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34 台湾散文

(2017-07-23 18:59:56)
标签:

阅读

文化

生活

读书

随笔

分类: 读书感悟

2015年中国散文精选 台湾卷》 张清芳 选编

 

自从兴趣转移到文史方面以后,好久没有这么认真的阅读过一本散文集了,记得此前看完的散文集是王小妮的《一直往北》。喜欢台湾散文由来已久,大概缘于高中毕业后在书店欣喜的淘来过一套《台湾优秀散文选》,上下两集,印象最深的是一篇父亲写女儿的文章,一个离异父亲手忙脚乱、束手无策面对女儿的困窘,以及情到深处淆然泪下的悲凉,让我多年来难以忘怀。此后陆续读过林清玄简媜、 张晓风等人的文字,觉得台湾散文很有特色,要么是诗文合一的诸如余光中的绵醇悠长,要么如林清玄的冼练富含哲思,要么如张晓风文字的清风拂面,细腻婉约;我喜欢宝岛台湾文化人的多情和热情,相比较大陆文坛曾经的灾难和震荡,台湾固执的保留了一份唐诗宋词绵延不绝的文化因子,柔情却不娇情,字里行间散发出一种优雅和清新。

 

我无意将大陆与台湾散文相比较,个人感觉台湾的人文情怀更浓,乡土气息表达的更为充分,但散文成就似乎要弱于大陆,单论历史文化大散文,余秋雨和王充闾更好,而张宏杰更是后生可畏;乡土散文贾平凹更接地气,总觉得贾平凹散文成就远大于小说,可惜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既是绝唱亦是绝笔;而游记饮食自成一体的行走散文,至今我仍对古清生的文字赞不绝口。大陆台湾各有千秋,犹如心底莲花次第开。有选择又有比较,而内心深处的那份因文字而带来的阅读快感,恐怕读书人都是有共鸣的。

 

我看书有个好习惯,喜欢的文章会做标记,喜欢的文字会划线,遇到冷僻文字会百度,所以我的书一般不会太洁净,而且朋友最好不借我的书,否则会有先入为主的念头,轻易为我的思想所绑架。标记好的文章和文字我会整本书读完以后再浏览一遍,此时就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或者就是读书中难得的通灵,脉络全开,像佛教中的天眼洞开。

 

这本张清芳选编的台湾散文集中,有几篇是我非常喜欢的,推荐给大家,有机会朋友们不妨找来读读,张晓风的《生生》,季季的《小草之未知》,彭树君的《就当蜻蜓掠过水面》,李黎的《轨道上的风景》《十九号房间》,王盛弘的《听母亲说话》,陈庆煌的《一生娇宠玉麒麟》,简媜的《爱情,是我在这世上唯一懂得的事》,杨锦郁的《法水寺的小胖蛙》等。



读34 <wbr>台湾散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