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十年一觉金熊梦

(2007-04-26 00:14:11)
 

从“相约1998” 到2007“柏林苍穹下” 

三度合作成就一对黄金搭档

 

王全安·余男

十年一觉金熊梦 

 

  2月17日是中国的除夕夜,远在7000多公里外的德国柏林,虽然没有中国式的张灯结彩,却一样充满了喜庆的气氛。波兹坦广场旁的电影宫里,正在举办第57届柏林电影节的闭幕式暨颁奖典礼。最终捧起金熊奖杯的是一对来自中国的电影人,领奖台上,热泪盈眶发表获奖感言的男子是影片的导演王全安,站在他旁边难抑兴奋之情的漂亮女子是影片的女主角余男。

  这是王全安和余男合作拍摄的第三部电影,也是他们第三次参加柏林影展,却是走得最高最远的一次。屈指一算,从1998年拍摄《月蚀》两人第一次携手,到今年整整迈进第十个年头。余男说,“我相信命运,我和王全安的合作就是命运的安排。”王全安说,“和余男的合作可以让我们彼此支撑,把拍电影变成一件单纯而快乐的事情,不管是选择还是缘分,都不那么重要了。”

 十年一觉金熊梦

  缘起 “我就要找毛病最大的!”

 

  1998年,余男还是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大三的学生,那个时候,她正处于一个极度困惑的时期,“每天都在反复问的一个问题是‘我该怎么办?’是继续按照我的方式做下去,还是应该改变一下。”余男是北影95表演系的“尖子生”,从专业课到普修课,几乎门门都是班里的第一,但是她的生活却处于和班里其他同学完全脱节的状态,“当时能让我投入的事情只有排练、图书馆、拉片(看电影),当时学校宿舍里只剩我一个人没搬出去,平时去上课也不化妆,一个月基本只穿一套衣服、一双鞋。”极度困惑的余男试着跟同学一起去唱了一次KTV,结果玩了一半儿就跑了,“我发现我完全来不了社会上那一套,怎么应酬,这让我非常没自信;但是我也有自信的一面,我相信自己的能力,我相信我在表演上能做得特别好。”余男想,大不了毕业之后接着考表演系的研究生。

 

  对于学校里的某些课程设置,余男认为对她帮助不大,其他同学去点个卯然后就溜了,可她索性连去都不去,不是扎到图书馆看书,就是把自己关进拉片室看电影。时间长了,老师要以旷课次数太多为由开除几个人的学籍,其他同学哭着向老师求情,可余男急了,凭什么好多同学不上课出去玩都不开除,我不上课在学校里学习就开除我?这一切都被回到母校为自己的处女作电影选角的王全安看在眼里,王全安说,“第一次拍电影,就想找一个年轻点儿,单纯点儿的演员,希望一切和我一样,都是新的,白纸才好画画。”走到表演系大三的教室门口,王全安正好目睹了余男和老师“顶牛儿”的场景,“余男的那个举动一下就打动了我,我觉得她身上有一种和我一样的东西———坚持,而能否坚持自我的表达,在我看来是影片能否成功最重要的基础要素。”王全安找到表演系的老师表示希望跟余男合作,老师皱起了眉头,“这个学生毛病最大!”王全安笑笑,“我就要找毛病最大的!”

 

  《月蚀》 第一个影后和一个开始

 

  在表演系的教室门口,余男从王全安手里接过了《月蚀》的剧本,四个小时之后,她就按照王全安留在剧本尾页的电话打了过去,“导演,我能演这个戏。”1998年年底,王全安和余男的首次合作在《月蚀》中开始了,余男在片中一人分饰两角,连续三个月的时间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在体力完全透支的情况下完成了整部电影。回忆当时的情景,余男说,“每天睡觉前都跟自己说,绝对不拍了!到了第二天起床,除了去片场什么念头都没了,每天如此,那种感觉太幸福了!”

 

