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横滨举行的第50届世乒赛上,中国乒乓军团强势出击兵不血刃,剑指本届赛事全部五个单项比赛冠军,似乎可以预见,中国队得冠军犹如囊中取物早就已经不是新闻了,而没有囊括全部比赛冠军才是最大的新闻。比赛赛到这个份上,国人在巨大的满足之中,好象也有些不乐意了,这种比赛,还有什么悬念,还有什么吸引力?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国球这种曲高和寡的局面近些年日益突出,从观众的观赏角度来说,确实降低了娱乐的视角效果,使得竞技体育高潮迭起,惊险刺激的场面越来越少,观众无疑是最挑剔的,既想取得最后的成功,满足国球载誉而归的殊荣,又想大饱眼福,把最后的悬念留在最值得分享的时刻,而本届赛事,无疑是最为波澜不惊,是最没有悬念的一届比赛。
所以自开赛以来,观众宠辱不惊恹恹欲睡的观看,乒球国手砍瓜切菜一路顺流直下,该拿下的有惊无险的拿下,小组赛众多国外过气球星在人海密集的银弹之中纷纷壮怀激烈,杀身成仁,而硕果仅存的几个幸运者无一例外倒在国手分兵把守围追堵截的密集剿杀之中,撼山易,撼国球的地位比登天还难。所以我们可以满足老大心态以志得意满的虚荣睥视群雄,所以我们可以很轻松的看到几乎所有的国外选手在与国手交锋之中皆流露出未战先怯的寒意。
中国乒乓球唯我独尊有容乃大的态势让其他国家望而兴叹,无疑将对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也应该看到,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岂非是对我们不断创新,刻苦训练,科学研讨,不断适应世界打中国策略的最好回报,也是对我们这些乒球国手的最大鼓舞和激励,是对一代又一代乒坛呕心沥血人士最好的慰籍。世界乒协不断花样翻新绞尽脑汁的遏制中国的乒球霸主地位,每一次我们都走到了世界前列,每一次都让世界刮目相看,让对手心服口服,中国对世界乒乓球运动的发展确实做出了卓越贡献。
但是,也应该看到,乒乓球运动,我的孤独你的寂寞,茫茫天涯路,一如我主沉浮。而反观国外,十几年如一日,还是那几个不够塞牙缝的老面孔,柳成敏、吴尚垠,普里莫拉茨,佩尔森,梅兹等等,国外选手的青黄不接,老生常谈,间接壮大了中国的推陈出新战无不胜,我甚至不无忧心的推断,长此以往,乒乓球王国将由黄色人种接管,或许哪一天,国外参赛选手将清一色出现中国人的面孔,那些在国内打不上主力的球员将会悉数劳务输出,接替外国选手,真有这么一天,不知是中国人的荣耀,还是乒乓球运动的悲哀?
怀念老瓦,那个手执长矛与中国人血战到底从不服输的乒坛长青树,那个带给了我们无数次视角享受,让我们凭住呼吸目不转睛盯着银球急速旋转的瑞典人,那个让孔令辉刘国梁交足了学费的“游击队长”。怀念金泽洙、刘南奎,这些倔强而勇敢的韩国人,一次次让我们积蓄力量,赤膊大战三百回合的孤胆英雄们,他们无数次赢得了球迷的赞赏和钟爱。怀念盖亭,希拉,把中世纪十字军骑士的铁血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法兰西战士们,他们不讲理的死缠烂打曾经把我们的温文尔雅逼迫的手忙脚乱。
一个没有异数的江湖,注定是一个波澜不惊的江湖,一个不事酷杀惨烈纷争的江湖,注定是一个香脂堆彻风花雪月消磨英雄意志的江湖。一个歌舞升平宠辱不惊的乒乓球王国,注定是一个顾影徘徊寂寞高手不胜寒的凄冷世界,没有对手的华山论剑,还有什么成就感可言?独孤求败的“剑冢”和王重阳的闭关,都是因为找不到一个可以纵论天下武功的对手,和平年代又怎么会产生生当人杰的英雄呢?中国乒坛的四大天王实在生不逢世,没有对手的问鼎不是幸福,而是内心里难以排遣的孤独和痛苦。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中国国内的乒乓球运动应该具有海纳百川惠及世界的胸怀,因为国内的赛事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远远超越了国际赛事的激烈和竞争水平,象美国的NBA一样,把国内的赛事发展成为世界性的,举办所有高水平的赛事,降低所有的准入门槛,虽然现在的俱乐部联赛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开放态势,但还远远不够,中国应该建立更加开放更加灵活更加富有成效的机制,吸引所有的外国队员,包括喜欢乒乓球运动的各国儿童们,敞开胸怀,让国球发挥出更大的优势,那样的话,乒乓球运动才会绽放出恒久的魅力,也才会春色满园,更加广泛的吸引观众。
无疑现在的乒乓球运动除了中国,日本等亚洲国家普及并发展以外,在世界范围内已经走上了一条死胡同,这是我们最怕见到的结果,假如有一天,所有的观众席上,再也见不到国外观众,人家都不和我们玩了,即使我们再无对手,玩独的,又有什么意义?要想让小球撬动地球,在世界范围内红红火火,我们就有必要思考乒乓球面向世界的问题,否则,这种我的寂寞,你的孤独,恐怕将会长期存在,永远呈现出墙内开花墙内红的发展态势,乒乓球运动将会带来灾难性的末日,假如真有哪一天,我们还会欣喜若狂的为国球自豪和骄傲吗?


