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才子司马相如做人不靠谱的九个理由

(2011-04-11 09:14:59)
标签:

文化

历史

西汉

司马相如

卓文君

分类: 史海漫步

司马相如先生在中国历史上可是一个大大有名的人物,头上的桂冠显赫,为西汉著名文学家、诗人和辞赋家,甚至在鲁迅先生眼里,西汉文学史上只有他和司马迁可并称“双壁”。无独有偶,看来二司马皆具有绝佳的才情,而稍晚出生的做为史家的司马迁对前做为辞赋家的司马相如其仰慕之情,则颇如高山流水,绵绵不绝,亦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司马迁用他的如椽大笔为我们留下了一篇千古传诵的名篇《司马相如列传》,我们对司马相如这位大才子的许多美好的感性认识正是来源于此。

 

有关司马相如和卓文君才子佳人式私奔故事更是历来被人们口口相传,不知有多少人羡慕这位青蛙王子的艳遇。《司马相如列传》靠谱吗?也靠也不靠,没有人否认司马相如作为文学家所取得的成就,但是司马相如做人的另一面,却让人难以恭维。本文正要指出的是司马迁这位素以直笔著史的大家对于他这位同姓才子显然给予了太多的溢美之辞,在历史的蛛丝马迹之中,老蔡俺苦心孤诣,抽丝剥茧中发现了许多有关这位青蛙王子的疑云,真实生活中的司马相如竟然如此的不靠谱。

 

不靠谱之一:好慕虚名

司马相如原名长卿,但因仰慕战国时大名人蔺相如而改名为相如,这位战国时名相的坚定粉丝自打改名后,即无时不刻都在效仿蔺相如的作派,然终其一生,司马先生不仅政治上的作为离蔺相如相差较远,就是在做人方面,其古风也离这位名相犹如云泥之别,倒是司马先生他老爹老妈给他起的小名犬子,即狗子或者二狗子,倒更符合他做人方面的缺失,至于后来的人把自己的儿子叫做犬子,大概是寄希望于自己的儿子都能象司马先生一样找个象卓文君式的有钱有势有靠山的好媳妇吧。

 

不靠谱之二:买官进阶

司马先生既然取名为相如,自然要走蔺相如一样的仕途之路,然象春秋战国时如苏秦张仪一样的靠耍嘴皮子挂印封相已经没有了市场。西汉的公务员并不好当,要么被人赏识逐级推荐,要么靠军功章,司马先生虽然少时喜爱剑术,但三角猫的水平加上那副病秧子的身板,这种进阶之路可能性不大。还有一招为公务员全国招考,但遗憾的是太史公曲笔省略,估计司马先生申论考试名落孙山,但此人脑袋瓜子好使,就用祖上的钱财买了一个小京官,大概是连级军官,陪皇帝游山玩水打猎射箭之类。

 

不靠谱之三:追逐权贵

倾尽家财买了这么一个劳什子的武官,再加上汉景帝不是个文化人,不喜欢文学青年,司马先生心中那个郁闷哟。恰在这个时候,梁孝王刘武来到了驻京办,刘武带来了一大帮文学青年,比如邹阳、枚乘等,这些人天天开作品研讨会和文学沙龙,一下子就把司马先生给吸引住了,有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们,还有梁孝王这个大粗腿,司马先生借机生病辞职,跟着一大帮食客跑到梁国混吃混喝去了,末了还不忘呕心沥血的给梁王上了一篇非常华丽优美的《子虚赋》,算是一份十分特殊的见面礼。

 

不靠谱之四:忘恩负义

司马先生命苦,好不容易攀龙附贵,可惜梁孝王天不假命,很快就死翘翘了。司马先生唯有返回家乡成都,此时的大才子穷困潦倒,饥寒交迫,是他的好朋友临邛县令王吉伸出了援助之手,邀请他到临邛避难,王吉对这位大才子毕恭毕敬,天天问寒嘘暖,起初,落架的凤凰不如鸡的大才子还笑脸相迎,以礼相待,后来竟然冷若冰霜,烦了,可能觉得王吉也不能改变他的命运,吃人家嘴软,可司马先生却嘴硬,弄到后来,不惜说谎称病拒绝王吉来访,要知道后来青蛙王子勾引良家妇女,可是这位王吉为他穿针引线,司马先生对扶危济困的朋友尚且如此,对其他人可想而知。

 

不靠谱之五:琴挑文君

临邛县里多富人,其中卓文君他老爸更是富甲一方。太史公在写司马相如与卓文君这一段爱情故事时破绽百出,明眼人谁都可以看出这是司马大才子与王吉定下的阴谋诡计,即勾引卓文君,并成为卓王孙的乘龙快婿,然后以富贵改变落魄命运。先是王吉以县长名义拜访卓家,把司马相如吹嘘得天花乱坠,接着三番五次前去邀请司马相如赴宴,司马先生则欲擒故纵,以王吉亲自去请而抬高身价,待司马先生到来后,果然满座皆惊,好一个人中翘楚,玉树临风。请注意,当王吉捧琴给司马相如时其假意推辞,却早有准备的精心弹奏了一曲“凤求凰”,“凤兮凤兮归故乡,游遨四海求其凰。有艳淑女在此房,何缘交接为鸳鸯?凤兮凤兮从我栖,得托孽尾永为妃。交情通体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这是什么?淫曲艳词也,乃专门用作挑逗新寡而寄居卓家的卓文君,座中谁解此中意?躲在门后的卓文君最解此中意。如果不是事先策划好,也就不会有后来的宴会结束后,司马先生重金贿赂卓文君的侍者而与卓文君暗通曲款,两人如约私奔。

