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亚洲杯国足体育感悟随笔 |
分类: 体育评论 |
如此高调出征,可以做出合理解释的只有两条,其一,主场优势,可别小看了这种天时地利人和的潜在因素,2002年韩日世界杯时,如果没有主场优势的利好原因,太极虎早就倒在了前进的征途中,连前八都进不了,至今被黑死的西班牙和意大利队还有一种痛,痛彻肺腑却说不出口。亚足联绝不愿意看到主办国球队在小组赛即被淘汰,这是谁都心中明了却讳言的商业以及市场需要,还有衡量本届杯赛是否成功的标志之一,就是主办国的观众,即就是为了营造一种详和热烈而成功的氛围,亚足联也会为国足背地里“蹲坑”―――使暗劲的。
那么之所以有这么多的球迷预测国足小组赛即偃旗息鼓,除了不谙国际足联和亚足联的游戏潜规则外,还有一种合理的解释,就是哀莫大于心死。如果说在国际足坛上,每逢国足的比赛对球迷来说就是鸡肋的话,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那么依近期国家队海外拉练的几场比赛来看,国家队俨然已经成为了球迷眼中的鸡屁股,要么就一刀剜下,扔得远远的,要么就煎、熬、炖、烧之后,再从锅里翻捡出来,然后厌恶的丢进记忆的垃圾堆里。
依小组赛的几个对手来看,除了伊朗队这座大山难以逾越之外,国足对大马和乌兹别克虽然没有百分之百胜算,但场上的某一时段的势钧力敌就有可能被场外的因素影响,这种影响是东道主球队特有的待遇,别不服气,中国足协吃一堑长一智,在这个方面早就已经轻车熟路而精于此道,何况国足对这两个对手还没有到谈之色变的地步,应该能够挟主场优势战而胜之。
再说其二,让朱广沪在香河慷慨激昂语出惊人的还有一张底牌,那就是海外兵团,毋庸讳言,增加了海外兵团的国足实力明显有所提升,但恕我直言,这些海外兵团里唯一可以在五大联赛里真刀实枪代表中国足球最高水平的也只有郑智一人,而其余的诸如被国人津津乐道甚嚣尘上的孙继海、邵佳一、孙祥以及前途看好的董方卓未必能堪大任,甚至许多人已经淡出了所在球队的主力位置,足球从来都不是几个人的竞技运动,这是一个集体项目,把宝押在个别球员的灵光乍现上,是建立在整体球队的绝对实力之上的,看看当时如日中天的孙继海在所有国家队的比赛平庸之景象就可以知道我所言非虚。
说起海外兵团,在亚洲老牌强队之中,日、韩、伊、包括脱籍入亚“狼来了”的澳大利亚队,无论是从海外兵团的数量和质量来说,都远在中国之上。在这些传统强队之中,也只有澳、伊两队悉数招回了海外兵团,澳队的心情可以理解,那是毕其功于一役,急于证明自己在亚洲足坛的领袖地位,看过前年的洲际冠军杯比赛的观众都知道,澳大利亚的实力绝对足以傲视亚洲群雄,唯一欠缺的只是亚洲赛场上的经验。而伊朗队,则可以毫无愧色的称得上是亚洲足坛上的无冕之王,有五星上将之名,而无五星上将之军衔,从没有在亚洲杯上称雄夺冠,这一次更是杀气腾腾豪情万丈。本届杯赛,最有实力夺冠的当属这两支球队。
而韩国,则受制于几位在欧洲联赛上叱咤风云人物的伤病困挠问题上,如朴智星、薛琦弦等,唯一招回国的李东国还是因膝伤而不一定上得了场。韩国球队的实力大打折扣,但就是这样的哀兵之师,中国队在复赛上也未必能占得便宜,朱广沪牛屁吹得山响,最希望碰上韩国队,许是欺负韩国人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但拿什么战胜韩国?就象拿什么拯救朱指导的帅位一样,我看不出其中任何玄机。
还有日本队,亚洲唯一可以称得上是技术流打法的球队,但是日本人似乎并不在乎亚洲杯,在海外兵团人员的使用上,其眼光独到而长远,仅仅招回了中村俊辅和高原直泰,日本人已经对亚洲冠军不太感冒了,他们瞅得是欧洲战场和世界杯,就象其军国时代日益澎胀的野心一样,他看重的是世界赛场上的大有作为,日本队有这个自信和骄傲的资本。但是也别忘了,即就是上届阵容不整缺兵少将锋无力的日本二队依然在决赛中踢了我们一个三比一。日韩两队在传统上对亚洲赛事都不太尽心,而我们越是气壮山海,磨刀霍霍,也越是显示我们的底气不足和急功近利,什么时候我们也能淡看亚洲杯,胜似闲庭散步,什么时候或许我们才会变得更加强大而无畏无惧。
朱广沪急于正名,足协急于作为,把个在家门口举行的亚洲杯当成了满汉全席,胃口虽然很大,但是消化功能未必管用,可别一口都想吞下去,却撑得肚腹难受而直翻白眼。从国足历届亚洲杯战绩来说,还差强人意,在所有参加的杯赛中,只有两次止步于四强,着眼于过去的功勋,圈内其乐融融,我也想到了,或许我们可以如赛前预料的那样,跌跌撞撞晃荡着走进四强,以四强来衡量国足,我们就已经成为了亚洲赛场上的强队了吗?笑话,那么我们这么看重四强又有什么意义?
龙王爷给朱主教许愿,杀进四强,明年还是由你来带队冲击世界杯。打住!我怎么越听越犯迷糊,这简直是把中国足球的未来视同儿戏,拿球迷些许回升的热情做赌注,用一个含沙量极大的亚洲杯做试金石,不如痛痛快快酣畅淋漓的拿下几场应该拿下的比赛,在真正的交锋中与我们的老队手真枪实弹的较量较量,倘如此,球迷有幸,中国足球有幸,至于那个什么鸟四强,恐怕只有官方人士和朱指导在意。至于谁来带队打世界杯,不是足协掌门人一言九鼎说了算的,是球场内外那么多雪亮的眼睛和民间的智慧来决定的。朱指导泣血椎胸“甘愿做中国足球堑脚石”,我听着刺耳,只要不做中国足球的绊脚石,知难而退的下来,起码欢送的掌声球迷还是不吝赐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