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山论道-新闻家论坛1期:属于南方的思考(摘要报道)

(2012-08-06 10:22:28)
标签:

文化

分类: 中国文化

这里记录着“云山论道-新闻家论坛”开篇的序言:凤起岭南,现代意识必将从南方兴起。北方的没落由来久矣!我愿为南方的兴起吹一股清新的风!我们就是这风,于白云山下,吹过田野,吹过山岗,吹过相思河畔!凤舞岭南,现代意识必将在南方至为兴盛。北方的暗沉由来久矣!我愿为南方的未来照耀一段旅程!我们就是这光,于暗夜坎坷里,照亮遥远的星河路!

在这样一个下午,在一个周六的下午,当很多的人们已经在忙完了一周的工作进入休憩以后,新闻家论坛的成员们齐聚在这里,正式拉开了了属于他们的新闻家论坛的序幕!时间是77日下午2点。

/chinese/images/article/20120725162915_1163.jpg

风云际会,新闻办公室说新闻

“云山论道-新闻家论坛”第一期在行政楼新闻社413办公室顺利举行。本次沙龙受邀成员梯度完整,除了组织沙龙的何光顺老师和有志于从事传媒行业的各年级师弟师妹还有已经在报社媒体实习或已经工作的师兄师姐,其中包括在都市时报实习的戴春晨同学,南方日报实习的金朱玺同学,刚毕业并在广州日报记者的林亦旻师兄,以及现在深圳电视台娱乐民生方向做记者的黄诗琦师姐。

以往云山论道活动的地点,论坛成员们都形成了默契——到“老地方”去,也就是沙龙以往举办的地址三教四楼会议室。恰逢维修停电,受论坛成员之一,校新闻社部长金朱玺同学的邀请,沙龙移址至行政楼新闻社办公室进行。在新闻社办公室紧凑的空间里,受环境感染,沙龙成员的距离感不仅变得更亲密更大方,而且潜移默化地以一种更为专业认真的态度,交流开怀流畅。

“新闻家论坛”是和“思想家论坛”、“抒情时代”共同从属于“云山论道”的系列沙龙活动,而其各自侧重点不同。如果说“思想家论坛”注重对于中外思想经典和思想大师们的深入阅读,是作纯学术的探讨,“抒情时代”取自米兰·昆德拉的名言“抒情时代即青春”,以作纯文学的探讨,那么,“新闻家论坛”则将注重培养属于广外的新闻职业队伍,以拓展中文人进入社会现实的深度和广度。

本期论坛即由作为发起人之一的戴春晨同学担任主持,而其活动议题则围绕已经和即将从事新闻职业的同学所关心的系列问题展开:你从事记者职业的初衷是什么?你认为记者职业最重要的职责是什么?新闻记者应当有哪些方面的追求?当前记者职业的现状如何?当前从事记者职业的风险和机遇在哪里?

/chinese/images/article/20120725162940_2257.jpg

 

怀疑时代,信仰本色

记者应当具备何种职业素养?应当承担何种社会角色?这是本期沙龙首要关注的话题。在美国,记者常被视作立法、司法、行政以外的第四权力;在中国,记者又被视作“新闻妓者”,权力和资本收买,常常陷于“假、大、空”的谎言编织或无法说话的困境。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新闻记者正在逐渐走出权力和资本的牢笼,而实现着其职业和身份的自觉,他们开始更多的承担起挖掘真相的使命和职责,然而也因起而承担着更大的风险。

林亦旻同学和叶璐熠同学各自以自身的真实经历和实际案例来说明了记者所面临的尴尬处境。林亦旻同学介绍自己在实习中遇到报道残疾人保障金过后的一段插曲,一位身处郑州的残疾人请求他再报道残疾人保障金一事。面对记者回应“我们不能再报道”,这位碍于郑州不能报道该类型新闻的残疾人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记者不能去报道?记者的职责是报道,却又不能报道,岂不是一个绝妙的讽刺?一如林亦旻师兄的感想:作为记者你可以看到很多,却有时候有口不能言。如果你有追求,则不可避免有痛苦。你可以运用不同办法去帮助别人。

