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斌“裁判门”引发的爱国哨何时休矣?

标签:
邵斌裁判门体操体育评论杂谈 |
分类: 生活随笔 |
亚运会尘埃落定好几个月了,却忽然从国际体操联合会(FIG)传来消息称中国体操裁判邵斌在广州亚运会期间涉嫌违规执法一事,在FIG主页上赫然显示着“邵斌裁判违背了职业道德和判罚准则”,原来在此前进行的广州亚运会男子自由操比赛中,为了使中国队员张成龙与韩国队员金洙眠分数相同,邵斌提高了他的完成分。最后的结果则是张成龙和金洙眠并列自由体操冠军。FIG明确表示“邵斌裁判违反了规定,是严重的违法行为。”
随着FIG的曝光,3月16日,中国体操裁判邵斌随即被中国际体操联合会提出了纪律诉讼。体操裁判邵斌此番看来难逃其劫,据业内人士透露,身卷“裁判门”身为上海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的邵斌很有可能被取消裁判资格。在国际体联的官方调查结果尚未出来之际,围绕邵斌的“裁判门”事件一切看上去都扑朔迷离。FIG缘何迟至四个月后才大梦方醒对中国裁判提出质疑?难道此前是暂时性休眠还是间歇性沉默?邵斌究竟有无违反体育道德,擅自为中国队进行“爱国”判罚?
事情看起来似乎一点儿也不复杂,依笔者看来,只要调出事发时的现场录像,一切似可迎刃而解,对于体操的专业评判和技术层面的问题,专业人士应该更具发言权,究竟中韩队员谁更技高一筹,可由技术委员会做出终裁,该是谁的金牌归谁?中国不缺少金牌,也不需要自己人的袒护,这样的“爱国”裁判没有什么实质意义,如果FIG调查属实,中国体育界应该坚决的杀一儆百,竞技体育靠的是实力,而不是类似亚运会这样“潜规则”下的天时地利人和,简单的迎合中国观众的心理,最终失去的将是国际体育界对于中国裁判的信任。
类似这样的“爱国哨”在中国不缺少先例,早在十多年前北京国安将多支欧洲俱乐部豪门杀得鬼哭狼嚎、望风而逃时我们就已经深切感受到,结果如何?欧洲豪门照样在国际赛场叱咤风云,而中国足球呢?王小二过年,非但一年不如一年,连内裤都要快被典当掉了,即使在亚洲赛场输得也就只剩下裸奔了。而此前屡屡被人质疑的中外“拳击”和“散打”比赛,裁判的“爱国哨”频频出现。中国人的精神胜利法很厉害,一旦玩过火了,就会引火烧身,而于竞技水平的提高并没有什么意义,体育道德的最高境界就是公平公正,失去了这一前提,再多的桂冠都显得暗淡无光。
中国裁判的爱国热情本身并没有错,但是一旦步入国际赛场,你代表的就不仅仅只是一个国家了,代表的是一个法则,代表的是执行力,稍有偏差,污辱的就不是你个人了,可叹中国的裁判往往分不清这一点,而在国际赛场上掺杂了太多的个人因素。诚然,中国队员在国际赛场上以前吃过裁判太多的亏,但是这并不是中国裁判矫枉过正的理由,你能因为自己经常被抢劫而自己也去抢劫别人吗?追求示黑效应的人暴露的只是自己那根丑陋的尾巴,而美丽依然与自己毫不相干,中国裁判的爱国哨何时可以休矣?
“爱国哨”和“爱国裁判”恰恰暴露的是自己的色厉内荏,完全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还有就是对于竞技体育公平公正性粗野的践踏,是完全违背于奥林匹克精神的,这样做的结果则是中国的裁判越来越被国际赛事所疏远和摒弃,伤害的是中国体育大国的形象,如此“注水”的爱国也将影响到国际体育界对于中国裁判的坚壁清野和更广泛的剿杀,使中国队员面临更加严峻的判罚和遭遇更多不公平的待遇,显然对于无辜的中国队员是极不公平的,“爱国”裁判的率性而为也将伤害到更多外国观众对于中国体育运动员的情有独钟和喜爱。
缘何中国有这么多的“爱国哨”和“爱国裁判”?原因在于我们把最终的结果看得太重了,因为举国体制要的就是成绩,成绩可以遮掩一切,也可以荣光一切,而竞技体育的运动之美和快乐则是我们所感受不到的,在中国金牌的含金量是勿庸置疑的,一枚金牌动辄数万甚至几十万上百万奖金,它所代表的是衣食无忧和富足体面的生活,所代表的是成功和耀眼的光环,而裁判所承担的则是队员的期待和教练的重托,在中国,裁判从来不是一个独立的群体,而是太多与体育界利益相互纠结的,无法超然物外的耳濡目染者,甚至某种程度上就是一共同体。
也许这是国际体育界的潜规则,但是中国的“爱国裁判”显然更加专注和投入,如果某一体育单项在世界上一枝独秀或者具有绝对夺金势头,那么自然这个项目的裁判就会更加受到国际某单项体育联合会的青睐和重用,这种相辅相成也就成为了“爱国裁判”应运而生的某种理由,但显然利用了自己独特资源优势的裁判就会更加受到人们的关注,稍有偏差就会受到世界范围内观众们的质疑,可怜我们的“爱国裁判”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处于风口浪尖之上,爱国有多种选择,而树立公正公平的形象则是裁判们唯一正确的选择。很可惜,邵斌们以为自己很爱国,却选择了一条愚蠢的方法而伤害了做为代言人的国家形象。
用谎言掩盖丑闻于事无补?中国裁判界应该反思,而实质上这些年来,中国类似这样变形的爱国裁判层出不穷,邵斌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爱国哨”和“爱国裁判”何时休矣?眼中只有法则,还有至高无上的奥林匹克精神而物我两忘时。奥林匹克精神是什么?是它的创始人顾拜旦在《奥林匹克宪章》中赋予的奥林匹克精神内容“相互理解、友谊长久、团结一致和公平竞争”。中国裁判们应该做回小学生,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