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航台湾的卫温诸葛直为何被孙权所杀

(2016-12-30 09:49:42)
标签:

历史

人文

文化

三国

史话

分类: 史海漫步

据《三国志 吴书》载,公元230年即黄龙二年,东吴皇帝孙权派遣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甲士万人渡海以求夷州和亶州。三年春,卫温、诸葛直皆以违诏无功,下狱诛。卫温和诸葛直是最早远航台湾,在世界航海史上创造奇迹的人。那么孙权派遣两位将军远洋的目的是什么?卫温和诸葛直又是因为什么原因而被诛杀的呢?

 

其实这两个问题互为因果,多年以来,史学界多有争论。要弄清这个问题,既要结合当时三国的历史现状,又要准确把握当时孙权的心理状况。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夷州和亶州分别是哪里?据三国时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夷州在临海郡(今浙江)东南两千里,夷州为今之台湾应当确认无疑。而亶州,《三国志》载,在海中,长老传言秦始皇帝遣方士徐福将童男童女数千人入海,求蓬莱神山及仙药,止此洲不还。亶州在东海附近,距山东很远,传统认为亶州,据推测就是今日本。


 远航台湾的卫温诸葛直为何被孙权所杀


黄龙二年,也即孙权即位东吴大皇帝的第二年,迫不及待的命令将军卫温和诸葛直远涉大洋到达夷州和亶州,此行目的究竟何在?历史上有三种说法,其一,寻找仙药,仿效始皇帝,妄想长生不老。其二,扩充版图,开疆拓土,以振东吴国威。其三,扩充兵源,振军备武,借机夺取中原。

 

对于第一种说法,笔者觉得较为牵强。其一,东吴大皇帝孙权此时即位正好一年,未必就会如此不顾国力兴师动众,派遣如此庞大的一支队伍明目张胆的去海外寻找不生不老药。他的手下虞翻早就在他和重臣张昭辩论神鬼之说时,毫不隐讳一针见血的指出,世上哪有什么神仙,都是要死的人。惹得孙权大怒,流放了永远难以翻身的虞翻。东吴谋士如云,肯定会谏阻这个荒唐的理由的。其二,在强敌曹魏、蜀汉环伺的当下,孙权不可能派遣这样一支全副武装,准备妥当的大军图一己之私。其三,孙权时年五十,壮心不已,与蜀汉结盟,共拒曹魏,时迁都建业,雄心勃勃,令手下将军四处征讨,不会以如此简单理由泛舟海上,不符合孙权图谋天下霸主的性格。

 

对于第二种说法,则属于无心插柳的举动。当卫温、诸葛直率领大军历经艰辛,到达夷州后,遇到了土著高山族人的围攻,自然处于原始社会的土著高山族人根本不是训练有素的东吴将士对手,经过对峙与和解,卫温等人率军在夷州停留了一年,带去了当时先进的农耕技术,间接的促进了夷州的生产发展,后将士因水土不服,疫病流行,减员严重,无奈卫温等人只得率军返回,卫温从夷州带回了上千名当地土著人,因昔日所带士兵病死者十之八九,靡费巨大,徒劳无功,因而被孙权勒令逮捕,后诛杀。所谓开疆拓土,并非孙权初衷,东南沿海本是孙权势力范围,魏蜀都插不上手,而扩充孤悬海上的版图,对于一心征战中原,讨伐曹魏的雄才大略的孙权来说,意义不大。相反卫温滞留夷州的一年多时间,对于台湾最早的归属意义重大,卫温、诸葛直亦青史留名。


 远航台湾的卫温诸葛直为何被孙权所杀


笔者倾向于第三种说法,即扩充兵源、振军备武,问鼎中原。原因如下,其一,魏蜀吴三国成鼎立之势后,东吴版图较为狭小,东吴常备军据考证只有二十万,吴主孙权屡次进攻合肥,号称十万大军,其实至多有五六万,其时北方人口占据四分之三,而南方仅有四分之一,吴国实力虽好于蜀国,但远逊于曹魏。其二,彝陵之战后,虽然东吴大胜,但诸葛亮殚精竭虑辅助后主,第三次北伐攻占了魏国诸郡,后又南伐诸夷,稳定了蜀国南方边境。魏将满宠筑合肥新城,坚壁清野,孙权多次征讨无功而返。此时是最好的战略休整期,整军备武,扩充兵源正当其时。其三,《三国志》载,“夷州世相承有数万家,其上人民,时有至会稽货布,会稽东县人海行,亦有风流至亶州者”。夷州既有数万户,当可募集士兵,至于亶州因所在绝远,可能士民更多。扩充兵源也就是抓壮丁,这才是孙权派遣卫温等人远航夷州、亶州的真正目的。其四,孙权联蜀,就是对抗曹魏,问鼎中原是他唯一的宿愿,此前此后,孙权多次派人到辽东买马,后又派遣大将潘睿率五万之众讨伐武陵蛮夷,就是为了扩充实力,增加军队人数 ,提高战斗力,这才是孙权的最终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东吴虽然擅长航海,以水军见长,拥有东南海防权,但是对于夷州、亶州认识是模糊的,甚至是不了解的,那么就有可能孙权给予了卫温等主将更多的选择权,所以卫温才可以在夷州停留一年之久,然而付出的代价是惨重的,所带一万士卒死伤八九,只带回了数千土著士兵,这种蚀本的买卖是孙权所不能容忍的,这才是导致卫温、诸葛直被杀的直接原因。

 

再者孙权一意孤行不听劝阻,导致卫温、诸葛直远航期间损兵折将,东吴实力受损,无疑于打了一场大败仗,也必须要找一个替罪羊,注定了卫温、诸葛直的罪无可赦。早在孙权派遣卫温等人劳师远航时,大将军陆逊就上疏说“臣愚以为四海未定,当须民力,以济时务。今兵兴历年,见众损减,陛下忧劳圣虑。忘寝与食,将远规夷州,以定大事,臣反覆思惟。未见其利,万里袭取,风波难测,民易水土,必致疾疫,今驱见众,经涉不毛,欲益更损,欲利反害。”果然一如陆逊所料,分毫不差。陆逊还有言,“又珠崖绝险,民犹禽兽,得其民不足济事,无其兵不足亏众。”直接指出了孙权派遣卫温大军远涉夷州、亶州的目的,就是征兵,抓壮丁,扩充实力。

 

另一明眼之人大将全琮也给出了同样的理由,孙权征求全琮出师夷、亶的计划时,全琮说:“凭我们吴国的威势,攻向哪儿, 哪儿不被攻克?然而远方异域,大海阻隔,水土潮湿有瘴气,自古就有,军民进 出,一定会生病,相互传染,去的人都害怕不能活着回来,攻克所获又怎能多得? 损失江岸的士兵,希望获取万分之一的利益,我还是有所担心的”。结果不幸而言中。

 

孙权是一个非常要强又好面子的人,对于臣子的议论和猜疑具有强烈的自尊,且长期生活在父兄英名盖世的阴影之中,从他晚年好猜忌,残忍好杀来看,他绝对不会容忍别人挑战他的权威,所有的错,都是属下没有正确领会他的英明决策,执行偏差的原因。因此,卫温、诸葛直从夷州归来后,“皆以违诏无功,下狱诛”也就不奇怪了。


                                                                           文:老蔡的菜园子


远航台湾的卫温诸葛直为何被孙权所杀



            远航台湾的卫温诸葛直为何被孙权所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