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宋的一桩佯装殉情的杀人案件

(2017-10-13 08:22:53)
标签:

历史

文化

人文

史话

宋代

分类: 史海漫步

北宋年间,襄阳有个读书人叫做杨孜,这位公子哥家世中落,贫困无依,为了求取功名,辗转流离来到了京师。然而京城却是个销金窟,你就是有再好的学问,但是没有钱那是万万不能的,拜师访友,投宿驻店,以及社交应酬,三两个月下来,杨孜就傻眼了,眼看着所带甚少的银两渐渐告罄,杨孜愁坏了。

 

天无绝人之路,就在杨孜困顿无助,甚至想到了打道回府,明年科场卷土重来之时,有一位天性善良、楚楚动人的风尘女子伸出了友谊的小手。杨孜做梦也没有想到,前几日被同乡生拉硬拽去了风月场所,一晌贪欢之后,却迎得了一位叫做玉枝的妓女无限的垂怜之情。杨孜心想罢罢,春梦一场了无痕,我且暂别佳人,若有缘,明年春天再相见吧。当玉枝满怀欢喜的望见情郎时,却发现这位风度翩翩的青年才俊满腹心事,郁郁寡欢。待问明原因后,玉枝嫣然一笑,”相公不必再为银两发愁,奴家愿将多年积蓄拱手相助,只求相公高中之日,勿忘奴家一片痴情”。


 北宋的一桩佯装殉情的杀人案件


杨孜大喜过望,指天盟誓,若真有金榜题名那一天,愿娶玉枝为妻,以报萍水相逢雪中送炭之恩。自此,杨孜不再为京师居,大不易发愁,而是摒弃红尘俗事诱惑,整日闭门不出,潜心学问;而玉枝则缝洗浆补,尽力服侍,如此这般红袖添香,才子佳人相伴经年,就在玉枝数年积蓄即将坐吃山空之时,一个巨大的喜讯传来,杨孜进士及第了,玉枝喜极而泣,总算自己当年没有看走眼,这位丰神俊朗的青年学子果非池中俗物。兴奋之余,玉枝立刻就纠结了,心乱如麻,昔日同甘共苦的情郎还会对自己一往情深吗?

 

玉枝的担心并非多余,此刻的杨孜春风得意马蹄疾,有多少榜下捉婿的美好姻缘在前面等着他,假如傍上了某个豪族巨宦,自己的锦绣前程就会事半功倍。可眼下呢?一面是自己在穷途末路之时玉枝的倾囊相助,以及想得见的那双脉脉含情的幽怨眼神。一面是将来自己永远抬不起头来的憋屈,那将背负世人多少不解的嘲弄,杨大才子怎么会娶一个出身于风尘之中的女子为妻呢?是进还是退?做人能否这样凉薄?杨孜的内心在反复纠缠中煎熬,最终做出了艰难的抉择。

 

这一刻,玉枝被巨大的幸福冲击的头晕目眩,是真的吗?是真的。玉枝不敢相信这是现实还是梦境,直到杨孜将她轻拥入怀,一声“娘子”叫得她骨软筋舒之时,玉枝才抬起泪水涟涟的面庞,相信眼前的这个男人终于没有辜负她的期望,此前所有的付出都值得。杨孜还在那儿表白“”如果没有遇见你,哪有我的今天,孜贫无以为谢,只能娶你为妻。”玉枝满足了,她原本并没有痴心妄想做杨孜的妻,能做妾最好,即使做不了,相濡以沫,相忘于江湖又何尝不可。

 

新婚燕尔,如胶似漆,哪怕夫妻二人不似初次,却仍然你浓我痴忒多情,玉枝多想这样长相厮守下去啊,可是不能。一是夫妻双方居家过日子早已拮据,二是杨孜的任命尚未颁发,至此仍然是个官场闲职。杨孜这日提出来,回家,回到襄阳老家去,一是取得功名后,当回家祭祖;二是也该带着新婚的妻子回家拜见舅姑。玉枝没作他想,当然是满口应承,想到要去见杨孜的家人,玉枝心里忽然七上八下的,很是不安。

 

夫妻二人简单收拾后,紧赶慢赶去往襄阳,就在临近襄阳的一处驿站时,玉枝发现,杨孜眉头紧缩,愁容满面,距离襄阳越近,似乎杨孜心事越重,玉枝敏感的觉察到,杨孜一定隐瞒了什么?在玉枝的再三追问下,杨孜敞开了心扉,玉枝连日来的疑惑和担心终于成为了现实。杨孜长叹短吁,忽而泪流满面的告诉玉枝“昔日我到京城赶考之时,已有家室,明天就要到家了,我家夫人,凶悍暴戾,一定不会容你。每念及此,心里难受不已。”

