中国开启大片分账时代以来引进时间间隔最短的系列电影。

 

由于一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在近十年的中国电影市场上,日本电影始终是“珍稀物种”,引进的数量屈指可数——

2005年出击暑期档的《导盲犬小Q》成为当年的一颗催泪弹,上画时间长达10周,以不足百的低拷贝投入搏回近千万的票房;

20069月末,另一部寄望复制“小Q”票房奇迹的动物题材影片《狗狗心事》上映,但因市场运作不当,票房惨败;

20079月末,威震亚洲票房的《日本沉没》在被阉割掉半个小时后,取得1200万的票房;

除此之外,就是这两部接踵而至的《多啦A梦》了。

 

《大雄的恐龙》在中国内地的票房可谓是气势如虹,该片当时以“批片”引进,由华夏电影公司发行,年恩长影协助推广,于去年暑期档上映7周,取得2300万的票房,登上当年“批片”的冠军王座。

当时在看这部影片的时候,我竟然还流泪了(平时看电影能不睡一觉已经不错,流泪便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大雄对小恐龙深情地呼唤——皮皮!——深深地留在了我的记忆当中。这样一部票房大卖,有口皆碑的影片,如果不引进续集,那真是脑子进水了。

实际上,去年7月上映《大雄的恐龙》并不是机器猫系列的最新作品。去年3月,《新魔界大冒险》作为机器猫系列剧场版的最新一部在日本国内公映。其时影片的版权方小学馆最初向中影进出口公司推荐的正是这一部,可是由于国内忌讳片名涉“魔”,为求安全,还是引进了06年的前部《大雄的恐龙》,如今影片票房叫好叫座,再将《新魔界大冒险》改名《大雄的奇幻大冒险》引进,也就不致有那么多的非议了。

 

中国内地引进系列电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只要前作还OK,续集基本就噼里啪啦的都能进来了。比如《史莱克》、《谍影重重》、《蜘蛛侠》、《哈利·波特》、《冰河时代》、皮克萨的《XX总动员》、《加菲猫》等等,不过也有例外,像《加勒比海盗2》就因为玩章鱼须子玩的太过吓到了参与审片的一位中年妇女,结果被指画片恶心,宣扬神怪,遭遇咔嚓;《神奇四侠2》则因片中有对中国特种公务员的不恰当描述,也被拿掉……不过以上这些影片都是硬梆梆的美国货,一部日本动画片能连进两部,还是创造了历史。

 

从“大雄的恐龙”到“大雄的奇幻大冒险”,机器猫在国内待遇也是升级,07年引进时还是“批片”,今年已经成了“分账”,发行方则从去年的华夏变成了今年的中影。由此可见,日本的版权方也对机器猫在中国的号召力颇为重视。据悉,今年中影发行放映分公司为本片投入了200多个拷贝,从档期上看,贺岁档的市场热度丝毫不输暑期档,充足的拷贝数量也保证影片可以占据足够多的影厅。在其上映一周之后,就是万众期待的《长江七号》,两部影片在类型(主打科幻)的贴近性说不定还能帮助机器猫有意外的收获也不一定呢。

 

最后说两句题外话。这个憨态可掬,喜欢吃红豆饼的家伙我们从小都叫他机器猫,后来范晓萱给机器猫的台湾版动画片配唱,机器猫的台湾名字“小叮当”也开始被内地的观众接受,但是“多啦A梦”的称谓始终没有红起来。

实际上,“多啦A梦”是机器猫日本名字的“音译”,它的英文拼写是Doraemon,至于为什么在影片上映时要采用这个大众并不熟悉的有些拗口的音译名字而放弃机器猫或者小叮当,里面的玄机还有待揭晓。

不论如何,122日,到影院去支持机器猫,重温美好的童年记忆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