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笔记之十六 人与鬼

(2016-12-10 16:59:13)
标签:

文化

阅读

读书

感想

分类: 读书感悟

《历史深处的这些人,那些鬼》 姜琍敏 著


这是一本历史随笔集,文中所载内容大多耳熟能详,但作者从汗牛充栋的史籍中翻捡出来的的几个小人物读来还是让人震撼,比如汉文帝时的谏臣张释之和袁盎,以及汉安帝时的杨震,大凡历史上的诤谏故事,能够成就佳话的,不仅仅是文臣的死谏,更重要的是君主的智识和气魄,否则就是不识时务和斧铖加身了。

 

所以,传奇故事之由来,不是因为你在人群中多望了我一眼,而是你得慧眼识英豪,魏征若不是恰如其分的把住了太宗的脉象,十个田舍翁也早就身首异处了。知道强项令董宣的人不少,但知道北魏犯上直谏者高允其人其事的不多,高允也遇上了一个好主子即励精图治的魏武帝拓跋焘,所以才能坦诚直谏,并且以九十八岁的高龄善终。

 

历史上确实有一些人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人,比如明嘉靖年间被祸惨烈,杀身成仁的大臣杨继盛,其因上奏弹劾奸臣严嵩而被廷杖得奄奄一息遍体鳞伤,在阴暗潮湿的牢狱中,杨继盛 竟用碗片刮割自己大腿上的腐肉,截去骨头上的筋膜,没有哀嚎,没有恐惧,只有沉静和坚毅,这样的人就连清帝顺治都不由不发出由衷的钦叹。

 

中国人的精神并非辜鸿铭老先生笔下所写的那样温婉阴柔,而是充满了阳刚和坚忍,大凡特殊材料制成的人,必定是有大信念大理想的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体现,而贯穿姜先生这本小书的那些让人感动的部分,都是满满的,正能量的这些历史小人物们。

 

读书笔记之十六 <wbr>人与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