 

不靠谱之六:以色贩酒

女儿私奔的丑闻让社会名流卓王孙很跌面子,发誓不给女儿一分钱。而此时的司马先生已经是家徒四壁,自古情爱史早就证明,仅有缠绵的爱情而没有物质的基础,爱情之花迟早是会枯萎的。这对才子佳人为了生存也为了再次丢尽卓王孙的脸不惜从成都返回临邛,卖酒为生。你以为络绎不绝的买酒者都是因为司马先生的酒很好喝吗?非也非也,司马先生只是一个打工仔,穿起犊鼻裤,与雇工们一起操作忙活,在闹市中洗涤酒器,所有来买酒的人都是冲着大家闺秀卓文君来的,文君当卢卖酒,靠的是漂亮的脸蛋儿,而司马先生则毫不客气的说,只是一个吃软饭的,靠着自己老婆的姿色为生,做为男人,混到这个地步,司马先生未必就不会后悔当初的一时冲动。

 

不靠谱之七:喜新厌旧

好在卓老先生实在丢不起这个人,索性牙一咬给了女儿女婿一份足以让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家产,恭喜司马先生美梦成真,衣食无忧。更让司马先生感到欣喜的是文学青年汉武帝非常欣赏他的才华,于是被人保荐作官。人一阔脸就变,当司马先生在京城锋芒毕露,大展鸿图官场得意时,就免不了赏尽红尘美女,竟然产生了弃妻纳妾之意,昔日的患难与共、情深意笃早就被他遗忘的一干二净,可见这位大才子是怎样的一个薄幸之人。痴情女子负心汉,才有了独守空房而寂寞孤独的卓文君那首才华横溢的《白头吟》:“闻君有二意,故来相决绝。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可见即使是对自己情深意重的妻子,和来之不易的爱情,司马先生也绝谈不上属于什么忠贞不渝。

 

不靠谱之八:贪财受贿

司马先生则担任朝廷郎官时,曾被派遣回家乡蜀地处理事务,此为衣锦还乡,自然春风得意,就连岳父卓王孙都后悔把女儿嫁迟了。坦率的说,司马先生的此趟差使办得不错,但是或许因为太得意了,就有点放松警惕,那根反腐倡廉的弦儿没绷紧,被别有用心的人借机钻了空子,因为是朝廷上差,自然免不了被人打点,很容易就让糖衣炮弹给击中了,虽然太史公交待的语焉不详,只说相如被人告发出使蜀地时借机敛财,结果被免职。其实究其根源,还是司马先生的世界观改造的不彻底,法律观念淡漠所致,司马先生君子爱财,这一次却阴沟里翻了船,取之无道。

 

不靠谱之九:谀词奉承

自古风流才子都想以自己的文章而作为加官进爵的敲门砖,从尘世中登顶庙堂,做为大才子的司马先生也不例外,客观的说,司马相如在文学上的造诣确实不同寻常,尤其是辞赋,然从流传至今的几篇名作来看,其文采虽然华丽雅艳,但内容却非常空泛,且有阿谀上意拍马奉承之嫌,比如他的《子虚赋》,迎合了当时社会上层的靡费奢侈之风,果然皇帝看后,龙颜大悦,马上封赏给他一个中郎将做。当司马相如得知皇帝爱好狩猎时,就连夜上了《上林赋》以表忠心,而晚年的汉武帝喜欢仙道,相如又不失时机的上了《大人赋》,此赋皇帝看后飘飘欲仙,司马相如终其一生始终都摆脱不了政治吹鼓手的嫌疑。

 

司马先生最后死于糖尿病,即使患病也是古代少有的富贵之病,这对于一生追求荣华富贵,不惜做人失败的司马先生来说,可谓死得其所。综上所述,一代才子司马相如锦绣文章,然在做人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瑕疵,尤其是他勾引良家新寡少妇,导致卓家门风不正,带坏了西汉时期的社会风气,更是为后世偷情的男女起了很不好的榜样作用。素以秉笔直书响誉史册的太史公之所以对于司马相如做人方面的不靠谱三缄其口,不吝溢美,显然既有为死者讳的心理作祟,也有太多偏爱这位同姓之人华丽辞赋的原因,要知道整个《史记》里面,为文学家列传,仅有《屈原贾生列传》和《司马相如列传》,如果撇开司马相如做人的失败,单以文学成就来衡量,这位大才子是足以担当得起这份殊荣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