    通过《月蚀》,则让王全安看到了蕴藏在余男身上的表演潜质,“跟其他演员不同,余男在处理一些过场戏时显得很生涩,但是在越细腻越丰富的部分,她反而表现得越自然、越沉着。”影片中有一段需要女主角跳摩登舞蹈的段落,平时从不下舞池的余男把王全安给“镇”了,舞蹈编导专业出身的王全安没想到余男的爆发力如此之强,“毫不夸张地说,她的舞蹈能力比她的语言能力还强!”余男还有一个品质也是王全安欣赏的,“她演的一定是她认为是对的,那些虚假的,不够真实的都会被她自己给过滤掉。这种表演实际上是最具有人格力量的,因为演员通过电影表达的和她生活中是一致的!只有内心强大而自信的演员才做得到这一点。”余男前不久还拿出《月蚀》看过一次,看完后她对自己的表演挺满意,“我觉得自己演得还真不错,虽然没有镜头意识,但大部分的表演其实都是下意识的,可能是那会儿欧洲电影看得太多了,王全安对我的帮助太大了,他就像是一个老中医,一下儿就能看出你的病根在哪,引导你把病给解决了。”拍完《月蚀》,余男回到电影学院排演她的毕业大戏,她第一次坚定了自己要在演员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的决心,“在我喜欢的事情上,我投入的精力比别人要多许多,我迟早能演出来!”王全安此时则开始带着《月蚀》巡游世界各大电影节,了解这部影片和国际潮流的关系,他同时也坚定了与余男继续合作的信念。

 

  2001年法国杜维尔国际电影节,余男凭借《月蚀》不仅戴上了平生第一个影后桂冠,还拿到了法国电影《狂怒》女主角的邀约。2002年初,她转赴巴黎,开始了长达一年《狂怒》的拍摄。

 

  《惊蛰》 余男得到“金鸡”意义重大

 

  2002年初,王全安借参加柏林电影节之机转道巴黎,给余男探班,正式向她发出邀请,拍摄自己的第二部故事片《惊蛰》。对于从未去过陕北,更没下过农村的余男来说,二妹这个角色的挑战丝毫不逊于《月蚀》中的两个陌生女孩,王全安给余男三个月的社会实践期,“能符合角色要求就拍,实在不行就换当地演员。”2002年底,余男一结束《狂怒》的拍摄,直接从巴黎“杀”到了陕北农村,但是制片计划的调整让她只剩下一个月的实践期,一个月之后,裹着红头巾,操着一口地道陕北方言的余男已经和当地人打成了一片。

 

  王全安说,虽然早就决定用余男演这部戏,但是从未想过给她定做什么角色,“我不会顺着一个演员去写,而是怎么有难度怎么写,事实上,余男的表现再一次超越了我对角色的设计,以及我为电影设定的宽度,这部电影的野心也随着余男的表演而提高了。”余男则坦言,“在拍摄《惊蛰》那段日子里,除了自信,我一无所有,我是凭着在学校里练就的那股子信念和劲头把戏拍完的。之前没有人相信我能演一个农村人,但是导演相信我,他也相信我有这个自信。”在2003年的金鸡电影节上,余男成为近几届惟一一个没有并列的“影后”,尽管《惊蛰》这部影片在拥有投票权的“金鸡”委员中争议极大,甚至有人给它扣上了“主题反动”的帽子,但是女主角余男却是毫无争议地赢得了她的第二顶“影后”桂冠。

 

  王全安没有在现场目睹余男夺得影后的情景,他承认自己是太紧张了,“拍完《惊蛰》以后,我发现自己第一次爱上了自己创作的艺术形象,第一次爱上了我镜头里的这些人,他们正直、幽默、善良。

 

  在颁奖以前,关于影片‘异端’的说法很多,我不知道自己的创作方向最终是被肯定还是否定……“余男的加冕险些让这位陕北汉子落泪,这个奖项不仅是奖给余男的,也告诉王全安,你可以坚持你的创作方向,时至今日,王全安回想起那个夜晚,”感觉它的意义甚至大过金熊!“

 

  “图雅” 没有不继续合作的理由

 

  2005年底,王全安和余男的第三部电影《图雅的婚事》在内蒙古阿拉善左旗开机了,走到这里,两人都已经将各自的工作方式调整到一个“很舒服”的位置,虽然拍摄是一如既往的艰苦,但是大家却是在一种充满“幸福感”的状态下完成了这部影片。

 

  余男说:我与王全安的这种合作模式在圈里其实有很多,各有各的原因,但是能一部拍得比一部好,一部比一部成就更大的不多,而这个结果正是我和王全安看重的———我们的合作创造了越来越大的电影价值,“既然彼此都喜欢这种东西,为什么不继续做下去呢?”王全安说,“我们合作的电影很大程度上通过余男的表演体现出了它的价值。可以说余男的成功在于她的一如既往,她一如十年前拍《月蚀》时单纯、执着,而且比以往更加自信。她天生可以以她认为对的方式去生活,这种气质在今天的娱乐圈中十分罕见。在她的身上也许还不具备一个明星的气质,但是她的技巧已经凸显出作为一个表演艺术家的潜质,作为一个高素质的演员,她已经赢得了国际同行的尊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