 

宛如晴天霹雳,玉枝整个人都蒙了,回想起与杨孜的日日夜夜,玉枝肝肠寸断,怎么会这样?委屈、痛苦、悲愤,玉枝感觉浑身似乎有千万只小蚂蚁在游走。罢罢,本来自己就没有期望杨孜能娶自己为妻,既然人家早就有家室,那么作妾又何妨?只是眼前的这个男人靠谱吗?究竟杨孜还有多少秘密在瞒着自己?杨孜此刻还在喋喋不休,玉枝仿佛看见了一丝微弱的希望,过去两人诸般恩爱又浮现在眼前。

 

杨孜接下来的话又让玉枝意乱情迷了起来,杨孜说“我想了很长时间,此生不能没有你,你也不能没有我,为了天长地久,生死相契,不如一起服毒殉情而死,你意下如何?”玉枝的眼泪吧嗒吧嗒往下流,此生何幸?何不幸?既然不能同床共枕,共赴黄泉又何尝不是更好的选择?玉枝呜咽着回答“君既能为我而死,妾又怎敢惜此薄命?”杨孜取来毒药,和之以酒,分别倒满两只酒杯。玉枝擦干眼泪,端过酒杯,毅然决然的一饮而尽。

 

此时,再看杨孜,端着酒杯,忽然露出了诡异的一丝笑容,看着气若游丝,缓缓倒下的玉枝,如释重负的说“假如此刻我们一起死了,自会有家人为我收尸,而你就惨了,你的遗体一定会被人抛向山沟,以喂枭鸟。不如我埋葬了你再死也不晚。”临死之际,玉枝终于看清了这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的真实面目,然而这一切都太晚了。玉枝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瞋目裂眦,绝望的怒斥道“你将我诱骗至此,就是为了设计杀我,你好歹毒!”玉枝在悔恨的恸哭中气绝身亡。

 

杨孜望着眼前玉枝的尸首不知作何感想?很快,他焚烧了玉枝的遗体,然后身轻如燕的回家了。我不知道他是否解脱了?此前与玉枝在一起的那些日日夜夜是否会成为他此后的梦魇?他是否会背负良心的遣责,一辈子活在阴影之中?不过从他处心积虑的设计与策划来看,这是一个丧心病狂,心机很深的渣男,为达目的而永远不择手段,我甚至怀疑连他在老家有妻室也是编造的,为的就是卸掉玉枝这个包袱,一个堂堂的朝廷命官,一个有着大好前程的人又怎会娶一个妓女为妻呢?

 

欲使人灭亡,先使人疯狂。恶有恶报,那么后来的杨孜是否会遭受到报应呢?还别说,宋人释文莹在《湘山野录》里有交代,释氏说,当年他曾与凌叔华登襄阳东津寺阁时,发现了墙壁上旧题的二十九个字,云“杨孜襄阳人,少以词学名于时,惜哉不归!今死矣,遗其亲于尺土之下,悲夫!”二人徘徊良久,不忍离去,不知道是何人所写,也不知所为何事?后经咨询襄阳当地人,才知道,原来是学士杨孜,久历宦中,回到襄阳后,连父母遗体都没有来得及安葬,就得暴病身亡了。

 

痴心女子负心汉,似乎印证了恶有恶报的公序良俗,玩弄感情,设计害人,机关算尽太聪明,到头来却折损了自家性命,正所谓天网恢恢,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那么宋朝时是否有杨孜这样一个人,答案是肯定的。杨孜是宋仁宗朝学士,一生官当得不大,基本上是写写抄抄的秘书郎角色,曾经外放知相州。他曾建议仁宗,宋版人民日报即邸报上最好不要登一些灾异之事,以免被别有用心人利用,如此看来杨孜还是媒体中人。而这则佯装殉情杀人案,杨孜之所以成为主角,我觉得被黑的可能性很大,杨孜很可能得罪了屑小,否则依此案的性质,杨孜又怎能立于官场?仁宗朝时监察系统高度发达,台谏风闻奏事,杨孜所为又怎能不被仁宗朝时满朝贤良忠义之士鄙薄,而早将其口诛笔伐从舆论上灭掉呢?

 

不管怎么说,有关杨孜佯装殉情杀人一事,让我想到了明人曹学佺的一幅著名对联"仗义每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文化人的良心若被狗吃了,那当起渣男来,我的那个勒了去,满满的都是套路啊,作恶的手段还当真是让人防不胜防。

 

 事见《事实类苑》宋 江少虞 编选



                    文:老蔡的菜园子


北宋的一桩佯装殉情的杀人案件


  北宋的一桩佯装殉情的杀人案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