叶璐熠同学也提及一位新华社江西分社的记者亲戚于626日在“走基层”专题中报道洪水灾情,但是报道内缺乏洪灾水位的报告,反而是各级领导干部对洪灾如何努力抢救和工作的报道。在受访时,村民可能来自上级的压力,或者对记者职业的尊重,采访者发现受访者对访问问题皆倒背如流,这种事先准备好的答案对新闻真实性是极为不利

戴春晨同学总结两人提出的实问题在于,林亦旻同学是记者因为体制不能说真话,而叶璐熠同学实例中的记者则是受访者因为体制说了假话。作为记者,我们不仅要留意记者理想和体制存在矛盾的阴暗面,同时要看到作为记者职业的光亮面。金朱玺同学认为记者的职业需要在于挖掘、把握准确信息和积累信息,记者需要有其专业素质,还需要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具备政治素养、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此外还要“百无禁忌”。

/chinese/images/article/20120725163320_1007.jpg

 

源于对你的理解,我们可以引荐

本期新闻家论坛的亮点之一,就是从英国莱斯特大学留学归来,目前就职于深圳电视台的06级文学班的黄诗琦师姐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学弟学妹们讲述新闻媒体从业人员在实际采访报道中可能遭到到的系列问题,并提供了如何应对的实战经验。黄诗琦师姐认为,记者大于等于百变+身兼多职+应急能力+稳妥。只有这多种能力的成功培养,才能锻造出优秀的新闻人,让我们中文学院的同学在新闻媒体领域站稳脚跟

黄诗琦师姐对于学弟学妹关心的留学经历及在深圳电视台娱乐频道她个人负责九点半档《城市发现》娱乐民生类节目问题都谈了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她表示,她注重两个维度,一是在英国的留学生活令她更有追求理想的勇气;一是在实战中,她又推崇美国的实践派作风,坚持脚踏实地。诗琦师姐告诫学弟学妹,作为记者有三个要点,第一在于不要逞强,第二需要不懂就问,第三在于不要把职场想得过于黑暗,务必做好分内之事。做好自己分内事务必须稳妥和灵活并存,我们当适应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工作的工作环境,在导播、摄像、记者三种任务之中灵活自如,最后,需要一张厚脸皮。

黄诗琦师姐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有志于新闻媒体的同学不一定会遇到一个与你有亲戚关系而且愿意无私传授记者知识的人照顾你,鞭策你。然而,只要你用心地去投入,你才可能得到相应的回报。在此基础上,黄诗琦师姐根据传媒体行业的入行形势提出了“前人带领后人”以建立属于我们广外新闻人的引荐网络的建议。在场成员留意到新闻办公室的标语:做新闻事业,交一世朋友何光顺老师认为这个新闻标语颇能切中我们今天的话题并寓示着某各种我们今日沙龙的含义:即有志于新闻事业的同学并不孤独,新闻家论坛就是大家做新闻事业和广交天下朋友的舞台

/chinese/images/article/20120725163146_7257.jpg

每一位记者都是黑暗里的一束光

在沙龙尾声,何老师解释了新闻家论坛开篇的序言中的两个关键词:“凤起岭南”和“北方的没落”,他说,这两个关键词可能会引起人们的关于地域歧视的误解,然而这篇序言所说的实际无关南北方的差异,而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和信仰的倡导。何老师说到,他走过很多地方,充分感觉到了北方因为各种原因而有的思想的禁锢和生活的停滞,在那里的人们,享受着政治中心带来的天子脚下的荣耀感,却无法真正领悟到作为自由人的可贵。自从到的12年的岁月中他充分感觉到了这样一种力量,即越是边缘,越具活力,这种“活力”指的就是拥有自由、平等、民主的公民意识。

何老师于总结时寄语希望“每一位记者都是黑暗里的一束光”,照亮别人亦可照亮自己。我们的每一个念头,每一个行动,都可能让身边的人改变。我们本期沙龙谈到了很多问题,谈到了新闻人真实的追求以及客观中立的职业操守。新闻事业充满着艰险和机遇,机遇很多时候都是以艰险的模样出现。保持新闻人的纯真和求真精神,从细微之处让世界得到改变,最终回归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怀,并从而回归真正的理想,这就是我们广外中文人和新闻人应当走的属于我们自己的职业之路

/chinese/images/article/20120725163204_6163.jpg

 

 文字编辑:麦靖怡  图片提供:陈燕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