附:十年前写过的一篇关于乒乓球的文章
感 谢 老 瓦
老瓦其实不老,老瓦象塞万提斯笔下的堂·吉诃德,倔强的挺着长矛向中国这个乒球王国的大风车挑战。老瓦先后成就了蔡振华、王涛、孔令辉等三代乒球国手的荣耀,同时也为自己铸就了一次又一次的辉煌.
当孔令辉艰难的以3:2的比分战胜瓦尔德内尔,取得二十六届奥运会男乒冠军时,当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喜悦与欢呼声中时,我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虽败犹荣,老而弥坚的老瓦身上。
瓦尔德内尔,这位乒坛“长青树”,人称“游击将军”的瑞典名将,这位世界上乒乓球第一个大满贯获得者,这位以三十六岁的高龄仍活跃在乒坛,并每次让对手胆寒而屡屡取得佳绩的老将,值得我们所有的人尊敬与礼赞。
感谢老瓦,给乒坛带来充满悬念的刺激与竞争;感谢老瓦,让乒坛王国的每一位小将永远保持昂扬的斗志和良好的竞技水平;感谢老瓦,将亿万双关注的眼光时刻系在小小的银球上,让我们每一个人充分体会竞技体育的美感与动感;感谢老瓦,把奥林匹克的精神阐释的如此酣畅淋漓。
如果没有老瓦,乒坛将何等寂寞与冷清;没有老瓦,将封杀多少人对乒乓比赛的情有独钟与兴致;没有老瓦,将会让多少喜欢他的人为之掬一捧感伤之泪;没有老瓦,甚至会让他的对手,顿生厌倦红尘,退隐江湖之感。国际奥委会的萨老为什么不颁发给老瓦一枚特殊的奖章呢?
能让人们魂牵梦绕、牵肠挂肚的对手永远值得我们铭记,他们已经不是对手,而是永远的强者,永远的朋友。在这个意义上,孔令辉、刘国梁应该衷心感谢这些可怕却又可爱的对手,瓦尔德内尔、佩尔森、盖亭、塞弗等,正是由于他们的存在,才能让我们永远秣马厉兵,永远保持冲天的豪气。拥抱对手,能征服每一位观众的交锋中就没有失败者。
老瓦是竞技运动中的艺术大师,是乒坛变幻多端的魔术师,更多的时候,老瓦是一位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将军,老瓦打球足智多谋、神出鬼没,常常让对手匪夷所思、蹙不及防。老瓦与刘国梁交手,象是古龙笔下的西门吹雪与叶孤城的大战,双方较量的是拔剑与出手的迅疾,那种十年一剑、霜刃未试的青锋逼迫的人喘不过气来;而老瓦与孔令辉交手,更象是华山论剑中两大高手的内力比试,看谁在对打相持中首先露出破绽而受致命一击,这种惊天地、泣鬼神的世纪大战让人心悸不已。
很难想象老瓦息隐山林,退出江湖的乒坛,忽然就想起了金庸在《神雕侠侣》中所描述的一代剑侠独孤求败的情景,因为找不到对手,找不到可以一较高下、值得出手的剑客,独孤大侠把自己大巧不工的武器埋于地下而成“剑冢”,在郁郁寡欢、荷戟独彷徨中含恨离去,这种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成为寂寞高手的局面不是我们的心愿。如果真有这么一天,那就是乒乓球运动的悲哀,是乒坛的灾难了,没有对手的交锋波澜不惊而平淡无味。
感谢老瓦,因为有了这样的对手,才能在相互的较量与拼争中不断进步;因为有了这样的对手,才能在不断的对抗中充实自己,战胜自我;因为有了这样的对手,才能让我们在潜心修练中蓄势而发,一剑冲天。
在人生的路途中,如果有了这样的对手,那就是你,是我,是我们每个人的幸运与机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