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坚持就是胜利

(2007-02-12 16:04:14)
分类: 读书感悟

    今天在《网易》上读到一则新闻,颇有感触。标题是《留美MBA获任开封县副县长受排挤》一文,高奕奕是留美经济学博士,在美国过着衣食无忧的富足生活,却被组织上一纸调令派往经济并不发达却在历史上名气很大的开封县任职,估计是中央部委的下派锻练,由此却揭开了高奕奕在官场并不得意的一年多仕途生涯。

    我对这样的学子投身从政始终抱有一丝同情和好感,何况是一个风华正茂本身造诣很深的精英人士,象这样的人,年薪十万并不是什么希奇的事,而且在美国他已经过上了体面的生活,可以惬意的去学校健身房锻练,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参加朋友的聚会,还可以利用假期带上妻子去拉斯维加斯渡假,只要他愿意,还可以留在这个自由的国度,以他的一技之长过上让人欣羡的白领生活,但这些都没有能羁留住他的脚步。他辗转13个小时从大洋彼岸飞回了祖国,以最快的时间到开封赴任,迎接他的却不是灿烂的鲜花和笑脸,而是一瓢扑面而来的冷水和许多让人难堪的困境。首先是居住和办公的条件,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既是办公室又是宿舍,没有空调也没有卫生间,物质上的匮乏如果尚能忍受的话,精神上的无所事事就是对知识阶层的人的一种折磨和摧残,赴任几个月竟然没有什么工作可做,被人为的凉起来了,日子只能在读县志和跑乡镇中打发,此后,在高奕奕的努力下,分管经济口的发改委和商务局,还算对口,可一个在县里八名副县长中排名倒数第二的人,究竟能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能干出什么样的成绩呢?

    位卑未敢忘忧国,与其说这是一种抒怀的感喟,不如说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托词,还能怎样呢?即就是这样,高奕奕还是尽心尽力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在外派劳务一事上殚精竭虑,不辞劳苦的跑上跑下。对于高奕奕这样的经历和结局,我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奉行的原则,但促使高奕奕放弃优裕的生活而投身到基层,恐怕不仅仅只是这样一层浅显的道理,高奕奕自己也说,想从政,但想从国家部委高层次的地方做起,对于这样一个高知识高学历的人才,到这样的一个贫困而落后的地方,本身就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况且在这之前,高奕奕或许从来就没有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过中国的基层,当理想和现实发生激烈的碰撞时,我从内心里希望高奕奕能挺住,坚持就是胜利,虽然我也极不赞成象这样的优秀人才闲置,但既然选择了,就决不能在现实的压力和官场的无奈中黯然离去,那样的话,不仅丢知识分子的份儿,而且让所有对海归抱偏见的基层官员从此更是不屑一顾,还有我坚持认为,基层的官员就是要从高素质的人才里引进,不管现实是怎样的无情和冷遇,我们都必须持之一恒,努力抗争,改变中国目前高素质人才零距离接触底层和民众的现状。还有要把基层的困难和挫折预计得充分点,这不是美国,也不是发达地区,至少高奕奕还有一间办公室一张办公桌,据我所知,基层领导还有几个人挤一间房的,好几个领导同坐一个车子的,这些都没有什么,最大的困难来源于领导和干部的信任和理解,你高奕奕有如此高的学历和显赫的身份,能是和我们风餐露宿同甘共苦的么?既然是国家部委下派干部,迟早是要镀完金打道回府的,谁敢和你交心出力,不仅高奕奕很难进入当地政界小圈子中,恐怕要想和干部群众打成一片亦非一件易事。也有不同的例子,高奕奕如果不是邮政总局这个冷僻国家部委下来的,稍有点深厚的底蕴,比如是从财政部,或者是从外经贸委下来的,或许也没有这样刻薄而势利的冷遇,即使不会车水马龙,但至少也是熙熙攘攘的,现在却是一片门前冷落鞍马稀的苍凉情景。

    我最怕的还是在理想和现实巨大的反差面前,高奕奕的一腔热忱和抱负霎间樯橹灰飞烟灭,或者大洋彼岸再抛来橄榄枝时,义无反顾的投奔而去。再或者辞职,下海,被人高薪聘去,这些都有可能,也不能指责高奕奕这样做不对,相比较那些一入胜利女神怀抱就神魂颠倒,数典忘祖的人,高奕奕神采奕奕的回来已经是让人赞不绝口了。他的一句话让我感动而且对其扎根下来有很大的信心,“我决不能受个别人的排挤而不明不白离开”,就为这句话,我愿意写下这样的文字,并且始终关注着他。象开封这样的官场景况其实并不陌生,县委精减职数已经呈现了良性的效应,可政府这里甚至十几个县长都不算少,政府机构改革肯定不会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那么高奕奕的命运又会怎样呢?学院派出生的基层官员最大的长处是能干,肯干,激情,活跃,但最大的弱点则是自负,把一腔情愿的事情想象的太简单,还有就是脆弱,方式方法的单纯和理想,以及不善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这一条恰是致命伤,从报道上可以看出高奕奕是一个执着的人,但想把在首都工作的妻子也调到开封夫唱妇随,却让我隐隐中感觉有些太理想化了,但愿这只是我的臆测。

    想在中国这样的一个基层社会里做一点事的人很多,但做成事的人不多,不管你有多能干,因为你尚需要更多的精力去做人的工作,去化解许多意想不到的矛盾和纠葛,只会劳心劳肺的干工作,你就会踏响许多人为的地雷,命中许多明枪和暗箭,这就是中国的现实,想必经过了一年多副县长经历的高奕奕早就已经体味过了个中滋味,有时候,或许只需要一种韧劲,一种坚持,一种咬牙的坚持,就会出现转机,高奕奕的新闻报到也许会给他带来更多的关怀和机遇,但更重要的还是从自己做起,我相信象他这样的七十年代同龄人还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惊喜,努力呵,副县长兄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俺的苦役生活
后一篇:火箭队的悲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