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38 吃货的境界

标签:
阅读书评随笔饮食文化 |
分类: 读书感悟 |
汪曾祺曾经说过“有毛的不吃掸子,有腿的不吃板凳,大荤不吃死人,小荤不吃苍蝇”,算是“吃货”的最高境界了,能把纯粹的口腹之欲与高雅的文化之间无缝链接的,汪曾祺大概算是文化界的第一人了。陈晓卿的《舌尖上的中国》断断续续看过几集,觉得此人功德无量,饮食男女,饮食是第一位的,能行走江湖,挖掘山野中林林总总的美食,且每每让人馋涎欲滴,活色天香,嗅觉、视觉受到极致诱惑,就有一种强烈的我辈中人的认同感。
读陈晓卿的饮食文字,没料到比电视里的色香味还更具冲击力,与汪曾祺不同的是,汪氏是形而下饮食,形而上美学。而陈氏则是地地道道的人间烟火,更接地气,舌根上厚积,舌尖上薄发,深入草根之心。无论家常,还是大排档,或是隐藏于阡陌小巷,一经陈氏鉴赏,则无尚妙品,交友不交陈晓卿,当是人生一大憾事,幸好,无缘得识尊面,还有文字补缺。
至味在人间,人间就是江湖,寻找美食的过程,有时比享受美食可能更有趣,我喜欢天南地北的朋友,每到一处极尽热情的带着我们一帮吃货,率性寻找本地的特色,其实有时无心的寻访可能收获更大,不必精致,不必靡费,一菜一汤一箪一壶即可,碗里乾坤大,食中日月长。可惜我是贪吃蛇,遇上合口的食物,就会原形毕露显现出动物的贪婪,旁若无人,做不了雅致的文人,写不出这样食指大动的饮食文章,原因还在于我五谷不分,菜蔬不识,即使叫做“菜园子”,也只是一个孙二娘的帮办,扒皮褪毛还行,煎炒炖煮一窍不通。
饕餮的最高境界,不在燕鲍,而在家常;吃货的最大享受,不在营养搭配,而在大快朵颐;我之蜜糖可能你之砒霜,所以吃货的快乐你可能永远不懂。就比如经历过青葱岁月物质的匮乏,对脂肪类食物的情有独钟,我与陈氏的会心默契,未必是一句“肉食者鄙”所能诠释的。菜比文艺下酒,杯与箸齐飞,食与色共舞,读陈氏的书读到五爪挠心,当浮一大白,狂呼喔也,靠,读书也能千里闻香,一醉解千愁。
《至味在人间》 陈晓卿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